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体检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体检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参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体检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体检完成效率。结果 研究组体检者在1h、1-2h的体检完成效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在2-3h、3-4h的体检完成效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体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护理标识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体检者的体检完成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体检护理 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ICU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标识管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措施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 护理标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护理效果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受检者共122例,体检年限均在2012年8月~2013年6月之间,将其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例体检者。其中一组体检者自行常规体检,称为对照组;另一组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设置护理标识,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体检中心的护理管理之中,可有效提升体检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护理标识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1%低于对照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9%,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对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关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体检中心体检者为对象,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另外40例采用护理标识,视为研究组,对比体检效果。结果:研究组体检者经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明显低于参照组(15.00%),(P

  • 标签: 护理标识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强化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应用。方法在2020.1-2021.1中选取我院40例ICU病患,在2020.1-2020.6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在2020.6-2021.1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分析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前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率(15.00%)低于实施后(2.50%),差异(X²=3.914,P=0.048)。结论在强化ICU护理质量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标识管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5名工作人员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所有人员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未实施护理标识的效果(干预前组)与2015年1月~2018年1月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干预后组)。结果实施护理标识干预后消毒中心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各项工作环节终末质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实践技能,提升工作环节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标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护理标识后的5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将采用护理标识前的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差错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治疗期间出现的护理差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ICU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方法选取我医院从2021年6-11月间收治的72名泌尿系病人,按随机分组,分成常规组(36名)和实验组(36名)。在常规组中,采取的是正常的护理和安全管理,而在实验组中,除了进行常规的管理之外,还采取了护理标识的安全管理。将两组中的病人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长以及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拔管所需的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较常规组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90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利用随机法对 9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45例。对观察组在手术护理中采取护理标识的管理,对对照组手术护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度进行分析,判断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以及发生几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使用护理标识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护理工作中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ICU患者运用护理标识开展安全护理的具体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3月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ICU患者分别选择了基础性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标识护理模式;针对最终ICU患者表现出来的总满意率、并发症概率以及管道安全概率等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ICU患者表现出来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ICU患者(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如果运用了护理标识作为安全护理的基本模式,可以使得ICU患者表现为相对更高的总满意率,同时也有助于消除管道安全的有关问题,进而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优化了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标识 ICU患者安全护理 具体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手术患者84例(2018.01-2019.12),按时算计流水分组法,分成甲、乙2组,各42例。甲组行常规管理,乙组行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应用价值。结果 乙组护理风险事件、相关指标、满意度均优于甲组(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标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到护理标识的主要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 2017.3-2018.11期间收治到的手术治疗患者 160例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8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到了一般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则给予到了护理标识的管理,然后将这两组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明显的高于了观察组,数据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P<0.05)。结果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了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泌尿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泌尿外科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标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安全管理 护理标识 满意度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33-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0例手术室治疗患者进行观察,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的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护理标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护理标识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室500例及加床30%的515例科室感染消化科住院患儿,对其各自实施两组划分,分别对管理组和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上报的不良事件病历120例,对其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1202例不良事件当中,重症监护室、床位使用率为115%以上科室及一般科室在不良事件发生病例分别为51例、58例和11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2.%、49%和91.33%;重症监护室两组组患儿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2例;感染消化科两组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分别为0.2%)和1.01%.结论针对儿科患儿,对其运用腕带卡片及建立护理档案相应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方式,不仅可实现护理效率的提升,还可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用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像,且将其分组观察,即干预组(n=50,护理标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可知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干预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显著强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有怎样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电脑抽取的方式,选择了我院救治的90例泌尿外科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一般的安全管理方式,另一组为研究组,增加了护理标识工作。对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依从性及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且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对泌尿外科护理工作有着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减少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措施。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同样伴随着的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泌尿系统方面有问题的患者越来越多。针对该类病患治疗的方式,该治疗过程中,不论是外科手术治疗还是护理方面,对于病人来说,所要承受的很多,既有心理上的,还有身体上的。因此面对泌尿系统发病的患者,后期的护理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高效优质的护理手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强化了治疗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护理标识模式在治疗中的运用进行探究,为如何提升该模式治疗方式进行探究。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护士风险预警标志在儿医院护士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大影响,对于提升儿医院护士的安全以及降低护士流程中差错产生的经营风险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对危险性警告标志的目的、种类和情况开展研究,以分析护士危险性警告标志在儿科疾病护士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儿科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