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管理提高 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4

护理标识管理提高 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价值

魏金晶  刘瑜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10月~2020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ICU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标识管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CU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措施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护理标识管理;ICU;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价值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label management on ICU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effect. Method selection in October 2019 to October 2020 in our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of 8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using random Numbers are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accepted traditional ICU nursing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nursing identity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nd the nursing risk incidenc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ICU basic nursing, ward management, nursing measures and other nursing qua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 additio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6.6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0.00%),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label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ICU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 nursing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ICU;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effect; Value evaluation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综合性医疗机构最为常见且重要的组成之一,在抢救危重症患者以及体现医疗水平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ICU护理管理更是确保科室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1]。常规ICU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的操作重心在于确保护理干预的安全实施以提高ICU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建立起更具准确性、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3]。护理标识是现代临床护理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通过清晰、明确的图案和文字,为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和信息[4-5]。为进一步评价护理标识管理提高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应用价值,以及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院开展了此次专项研究,现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并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10月~2020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且均需入住ICU治疗;入住ICU时间均>48h患者或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ICU住院时间<48h、家属放弃治疗或转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组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52±10.11)岁,疾病类型:重症肺炎8例,心脑血管疾病11例,重症颅脑损伤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6例,一氧化碳或农药中毒4例,其他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07±9.88)岁,疾病类型:重症肺炎9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重症颅脑损伤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7例,一氧化碳或农药中毒4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在以上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ICU传统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每天根据护理工作计划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日常常规护理和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标识管理干预。具体措施及内容如下:

1.2.1 准备工作

科室通过选拔组建并成立了护理标识管理小组,小组通过多轮讨论初步确定了符合ICU工作环境及护理需求的各类护理标识及其文字、图形或图案。管理小组对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具体包括护理标识管理目标及临床意义、护理标识分类、护理标识中二维码制作规范及临床应用规范等,同时明确提出了护理标识管理督查及效果评价方法等,以确保护理标识管理方案有效落实。

1.2.1.1 身份标识:患者入住ICU后即由两名专职护士收集并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病史、疾病诊断、住院号等,为每位患者对应形成一个病例二维码,并制作腕带佩戴于患者的手腕处,所有护理人员在执行治疗、护理操作前需通过有声核对及扫描腕带二维码仔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每日检查患者腕带佩戴情况,以确保患者腕带信息完整、清晰,未有污染或破损。

1.2.1.2床卡标识:依据患者的疾病诊断、病情程度、基础病史、药物过敏史、并发症等对其临床护理级别进行定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临床护理级别,于患者床位插入对应等级床头标识卡,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对应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操作。

1.2.1.3引流管标识:多数ICU患者因治疗需求,需建立或预留多条引流管。为了有效识别并评估各管道情况,小组依据导管风险等级由高至低依次采用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进行标识,每引流管标识中均包含导管作用、置入时间、维护信息等内容,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各导管进行评估、更新或更换。

1.2.1.4特殊药品标识:采用不同颜色对ICU病房药物进行储备管理,其中采用醒目红色对ICU特殊药品进行管理。特殊药品应用前,医护人员应扫码仔细核对药物名称、有效期等;同时为了避免用药差错,临床给药时应将带有药物名称、给药时间、泵入速度等信息的标识卡粘贴于注射泵上,以有效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1.2.1.5区域标识:以文字形式形成区域标识,对ICU区域进行严格划分并标识,如;病房、护士站、换药室、处置室、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隔离区等,同时为了更好的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小组还对各类医疗垃圾及废弃物进行有效分类和标识。

1.2.3 实施评估

管理小组不定期对护理标识管理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收集护理人员临床应用实践反馈,通过督查、指导等手段有效落实并优化护理标识应用系统,以持续提高ICU科室护理质量水平。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措施落实等三个项目,每项均为百分制,其评分越高提示护理质量水平越高。另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上述评分量表均经本院多年临床应用且本研究在实施前开展相应的预试验,结果显示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大于0.877,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均超过0.653,适合本研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措施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s

分组

例数

基础护理

病区管理

护理措施

观察组

40

92.12±12.33

93.39±14.87

91.36±14.50

对照组

40

85.62±10.75

86.12±10.57

84.23±9.63

t

2.521

2.520

2.591

P

0.014

0.014

0.012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n%]

分组

例数

患者卧位不当

导管相关性感染

非计划性拔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压疮

低血糖

合计

观察组

40

12.5

12.5

12.5

12.5

00.00

12.5

516.67

对照组

40

512.50

37.50

25.00

25.00

25.00

25.00

1640.00

χ2

4.444

P

0.035

3讨论

传统ICU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计划来进行,但是由于ICU护理人员个人业务能力存在差异,且ICU患者本身病情发展较为突然且无规律,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信息了解不全,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护理缺陷[6]。为此成果[7]等在研究中提出通过开展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显著提高ICU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但本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虽然此举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但是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尤其是现代化社会中对信息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护理效果,而且还反映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护理标识在早期主要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体现患者信息和反映护理干预内容的标记,本研究中将护理标识进行统一的分类和制作,重新建立了护理标识在ICU护理人员中的意义和地位。通过颜色、形状等不同标识的使用,不仅使得护理人员能够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现状,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高危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掌握,因此使得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干预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8-9]。因此与曹雪莉[10]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ICU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措施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护理标识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处理信息的能力,缩短了护理人员的反应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符合现代临床ICU快速、准确、有效的护理理念,因此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水平。

ICU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发展迅速,常规护理工作中虽然也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监测和处理,但无形中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容易百密一疏[11]。护理标识的使用,不仅使得护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照顾,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处理流程做到前瞻性,因此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更加具有预见性,从而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更是说明了通过科学的护理标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和个性化,符合现代临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综上所述,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艳, 宋庆娜, 臧蕊,等. ICU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2):177-181.

[2] 侯倩, 王俊霞, 牛杜娟,等. "3S2E"护理管理模式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3):377-382.

[3] 张力,喻正浩,许琍文,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情况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8):1147-1149.

[4] 曹雪莉. 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3):107-108,111.

[5] 李花,马龙.标识化管理模式在ICU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4):2517-2519.

[6] 张小文,黄荣静,关小娟,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7):224-227.

[7] 成果,陶莲德,蔡丽.护士分层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4):766-769.

[8] 吕晨, 戎捷骊. 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2):179-180.

[9] 李碧清, 全宇莉, 李俭欢. "一病一品"项目在ICU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20, 27(6):53-55.

[10] 曹雪莉. 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3):107-108,111.

[11] 陈翔,黄春美,张园园,冯志仙.质量指标监测在ICU患者约束集束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3):26-29.

[12] 朱雪梅. 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21):3986-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