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 52 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产生的负性心理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肿瘤家属存在悲伤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无助、厌烦抱怨等负面 心理。结论:对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 标签: 肿瘤 患者家属 负性心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迅速,战士要承受躯体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压力,不但要面对强度过高的工作、缺乏休息,还要承载部分服务对象不理解愤怒的情绪,同时战士会因躯体原因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需要进行心理支持或干预。为促进疫情期间战士的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对战士的心理状态以及躯体症状,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来进行缓解。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疫情期间心理辅导在战士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为研究更加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出一份力。

  • 标签: 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 战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小组在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具有相关资质的护士组成临床心理护理小组,所有成员均基于所学到的心理护理方面知识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基于专门小组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以及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基于临床心理护理小组在患者心理健康管理具有较高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健康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价对 首发 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 84 例首发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 42 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 42 例,实施常规护理 + 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 SAS 、 SDS 评分较常规组低, GQOLI-74 评分较常规组高( P < 0.05 ) 。结论 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首发高血压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发现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为改善这一情况,总结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为提高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心理干预对新战士心理健康以及训练伤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新入伍的战士200例,依照单双数法将新战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新战士的数量为100例。观察组战士给予常规性干预,对照组战士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将两组战士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以及训练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将两组采用不同干预方式战士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以及训练伤情况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战士相较于对照组战士各种负面情绪评分下降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战士发生训练伤的几率要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心理干预 新战士 心理健康 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方式 。方法:选取 本院急诊科 40 名护士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普通科室工作的 40 名护士纳入对照组。两组护士均于相同时间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观察组在实施干预措施后进行二次量表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 SCL-90 评分。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 SCL-90 评估总分低于干预前( P < 0.05 ),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为急诊科护士开展针对性干预可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期门诊检查时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门诊行产检的100例孕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检及孕期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并对数据作以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2.00%、60.00%,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健康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 76例作为案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均分 2组,参照组 3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 38例患者辅以心理健康护理,分析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 经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价均低于参照组,同时空腹血糖、餐后 24小时血糖值均低于参照组, P< 0.05,组间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健康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促使不良情绪得以改善,而且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能够满足护理的要求。

  • 标签: 心理健康护理 糖尿病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与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院 25名外科护士及 25名助产士分别作为参照组、研究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两组人员 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此判定两组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 SDS评分( 43.18±4.52)分,高于参照组的( 37.52±4.26)分,对比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同外科护士相比,助产士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需积极寻找原因并加以改善。

  • 标签: 助产士 外科护士 心理健康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取家属同步教育和常规心理疏导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焦虑 /抑郁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并观察分析比较,为焦虑 /抑郁患者临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66例罹患慢性病合并焦虑 /抑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其焦虑 /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随机分为观察组( n=33,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和家属同步教育 )和对照组( n=33,仅进行常规心理疏导 ),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 /抑郁状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SAS、 SDS评分均明显降低 (t=2.855, 2.777, P均 <0.05),对照组的 SAS评分明显降低 (t=1.831, P<0.05),但 SDS评分未见明显变化 (t=0.909, P>0.05)。 (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SDS评分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75.76%VS60.61%,P均 <0.05), SAS评分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78.79%VS69.70%,P均 <0.05)。结论:对罹患慢性病合并焦虑 /抑郁的老年患者进行家属同步教育干预效果显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理疏导。

  • 标签: 家属同步教育 老年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市2016年3月~2019年1月前期间出现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手术室护士120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针对血源性职业暴露和心理健康的先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20名手术室护士的SCL-90评分与国内常规进行对比,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因此护理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源性职业暴露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分析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对方式与量表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状态存在重要的影响,引发护理人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心理护理,改善护士的异常心理状态,重新投身到正常的工作中。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 心理健康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 要 : 心理健康是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事物,一种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而且伴随着日益发达的经济社会,已经凸显着重要作用。急诊科作为医院科室的前沿阵地,每天承接的病人数以百计,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病人异常多,不仅要面临很多突发状况,而且随之而来的繁忙工作也会给她们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今年年初席卷中国的新冠疫情更是对急诊科护士而言是一次大考,因为最初还是发病都是从急诊科开始,她们要将病人分流,使得医院能够恢复正常看病秩序,还要防范自身安全,在双重压力之下,她们可谓是身心疲惫,无论是疫情下的高压力心理,还是疫情过后的创伤性心理复原,都是需要值得关注和警醒的。这需要我们在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的前提下进行相对应的研究,本文以新冠疫情下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分析压力源,缓解现状,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疫情过后急诊科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新冠疫情 急诊科护士 心理健康 状况 对策
  • 简介:【摘要】本研究 目标是 了解 68位天津市中学生在疫情 中的心理健康程度 、对 疫情的认知度以及疫情对学业的影响程度。被调查的学生表现的情绪中,出现焦虑情绪的占19.12%, 出现抑郁情绪的占29.41%, 部分选择高考的学生受影响程度不大, 平时有心理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受到打击, 但是对于出国留学的学生影响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调查分析雅安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现状。 方法 抽取 雅安市六县两区农村户籍 年龄≥ 60 岁 留守老人 名 ,采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 老年抑郁量表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 、 UCLA 孤独量表、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 , 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 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行 问卷调查 。 结果 雅安农村留 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 3 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 (P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 农村留守老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支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收治的 7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 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 接受支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SCL-90 评分及依从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且依从性更高( P< 0.05)。 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支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且可提升其治疗护理配合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持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绵竹县老年人对新冠疫情的认知程度、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联,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新冠肺炎防控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与在线问卷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星“软件为问卷传播媒介,使用自行设计的调研问卷进行调研,共收取210份有效问卷。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均分为(40.37±7.605)分,重度焦虑检出率为0;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均分为(0.5±0.95)分,重度抑郁状态检出率为3.4%。单因素分析得出家庭年收入和亲属中是否有留观、疑似或确认病例是老年人抑郁与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对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需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多面性的新冠肺炎防控资讯的指导。疫情时期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总体偏高,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心理干预,筑起老年人的心理防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人 疾病认知 心理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护理党支部联合多部门积极探索和尝试对非传染病科派往湖北抗击“新冠”疫情护士实施心理健康管理,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能力和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发挥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今后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下一步护理部开展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及护士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基层党组织 新冠疫情 非传染病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8例剖宫产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7±3.3)分、住院时间(6.7±1.0)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4±3.2)分均低于对照组(44.6±4.2)分、(8.2±1.5)分,且研究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88.9±5.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5.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设置的60剖产后出血产妇,随后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采用数字排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于观察1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产妇和观察2组的产妇来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患者心理焦虑等评分,观察2组效果较好。观察1组产后出血剖宫产产妇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77.5%低于观察2组产后出血剖宫产患者的95.0%。观察2组的相关参数优于观察1组。通过对观察1组和观察2组护理后不同时间出血情况比对,观察2组的出血量少于观察1组,其预后效果良好(P<0.05)。结论:在现阶段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后出血患者患者病情状况,提升护理效果,其价值优良。

  • 标签: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产妇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