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战争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武器装备趋向于高性能高精度发展,常规武器的命中率,致伤因子和杀伤面积均增加,参战人员受伤因素和受伤比例均与以往战争有明显不同。这在近年来历次战争中均有具体体现。

  • 标签: 液体复苏 火器伤 致伤因子 杀伤 受伤 现代战争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起病凶险,致残率、病死率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是一种涉及多个学科,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治疗理念,并且对疾病不同阶段的认识也不同。但在其非手术治疗手段中,有效的液体复苏与脏器保护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重症医学的角度,归纳总结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液体复苏治疗及器官保护治疗的最新理念及治疗进展。以及对目前的治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器官保存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确定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划分,每组共有患者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并对比两组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并且观察组患者INF-α、IL-2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治疗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创伤失血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组,每组各包含39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PT和APTT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和APTT指标水平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T和APTT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和复苏成功率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相较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的PT以及APTT生理指标水平,改善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实现创伤性疾病的治疗转归,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限制性体液复苏 创伤外科 临床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导向尿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收治的尿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74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37例,传统组与责任组的早期液体复苏指导原则不一致,前者以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导,后者则以血乳酸清除率为指导,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远远高于传统组78.38%,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与传统组相比,责任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均明显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尿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以乳酸清除率为导向,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效果理想。

  • 标签: 乳酸清除率 尿脓毒症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液体复苏治疗小儿脓毒症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小儿脓毒症休克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分别给予传统容量扩充疗法和快速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小儿脓毒症休克患儿快速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液体复苏 小儿脓毒症休克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液体复苏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控制性液体复苏的 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观察组 )的液体复苏过程、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与同期采用充分大容量复苏的 3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及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结论 :控制性液体复苏能明显减少容量负载过重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进而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 标签:    [ ] 急性重症胰腺炎 液体复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在治疗小儿脓毒症休克时选择快速液体复苏疗法的积极作用。方法 研究以我院儿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儿为例,拟定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从中选出70例符合要求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扩容疗法)和研究组(35例,采用快速液体复苏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和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尿量相对更多,补液量明显减少,住ICU及循环恢复稳定所用时间更短,均与对照组患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液体复苏疗法可明显增加脓毒症休克患儿尿量,循环快速恢复并保持稳定,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小儿 脓毒症休克 传统扩容疗法 快速液体复苏 尿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拟行骨科手术的多发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进行补液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及尿量等情况指导液体复苏。记录两组治疗前(TO)及治疗后6h(T1)、12 h(T2)、24 h(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同时在以上时间点对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皮质醇(Cor)水平进行测定。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结果 与T0相比,两组患者在T1时、T2时、T3时的MAP、HR、NE、GLU、Cor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在T1时升高更明显。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T0的MAP、HR、NE、GLU、Cor均无差异(P>0.05);而T1时、T2时、T3时,研究组的MAP、HR、NE、GLU、Cor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研究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研究组比较较高(P<0.05)。结论 采用目标导向治疗策略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升患者康复效果。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多发伤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麻醉后假伤组背部给予30%TBSA的模拟烫伤。其余大鼠背部给予30%TBSAⅢ度烫伤,之后分为单纯烫伤组:烫伤后不补液;早期复苏组: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进行复苏;延迟复苏组:烫伤后6h给予液体复苏,方法同早期复苏组。分别于伤后0.5、1、0、2.0、3.0、7、0及21.0d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在相同时相点采集大鼠下腔静脉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分别于采血前测量各组大鼠体重,采血后取完整肝组织称重并计算肝重:体重比值。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早期复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轻于其余两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TC、TG、ALP的含量按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单纯烫伤组顺序依次增高,HDL的含量依次降低。伤后大鼠肝重:体重比值升高,伤后1.0d延迟复苏组与早期复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0d,单纯烫伤组、延迟复苏组与早期复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烫伤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与HD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与AL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1),与肝重:体重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1)。其他指标与烫伤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可以减轻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降低其发生率,有利于促进肝细胞损害的尽早恢复。

  • 标签: 烧伤 肝细胞 补液疗法 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休克患儿采用快速液体复苏疗法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6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扩容方式)、32例观察组(采取快速液体复苏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循环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补液量更多,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脓毒症休克患儿采用快速液体复苏疗法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液体复苏疗法 小儿脓毒症休克 效果
  • 简介:【摘要】感染性休克在是临床儿科中较为常见的综合征,容易对患儿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护理干预工作不到位,极易引发患儿的死亡。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广泛证实,应用在感染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从现阶段临床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治疗现状出发,分析了传统感染性休克患儿护理干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针对护理干预 感染性休克 患儿 液体复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干预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在应用要点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科于2018年5 月至2021年5 月时间段内收治的 20例行液体复苏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实施干预化护理,n=1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10)。对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复苏成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7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干预化护理 液体复苏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护理,提高其护理水平。方法:采用某一医院一年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性酸中毒病例,按住院单、双号分别将其分成54名常规组和54名观察组。在常规组当中,应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当中应用的是液体复苏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应用的效果展开了相应的评价,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比常规组的高,不论是躯体疼痛、生命力等各项功能,还是每天的补液数量观察祖当中的数值都要优于常规组,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酸中毒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液体复苏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让病人对预后得到有效的增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液体复苏护理 糖尿病 酸中毒 重要性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急诊热射病的抢救策略和液体复苏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集中于评估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急救处理方法以及液体复苏方案的选择和实施。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评估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诊断和治疗热射病至关重要。液体复苏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复苏液体和调整输液速率,对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显示出显著效果。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有效的并发症管理对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性。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热射病治疗的重要见解,对急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热射病,液体复苏,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急诊热射病的抢救策略和液体复苏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集中于评估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急救处理方法以及液体复苏方案的选择和实施。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评估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诊断和治疗热射病至关重要。液体复苏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复苏液体和调整输液速率,对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显示出显著效果。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有效的并发症管理对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性。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热射病治疗的重要见解,对急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热射病,液体复苏,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周灌注指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研究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1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的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外周灌注指数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补液量、治疗后的氧合指数和APACHE II评分、乳酸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补液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外周灌注指数的指导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标签: 外周灌注指数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