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米司酮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收诊的 2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 n=84)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 n=116)给予米司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3.9% vs 79.7%, X²=8.799, P=0.003)。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 3.4% vs 15.4%, X²=8.454。 P=0.004)。结论:妇科疾病给予米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科疾病 临床疗效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1 月治疗子宫肌瘤的 4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 用米司酮治疗,根据不同的药物剂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1 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剂量( 25mg/d )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 12.5mg/d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水平低于参照 组( P <0.05 )。在子宫肌瘤体积对比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 <0.05 )。 结论 采用 12.5mg/d 的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小患者的肿瘤体积,而且安全性高。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米司酮治疗妇科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至 2019年 3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5-Fu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有( P< 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米司酮药物,具备安全、便捷以及疗效高的优势,若是能够尽早用药,患者的疗效就会更高,患者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异位妊娠临床治疗米非司酮妇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时段 2018年 06月至 2019年 04月,于我院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 n=64)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 n=32,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n=32,采用优质护理 ),对比流产效果和心理状况。结果:流产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96.88% VS 78.13%]( 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的 SAS、 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药物(米司酮 +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患者干预中效果显著,保障了药流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被临床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 要】作为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整合了社会科学、生物医学和行为科学,具有的特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具有向家庭提供综合性医疗、健康维持等服务的资格。本文就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与沟通技巧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家庭成员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 标签: 全科医师 临床思维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 120例,将 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 60例与对照组 60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联合米司酮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1.66%(55/60)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66%(40/60),差异明显( P< 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0.05);实验组包块直径、住院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清 β-HCG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0.05)。结论: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异位妊娠 采用 甲氨蝶呤 联合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计 72例,随机分为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 n=36)与联合使用米司酮治疗实验组( n=36),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 β-HCG水平、盆腔包块直径均小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联用米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降低血 β-HCG水平,可显著缩小盆腔包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血 β-HCG 盆腔包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及效率。 方法: 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共 82 例,全部来源于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接受米司酮治疗,每日 25mg )和研究组(接受米司酮治疗,每日 12.5mg ),每组各 41 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参照组,本次对比的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含义( P < 0.05 )。 结论: 小剂量的米司酮治疗能够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大量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70例 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 n=35)。实验组选择米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 。结果 在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上,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P、 E2、 LH、 FSH水平上,实验组后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缩小肌瘤并改善贫血情况,且用药副作用较小。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量喂养联合营养性吸吮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实验数据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在本院出生的 60例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喂养方案,研究组则实施微量喂养与营养性吸吮联合喂养方案,两组新生儿的营养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身体机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实施微量喂养联合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发育成熟,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使其改善成长发育所须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微量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窒息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 简介:摘要: 心血管内科学是内科学教学的重点。其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思维工具,目前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学习领域中。将思维导图这一认知工具应用在心血管内科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课前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和知识整理,也有利于课堂中锻炼医学生临床思维,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效率,是对临床医学教育的一种改革和实践。

  • 标签: 心血管内科学 思维导图 教学实践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对 团队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 将 2017年 10月 -2018年 8月患者 42例, 观察组和团队组各 21 例。 根据胰岛素泵治疗特点 , 采用包括内分泌专科医生 , 糖尿病教育护士、其他内分泌科室医护人员、营 养 师等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 。结果:对比 2 组的 低血糖发生率、皮肤感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结论:团队护理模式 保障了内分泌科室胰岛素泵的安全运行和治疗效果 , 减少血糖达标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和糖尿病科室医生满意度。 关键词 : 团队护理模式; 内分泌科; 胰岛素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人流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人流术且术后存在宫腔残留的 6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例患者,给予参照组患者安宫黄体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米司酮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结果:采用米司酮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的研究组,显效患者 19例,有效患者 10例,无效 1例,治疗有效率( 96.66%),出现恶心、头晕现象的患者各 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6.66%),出血控制时间( 3.88±1.17) d,完全止血时间( 6.08±1.34) d;使用单一安宫黄体酮治疗的参照组,显效患者 15例,有效患者 9例,无效 6例,治疗有效率( 80%),出现恶心 2例,乳房胀痛 1例,头晕 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13.33),出血控制时间( 6.24±1.07) d,完全止血时间( 8.26±1.47) d。组间差异较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米司酮、安宫黄体酮对人流术后宫腔残留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米非司酮 安宫黄体酮 人流术 宫腔残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 2016年 10月到 2018年 12月收治的 5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口服盐酸埃克替尼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结果: IIIB期的有效率为 37.78%,高于 IV期( 29.63%);和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 CD3+、 CD4+和 CD4+/CD8+均有显著升高,而 CD8+显著下降。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后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以被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埃克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临床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5月 ~2018年 5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治疗的患者 11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其中一组患者氟伐他汀进行治疗设为参照组,本组共 59例患者,另一组患者给予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进行治疗设为联合组,本组共 59例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餐后 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餐后 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诺贝特联合氟伐他汀,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血脂 糖尿病 氟伐他汀 非诺贝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定 2018年 9月到 2019年 3月本院收诊的 94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47例(葡萄糖注射液)与观察组 47例(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 CD4与 CD8比值( 1.53±0.31)、 CD4( 36.83±4.65) %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 CD8( 23.20±3.18) %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方法可有效改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 非小细胞肺癌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