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生化指标对中枢神经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 40例患者的脑脊液培养结果、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氯化物、蛋白质等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将脑脊液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生化指标符合度。结果: 40例患者脑脊液培养结果中阳性 9例,阴性 31例。诊断符合率为 77.5%。 4项生化指标中蛋白质诊断符合率最高 67.5%,其次为葡萄糖 62.5%、乳酸脱氢酶 57.5%、氯化物 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氯化物、蛋白质等生化指标均可作为中枢神经感染的独立检测项目,而四者联合检验符合率更为理想,但目前仍缺少更为精准的检验指标,需不断精进,寻找更加精准、特异性的指标。

  • 标签: 脑脊液 生化指标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核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将我医院收治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共计 32 例作为试验组,同样的 32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两个组的患者都进行了脑 CT 与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诊断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的 CT 检查。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中,使用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出常用的脑 CT 诊断法,它为患者后期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良好治疗手段和治疗措施。

  • 标签: 核磁共振中枢神经系统诊断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胎儿中枢神经先天性发育异常应用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诊断确诊胎儿中枢神经先天发育异常孕妇 52例,予以 B超、 MRI检查,对比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同 B超 84.62%相比, MRI96.15%检出率高( 2=3.983, P=0.046)。结论:在予胎儿中枢神经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应用 MRI检出率高于 B超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可推荐。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B超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 78例颅内肿瘤患者, 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 2组。 对照组 3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 组 39例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 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 观察并发症发生率, 并评估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和病残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 (P<0。 05)。 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致死率和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较,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对患者的颅内肿瘤疗效更佳, 而且还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手术中出血量,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其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锁孔手术 颅内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手术,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闭孔反射发生率,肿瘤进展,肿瘤转移,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闭孔神经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 诊断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 诊断 符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信版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筛查中的有效性和便捷性。方法 采用微信版和纸质版的 SDS和 SAS量表对 284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微信版 SDS和 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微信版 SDS和 SAS检测耗时明显少于纸质版 SDS和 SAS检测耗时。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抑郁和 /或焦虑障碍明显增多,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 SDS和 SAS量表测评,可以准确高效地筛查出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的抑郁和 /或焦虑障碍。

  • 标签: 微信 抑郁 焦虑 恶性肿瘤 心理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瓣开颅显微镜术式和神经外科锁孔术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5月 -2019年 2月本院接诊的颅内肿瘤病患 68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 A、 B两组( n=34)。当中, A组接受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 B组接受骨瓣开颅显微镜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同时对各组的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 A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85.29%,比 B组的 61.76%高, P< 0.05。 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 B组, P< 0.05。结论:选择神经外科锁孔术,并将之用于颅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并且,此术式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与手术耗时短等优势,建议采纳。

  • 标签: 颅内肿瘤 骨瓣开颅 临床疗效 神经外科锁孔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神经元功能。方法:依据神经精神活动的表现特点,结合神经元所具有的4种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的不同表现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在神经元所具有的4种信息接收处理的功能中,只有经配体门控离子型受体介导的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神经元的功能特性)是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神经元功能。

  • 标签: 神经生物学 神经元 功能 精神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系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的56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数量分别为28例,其中对照组通过系统营养支持的方法,研究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系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Hb、IgG、IgM、IgA、ALB 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Hb、IgG、IgM、IgA、ALB指标水平明显更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 中医特色护理 系统营养支持 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对比,进一步总结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规律,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院肿瘤内科所有所收治进行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合并出现感染的患者中,抽取 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群体,患者中疾病主要是包括肝癌、胃癌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主要是采取肿瘤内科的化疗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总结,对其发生感染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积极防范合并感染的问题。结果 在临床 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合并感染发生部位情况方面对比发现,感染出现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 P< 0.0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泌尿道、消化道、腹腔、皮肤感染,证明还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最高。结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主要是与恶性肿瘤对于身体消耗性相对较强以及治疗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最为常见,在临床相关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染风险的防控,早期进行预防如有出现感染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肿瘤内科 合并感染 发生规律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及面神经保护的经验,探讨手术技巧,以提高肿瘤切除效果及面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4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对64例面神经组和70例非电生理监测组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率和面神经保存情况,并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监测组58例(90.63%)完全切除,6例(9.37%)未完全切除,60例(93.75%)术中解剖保留;非监测组62例(88.57%)完全切除,8例(11.43%)未完全切除,56例(80.00%)术中保留。术后3个月和1年,监测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监测组(P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切除 面神经保护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及面神经保护的经验,探讨手术技巧,以提高肿瘤切除效果及面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4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对64例面神经组和70例非电生理监测组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率和面神经保存情况,并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监测组58例(90.63%)完全切除,6例(9.37%)未完全切除,60例(93.75%)术中解剖保留;非监测组62例(88.57%)完全切除,8例(11.43%)未完全切除,56例(80.00%)术中保留。术后3个月和1年,监测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监测组(P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切除 面神经保护 策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