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0例髌骨横形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 60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为 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内固定治疗,为 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 3个月后患者膝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对两组患者随访 1年到 1年半,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血管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感染例数为 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3%。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损伤的例数为 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为 2例,发生感染的例数为 4例,发生异物刺激反应的例数为 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26人,优良率为 86.7%,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14人,优良率为 46.7%。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1年到 1年半的随访,询问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65-115)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90±10.3)天;对照组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269-462)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365.5±29.4)天,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13.47±5.83)分、 Lysholm评分为( 89.22±2.78)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为( 119±21) °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度数。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及医疗经济损失,后期恢复快不易复发骨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 髌骨横形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 总结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38例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 38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能提高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 脑梗死 后抑郁患者采用逐瘀郁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 脑梗死 后抑郁患者计 83 例,随机分为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 n=41 )与加用逐瘀郁汤治疗实验组( n=42 ),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 脑梗死 后抑郁患者采用逐瘀郁汤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抑郁 逐瘀开郁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4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腹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肛门排气以及手术时间均较短,且伤口和出血量少,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随访 12个月,两组的宫内妊娠率比较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异位妊娠 开腹手术 腹腔镜
  • 作者: 周必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航空军医》 2019年第1期
  • 机构:临床中,腰椎管狭窄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致病因素主要是关节突、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关节骨性增生、黄韧带钙化以及肥厚等 [1 ]。以往主要是经传统手术进行治疗,但创伤性大,还易导致脊柱节段不稳定,再加上老年患者的自身机能比较差以及耐受性低,导致传统手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影响疗效,且手术风险较高 [2 ]。为了探讨和分析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椎间孔镜下的侧隐窝减压治疗的效果, 此次抽取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9 月在我院医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 82 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内容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将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 64例复杂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该 6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 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巩膜扣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网膜一次性复位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最终复位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临床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复位率较高,对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巩膜扣袋术 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比较研究腹腔镜手术与腹手术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将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的 96例宫外孕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腹手术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应用腹腔镜手术对宫外孕患者病症进行干预,能节约手术时间,优化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泌尿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腹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手术组的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为 12.00%,腹腔镜手术组的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为 4.00%,腹手术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泌尿科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与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术后泌尿系统损伤更为明显,应引发临床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患者的保护。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泌尿系统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与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 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4年 11月 30日到 2017年 12月 1日,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为 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腹手术和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对照组少于观察组,比较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均长于观察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选择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腹腔镜根治术 开腹手术 结肠癌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和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将 2016年 8月 -2018年 8月的 1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腹腔镜与腹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指标判别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手术过程中的临床指标,包括失血量、住院时长、术后排气时间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还能够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治疗效果优于腹手术。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与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0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为本次医学调研研究对象,遵循患儿监护人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 45例,接受腹手术治疗;治疗组 45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治疗数据。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儿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方面的组价数据与对照组患儿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在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使得患儿在术后有着较好的预后,同时治疗效果较为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小儿复杂急性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双估摸穿刺室注药治疗的效果。 方法: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我院接收中耳炎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 50 例。对照组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率。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照组为 72.0% ,观察组为 92.0% ,检验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 3 个疗程后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结论: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食疗效果更显著,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双孔鼓膜穿刺 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4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以计算机序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20例 /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结果: P值< 0.0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镜治疗可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当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疼痛评分 功能障碍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方法 选取我医院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 4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0例。对照组接受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则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手术、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肿瘤重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镇痛泵使用、下床活动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肌瘤残留和复发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与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似的剔除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更快。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133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方法和腹手术方法,对比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为 5例,所占比重为 6.58%,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胆结石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胆结石 开腹手术 胆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椎间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3月期间收治的 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 35例和对照组 35例,给予对照组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椎间镜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腰腿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较轻,其评分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内椎间镜术进行治疗,其创伤性较小,且手术时间较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孔镜 小切口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与以往的腹术式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 106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 n=53 例)和常规组( n=53 例),实验组患者给予 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常规组患者给予 腹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较与常规组患者来说优势显著 , P< 0.05;实验组 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66%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28.30% , P< 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采用 经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好,手术创口较小,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 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入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将接受传统腹手术的 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剩余 40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通过传统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缩短手术过程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