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及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结果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显著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脊椎融合率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切开复位 椎弓根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外一科广东佛山528305)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爆裂骨折并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准备;术后加强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结果6例腰椎爆裂骨折并完全脱位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在围手术期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腰椎爆裂性骨折 脱位 围手术期 护理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23-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X线片和CT扫描对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274人,96例采用CT扫描,178例采用X线片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96例行CT扫描的患者与手术诊断符合率91.67%,178例行X线片检查的患者与手术诊断符合率56.1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比X线片对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更准确,能显示脊柱骨折的类型和椎管狭窄的程度,对骨髓受压损伤及椎管内血肿情况能做出间接的评估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X线片 CT扫描 爆裂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整体护理)各28例。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6例(92.9%),护理满意27例(96.4%);对照组治疗有效20例(71.4%),护理满意21例(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确切,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钉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55例颈椎骨折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颈椎骨折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和护理,病情快速好转,没有严重并发症病例,全部预期出院。结论颈椎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积极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整体效果。

  • 标签: 颈椎骨折 手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术的护理并经过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得到治疗康复。结论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及良好的专科指导,对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手术指标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伤椎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7d、1个月、3个月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疼痛能够明显降低,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微创 经皮椎弓根置钉 无神经损伤 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动态MRI扫描在颈椎病中的椎管管径及脊髓受压的动态变化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确诊为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8例患者均先做中立位MRI检查,然后分别在头、颈或/和背后部用自制定位海绵垫,将颈椎固定于过伸或过屈位,接受线圈均用颈后脊椎成像相控阵线圈,静态地分别进行自然位、前屈位、后伸位的矢状位扫描,然后对比观察多个体位的静态图像。结果图像质量优良率达97%。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直观地显示前屈、后伸状态下导致椎管狭窄的动态因素,为临床提供了中立位扫描所不能揭示的致病机制。后伸位颈椎功能性受压与颈椎退变阶段及椎管矢径密切相关,当中立位MRI显示黄韧带肥厚,或椎关节僵硬伴发椎管矢径≤10mm时,建议行动态MRI扫描。前屈位虽然可以减轻脊髓受压,但持久前屈会促使或加重颈椎病的发生。

  • 标签: 颈椎病动力位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康复科推广的荞麦组合颈椎枕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垫普通枕头,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结合使用荞麦组合颈椎枕。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颈椎生理弧度有一定改善。结论利用颈椎枕圆柱状的原理,项高头低,达到有效牵引颈椎的作用,以及配合中草药的疗效,可根据舒适度改变枕头适当的高度,能有效改善症状,最大限度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

  • 标签: 荞麦组合颈椎枕 颈椎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9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在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加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 肺部感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有效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结果通过精心术前、术后护理,3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术期全面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椎病,脊髓型 颈椎前路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的方法效果。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手术治疗,优18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1%。结论手术使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减缓了椎间盘周围骨膜的紧张度,减少了对窦椎神经的刺激,从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牵引对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9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观察患者治疗14天后的颈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疼痛均较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配合颈椎牵引对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满意,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颈椎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刀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讨针刀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21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配合颈椎牵引;对照组单独针刀治疗。每组各10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达98.1%。对照组10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7.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 标签: 针刀 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颈椎方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稚病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1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针灸配合颈椎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颈椎操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方法的观察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加颈椎牵引的治疗方法,在进行0.5~1年的随访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32.6%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治疗组13.2%的发生率,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95.6%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8.9%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对于椎动脉颈椎并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状况也具有明显的改善,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针灸加颈椎牵引 椎动脉型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应用改进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8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均予以常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研究组45例均予以改进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结果两组颈棘旁肌肌电波幅牵引前、牵引中及牵引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研究组牵引中、牵引后颈棘旁肌肌电波幅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变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应用改进的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实施治疗,可以有效放松其颈部肌肉,拉开颈椎间隙,实现良好效果。

  • 标签: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表面肌电图 椎间隙 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颈椎病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3例颈椎病患者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12个月后,患者颈部及四肢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和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