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研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自我管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良好,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护理组跟常规组,护理组实施自我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很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构建随访档案,同时完成复诊计划的制定等;常规组不实施自我管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效果对比。结果参照组干预之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相比护理组干预之后改善程度较低,两组患者的人生存质量平均评分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完成分析之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自我管理干预措施,促使起搏治疗实现进一步规范化,进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 标签: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管理的3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750例,研究组患者行社区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社区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提供患者自我管理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钙磷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磷水平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钙磷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干预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任选82例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为(5.73±0.95)mmol/L,餐后2h血糖为(9.67±1.75)mmol/L,与对照组(7.24±1.58)mmol/L和(11.24±1.98)mmol/L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为(23.8±2.5)分和(18.9±1.7)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锻炼、足部护理、药物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可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社区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认知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老年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6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强化认知护理。比较护理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认知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研究组病人对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正确用药、合理膳食、科学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实施强化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对两种疾病的认知度,促进自我管理的提高,对控制疾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SPCS护理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血管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以讲解、模拟、练习、沟通及支持(ESPCS)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不同模式干预4周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ESPCS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行为量表(CSMS)中日常生活、情绪及疾病医学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PCS模式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标签: ESPCS模式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数据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0%。结论认知行为自我管理能够有效针对病情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中应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自我管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我管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社区的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40名,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干预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干预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和指导未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结果两组组内干预后与干预前SBP与DBP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效果更加明显,两组组间干预后SBP与DB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自我管理干预 高血压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为使肾移植患者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家庭自我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肾移植患者为维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而采取的连续行为,意义在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的有效资源,进行自我护理和保健,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也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受者在家庭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肾移植 自我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自我管理教育在门诊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门诊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诊断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50例,按门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行门诊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自我管理教育的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变化以及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自我管理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强患者健康保健知识的水平,还能有效降低血压。

  • 标签: 中青年 自我管理教育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及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150例高血压患者,研究分析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及血压控制效果。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150例患者,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健康行为,血压及血压分布的变化。结果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在改善健康状况、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更好。

  • 标签: 高血压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老年心绞痛病人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7月-2016年3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心绞痛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管理前后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疾病知识掌握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知识各项掌握的情况均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②临床指标管理后,患者各项临床生理指标均得到较好地控制,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应用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

  • 标签: 心绞痛 自我管理 效果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把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病人出院前1周利用自编测评表进行评估。结果应用“自我管理模式”护理的病人在个人卫生、参加活动、遵守制度、配合治疗、合理进食、帮助他人等方面得分高于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的病人(P<0.05)。结论病人自我护理模式能够激发其主观能动作用,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改善其社会功能。

  • 标签: 自我管理 精神分裂症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人进行教育,让其对糖尿病知识进行了解,并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法对13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为3组,进行上课教育。结果通过一定时间的教育137例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结论通过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对缓解病情和预防并发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探析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状态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用贺小格编制的大学生自我管理问卷和华裔教授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管理对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大学生的研究思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态度对其焦虑水平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学生 自我管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识、态度与管理现况,为完善我院ICU护士培训体系及建立ICU患者睡眠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依据,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全员参与法,使用“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我院ICU护士进行网络调查。结果60%以上ICU护士每天记录ICU患者睡眠时间、ICU护士每天评估ICU患者睡眠质量、所在科室的医生强调过患者夜间睡眠的重要性。结论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予以了高度重视,但对其各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且行为,需要建立解决ICU患者睡眠剥夺的思想理论,并在睡眠管理体系中加入此理念,以指导ICU护士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以提高ICU患者睡眠质量,维持其良好状态,尽早康复出院。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患者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效果。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糖尿病患者均进行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并于半年后进行体检。将管理前后的体检结果(BMI指数、血压、血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后,糖尿病患者的BMI指数、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各水平均较管理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 糖尿病 社区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18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指导(常规组)及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情况及干预后患者对饮食、运动等方面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其各项血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其进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44±0.2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9.20±2.3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6.58±0.54)%、总胆固醇为(5.53±0.24)mmol/L,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等方面知识点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饮食、运动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而使其血糖指标保持较为稳定状态,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模式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