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教育在延伸护理中的应用对恩病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第二消化内科克恩病缓解期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及延伸护理,实验组4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信息教育延伸护理。通过出院随访,利用焦虑和抑郁量表、生存质量量表、BMI指数以及满意度情况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第6个月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营养状态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第6个月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营养状态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信息教育延续护理,实现了医护人员对恩病患者缓解期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化教育 延伸护理 克罗恩病缓解期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恩病患者39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缓解9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应重视早期治疗,主要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 标签: 克罗恩病 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欣联合利巴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慢性丙肝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利巴林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派欣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应答、完全应答、部分应答以及无应答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丙肝患者的治疗,采用派欣联合利巴林治疗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性高,用药方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派罗欣 慢性丙肝 利巴韦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应用“森塔效应”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分析“森塔效应”的内涵和新入职护士人格特质,二者有效结合对新入职护士科学管理。结论应用“森塔效应”提升了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新入职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应用“森塔效应”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分析“森塔效应”的内涵和新入职护士人格特质,二者有效结合对新入职护士科学管理。结论应用“森塔效应”提升了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新入职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结核与恩病、肠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并作出评价对比。方法选取50例肠结核患者(肠结核组)、50例恩病患者(恩病组)、50例肠淋巴瘤患者(肠淋巴瘤组)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病变部位等。结果肠结核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72.00%),主要受累部位是右半结肠(66.00%);恩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52.00%),主要受累部位是回盲部(46.00%);肠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70.00%),主要受累部位是小肠(44.00%)。结论肠结核与恩病、肠淋巴瘤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疾病病变部位表现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肠结核 克罗恩病 肠淋巴瘤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恩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恩病患者中疗效明显,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克罗恩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恩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小肠恩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均给予CT及X线小肠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小肠造影对粘膜异常症状的检出率高于CT小肠造影检出率,提示X线小肠造影可以更早期发现病灶以及小肠功能情况;CT小肠造影对肠壁异常表现的检出率高于X线小肠造影,提示CT小肠造影更能够显示小肠壁病变以及肠腔外病变,从而有效判断病变活动性。结论对小肠恩病患者施行CT及X线小肠造影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CT X线小肠造影 小肠克罗恩病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的导向,并为之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7年1月自动门诊药房正式投入使用,将使用前的6个月(2016年7月至12月)的药房运营情况作为对照组,而将自动药房投入使用后的第7个月至第12个月(2017年7月至12月)的药房运营情况作为实验组。结果门诊自动药房投入使用后,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自动门诊药房投入使用能大大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药房 自动化 药品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布啡在产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来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吗啡阵痛,实验组给予纳布啡阵痛,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阵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镇静评分为2.17±1.05分,对照组患者的镇静评分为2.93±1.22分,两组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一般较为明显,在术后应用纳布啡进行阵痛处理效果较好,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避免镇静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纳布啡 产科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莫司(FK506)和西莫司联合用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研究组(30例,也称联合用药组)采用西莫司+低剂量他莫司(FK506)+激素方案,对照组(30例,也称FK506组)采用小剂量FK506+激素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移植术后用药三个月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ST、ALT两指标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AST、ALT两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ST、ALT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cr指标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r水平高于对照组,但Scr、BUN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西莫司与FK506联合用药在前三个月中对肝功能影响较大,其AST、ALT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而对肾功能几乎没影响。

  • 标签: 他克莫司 西罗莫司 联合用药 肝移植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药房应用前后对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动药房系统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采取与传统工作模式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降低药师工作强度,提高处方调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结论自动药房系统的应用可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自动化药房 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处方调配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昔洛与盐酸伐昔洛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儿童水痘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昔洛组与盐酸伐昔洛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阿昔洛与盐酸伐昔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盐酸伐昔洛组的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阿昔洛组的67.50%(27/40)(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昔洛,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 盐酸伐昔洛韦 儿童水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尿素乳膏中阿昔洛含量效果。方法2016年8月,应用SUNTEKKromasilC18色谱柱,柱温为25℃,流动相为水-甲醇(9010),254nm的检测波长,1ml/min的流速,20μl进样量。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阿昔洛尿素乳膏中阿昔洛含量的测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昔洛韦尿素乳膏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复发后再次恩替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复发后再次恩替卡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选50例乙肝初发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部给予恩替卡卡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具体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基线情况的对比上没有差异;观察组整体的生化学复常率水平比对照组低,第4周差异显著;观察组整体的HBV-DNA转阴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在第4周和12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复发后再次恩替卡治疗的患者,肝功能恢复缓慢,尤其是重型肝炎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停用恩替卡复发后再次恩替卡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良好额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不规范停用 恩替卡韦 复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普洛联合塞他洛配伍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年龄、体重、遗传、职业、过度饮酒等不同因素造成的高血压患者,临床采用药物治疗,总结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临床药物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药物作用显效快,20例患者经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采用药物配伍治疗的方案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效果,作物有效的高血压抑制药临床值得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高血压 阿普洛尔 塞他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替洛、比索洛联用治疗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施救,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氧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酯联合扶正瘀胶囊对HBV的抑制及其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HBV携带小鼠模型,采用扶正瘀胶囊单独及联合阿德福酯干预,利用荧光定量检测小鼠血清HBVDNA,ELISA检测血清HBsAg、HBeAg水平。复制HBV小鼠肝损伤模型,对比扶正瘀胶囊和甘利欣对该模型血清ALT、AST及肝脏HE染色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肝组织FOXP3、IL-23、IL-17A表达。结果HBV携带小鼠血清中HBVDNA、HBsAg、HBeAg水平在扶正瘀胶囊单独作用及联合阿德福酯后明显下降。扶正瘀胶囊及甘利欣能有效降低HBV诱导肝损伤后ALT、AST的升高。在HE染色中扶正瘀组较模型组病变程度减轻,可见肝脏充血,局部有炎症细胞浸润,但坏死较模型组减轻。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扶正瘀胶囊可以使该模型FOXP3、IL-23、IL-17A表达减少。结论扶正瘀联合阿德福酯具有良好的抗HBV的作用。扶正瘀同时能逆转HBV所致肝损伤,其作用有可能与抑制FOXP3、IL-23、IL-17A表达有关。

  • 标签: 扶正化瘀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病毒 FOXP3 IL-23 IL-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