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恩病(CD)大鼠结肠黏膜组织MCP-1、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Morris方法制备CD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D模型组和艾条灸组,空白对照组、CD模型组不做治疗,艾条灸组选用特制香烟型纯艾条,在距离"脾俞""中脘"穴2cm高处悬灸,每日治疗1次,每次使用1个穴位,两穴交替使用,每次20min,连续治疗7d。应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免疫组方法观察大鼠结肠黏膜MCP-1、NF-κBp65和NF-κBp5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D模型组大鼠可见黏膜、腺体缺损或消失,绒毛破坏,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鼠结肠黏膜组织MCP-1、NF-κBp50及NF-κBp65蛋白表达平均吸光度明显增高(P〈0.01);与CD模型组比较,艾条灸组大鼠结肠黏膜炎症性反应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黏膜下水肿减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肠腺排列较规则,其大鼠结肠黏膜组织MCP-1、NF-κBp50及NF-κBp65蛋白表达平均吸光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能够下调CD大鼠结肠黏膜MCP-1、NF-κB蛋白的表达。

  • 标签: 艾灸 克罗恩 MCP-1 NF-ΚB
  • 简介:近年来在西方崛起的干针疗法,以其不用经络学说作指导(去经络)为主要理由,宣称自己不是针灸(去针灸),其操作者无须接受针灸师所需要的必要训练。本文驳斥了这种错误认识。我们首先回顾海内外列次针灸热中“去经络”现象的不同内涵,在认可其对于推广针灸的正面作用的同时,明确指出“去经络”不等同于“去针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针灸的定义,干针疗法与其他多种新针疗法一样,尽管具有“去经络”的特征,但都属于针灸的范畴。干针不过是现代针灸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激痛点针灸。这不仅是因为干针所刺激的体表位置——激痛点本来就是针灸穴位的一种,而且包括针具在内的干针技术与传统的针灸技术无异,此外,干针的机制与针灸机制完全相同,干针现代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试验与实验研究。虽然干针对激痛点刺激的研究成果也强化了现代针灸重视刺激反映点的认识并丰富了相关经验,但干针与经络体系的完全切割,使它失去了传承千年的针灸理论与宝贵经验的支撑,导致它目前的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缺陷。

  • 标签: 干针 激痛点 针灸 去经络化 去针灸化
  • 简介:Asthelargestinternationalstandardsdevelopmentorganization,th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providesastructurefordevelopinginternationalstandardsoverahugerangeofindustrysectorsandthesestandardsaregloballyrespectedandutilized.Moreover,throughmanyimportantprocessesincludingtheconsensusapproach,ISOstandardscanassistinputtingintoplaceinternationallyagreed

  • 标签: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医药技术委员会 针灸学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