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A在测量和录入体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A测量和录入生命体征,分别统计应用PDA与传统护理方法80例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及录入所需护理时数,生命体征录入正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PDA测量生命体征和录入生命体征所需护理时数,比传统护理方法少,应用PDA测量和录入生命体征正确率比传统护理方法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两种方法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应用PDA可减少护士测量与录入生命体征所用时间,减少生命体征录入错误率,患者满意度有提高,PDA的应用,减少护理重复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从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PDA 生命体征 护理时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在提高其生命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收治的13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重症监护患者凭借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医学治疗期间配合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医学治疗期间配合舒适护理;对两种重症监护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的充分应用,使得重症监护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凸显对重症监护患者施以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命质量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来我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比较中生理状况、支持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四个指标中,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癌 生命质量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流程,提醒患者做好检查前的系列准备。对护理组患者进行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都要明显高于护理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看,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镜检查 生命体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老年干部病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生命质量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后所住的病房进行分组,其中40例患者入住干部病房采用优质护理,40例患者入住普通病房,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各领域、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干部病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促进护患之间的融洽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干部病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肺癌进行化疗的患者72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护理时予以心理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满意度,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施护理后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对比,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质量,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肺癌化疗 生命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主诉失眠的门诊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估后,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间主诉失眠的38例门诊就诊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检查,主观睡眠质量的评估是以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式进行的,生命质量的评估是以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方式进行的。结果经研究得出,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是和焦虑、抑郁评分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与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结论在对主诉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着重对其主观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的治疗,对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识别并及时处理。

  • 标签: 主诉失眠 主客观评估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复原力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期间216名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术后第5天、1月、3月和6月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Cantril阶梯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组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CARES-SF量表的生理、心理、与医务人员关系评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提高,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通过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信念、家庭支持,提高家庭应对疾病能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家庭复原力 乳腺癌 生命质量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氢吗啡酮对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镇痛的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80例,随机均分(n=40)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氢吗啡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镇痛类药物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氢吗啡酮对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镇痛效果、有效率、药物用量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10例疼痛症状轻度缓解,有效率25%;13例疼痛症状中度缓解,有效率32.5%,15例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3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6例疼痛症状轻度缓解,有效率15%,9例疼痛症状中度缓解,有效率22.5%,14例疼痛症状明显缓释,有效率35%,总有效率72.5%(P<0.05),观察组患者由于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根据身体状况,适量使用氢吗啡酮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氢吗啡酮 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 生命质量 影响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应用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术前焦虑及围手术期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以情志护理干预,分析和比较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前焦虑及围手术期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从手术前到麻醉前这一时间段的心率和血压均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术后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应用情志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还可以使患者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情志护理干预措施 甲状腺手术 术前焦虑 围手术期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将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首次诊断为神经内科的患者120例,按照记录的单数与双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压疮,和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安全知识分值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入院2周后以及出院时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教育在护理安全中的作用值得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重视和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门急诊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血液透析中的管理,保障透析患者安全;方法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中监测、透析结束监测四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治疗质量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要求规范性操作,严格监控,确保患者透析质量。结果血液透析的监测在血液净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患者安全,及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参照2006年国际病人安全管理目标(InternationalPatientSaltyGoals)1,我院ICU完善和改进了一系列有关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现将过程汇报如下。最终结论JCI评审标准突出强调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2。通过对《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ICU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防范措施 ICU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94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4小时接受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回访 手术室护理 重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参考的相关文献,对影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以后的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性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管理的效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心内科的患者一百二十例,对其一百二十病患进行分组,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将病患平均分为两组,一个管理组,一个对照组,每组各六十例病患,管理组对其相关的药品使用进行安全管理的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用药护理方式进行处理,最后对两个实验小组内病患身体内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结果管理组内的病患对其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其百分比大大高出了对照组的相关的数据,其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也比较低(P<0.05)。结论心内科的病患在进行护理以及用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取安全的管理办法,以此来提高对病患的治疗程度。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用药管理 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当前精神科安全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症状的控制非常难,患者常出现冲动、伤人、自伤和其他特殊行为,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