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文明的传承和时代气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把人类带进信息化时代,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强力推动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实践的改革。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线下,课程设计思维要灵活,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趋势,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开放式的教学目标;线上,要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及自主学习习惯。

  • 标签: 线下线上 高职院校 微生物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打喉头式”光引导气管插管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将其与传统直插式光引导气管插管法进行比较,对其各自优劣进行评估,为光引导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直插式”光气管插管组(D组)、“打喉头式”光气管插管组(W组)。常规全麻诱导后别采用“直插式”光气管插管法和“打喉头式”光气管插管法,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口唇损伤、牙齿脱落、术后声嘶、咽痛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成功。W组首次插管成功率要高于D组,W组的插管时间也较D组明显减少,术后咽痛等并发症W组亦少于D组。结论采用“打喉头式”光气管插管法将明显减少插管所需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减少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光棒 气管插管 插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扎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调高疗效。方法对226例食管静脉曲张扎术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2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再出血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提高食管静脉曲张扎术后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及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PH串联扎法与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60例中重度混合痔患者(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30例患者应用RPH串联扎法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PPH治疗,对比两组中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12±3.48)min、(5.85±0.61)ml、6.67%,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中重度混合痔患者采取RPH串联扎法、PPH治疗均能取得较类似的效果,但RPH串联扎法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少,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RPH串联套扎法 PPH 中重度 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治疗中X线胸片主要特征与诊断。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50例,对患者X线胸片表现及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Ⅱ型4例、Ⅲ型41例、Ⅳ型5例;双肺发病21例,单侧肺发病29例;渗出性18例,增殖为主要的病变性质5例,部分硬结、纤维化为主要病变性质占9例,混合性为主要的病变性质14例,并发空洞为主要的病变性质4例。结论肺结核X射线检查以其简便易行、快捷、准确性而在发现病变、鉴别诊断及判断疗效、观察病变的演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广泛采用。

  • 标签: 肺结核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经痰查结核菌和临床抗结核治疗后证实为不典型性肺结核的患者,对其X线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检查结果与最终的对比结果进行充分比较。结果患者病变部位右下叶后基底段和右下叶前内基底段的准确率均为75%,患者X线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X线检查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检查中掌握不典型肺结核X线的具体特征表现同时按照不同的征象开展全面客观的分析,可十分有效地减少误诊的发生几率,保证不典型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X线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叶肺结核X线的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证实的60例下叶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及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予以全面分析,概括其X线特征和临床诊断的要点。结果下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性较为明显,且病灶具有显著多样性特征,病灶部位多集中于下叶靠近斜裂的位置,本组患者中初诊的误诊率为50%。结论下叶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具有显著多样性,在临床诊断中,应全面掌握下叶肺结核的X线特征及表现,将X线的临床表现与特点充分结合,此外还应按照医嘱进行复查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疾病的误诊率。

  • 标签: 下肺结核 X线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影像X线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但正确使用影像X线设备,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是确保影像X线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影像X线设备日常使用以及维护。

  • 标签: 影像X线设备 日常使用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湿疹治疗中应用双歧三联菌联合西替利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湿疹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中肠道菌群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湿疹治疗中应用双歧三联菌联合西替利嗪,不仅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而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西替利嗪 小儿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CT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并比较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市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期间进行股骨颈骨折诊断的5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扫描检查,并将其进行对比。结果在X线的扫描检查中,其图像显示检查的横穿股骨颈有细带状影或是线样高密度影,有增厚、翘起的骨皮质,但其骨小梁的结构较为模糊及紊乱。而CT的扫描检查中,其检查显示的图像与X线对比,其图像显示较为清晰,且能清晰看到骨小梁的结构,以及发现患者骨折处的碎片和骨旋转移位的状况等,实验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临床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中,X线摄片诊断是首选检查方法,但其图像只能作出初步诊断。但CT扫描检查不但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且其清晰的影像还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X线 CT 比较
  • 简介:摘要膝骨性关节炎在关节疾病中较为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不仅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同时还会使得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病情严重的可致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临床早期诊断则是实施有效治疗干预的前提,对此应不断地总结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影像诊断方法以及影像表现,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中,虽然可采用的方法较多,但是能够在不同地区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仍然是X线,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膝骨性关节炎X线诊断的评价进展。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X线诊断 评价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中钙化的钼靶X线特点,进一步提高对乳腺钙化的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对106例乳腺钙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样本分为观察(恶性)、对照(良性)两组,根据各自病理的类型归纳出两组钙化灶的不同特点。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钼靶检查中观察和分析乳腺钙化灶的不同的特征,对于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性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钙化灶 形态 数目 密度 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泻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菌散与蒙脱石散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过去我院收治的腹泻疾病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菌散。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腹泻疾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期间仅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5例,差异显著(P<0.05);腹泻疾病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显著(P<0.05);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泻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菌散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用药时间更多,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腹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蒙脱石散 小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歧三联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妊娠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腹泻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双歧三联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三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30%,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双歧三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于治疗妊娠腹泻,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妊娠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菌片在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 小儿 蒙脱石散 双歧三联活菌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射性肠淤张X线诊断对临床价值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反射性肠淤张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X线诊断与临床价值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用X线腹部平面的诊断方法均成功检出,诊断率为100.00%。结论采用X线诊断反射性肠淤张具有突出意义,能够明显提高急腹症的诊断率,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反射性肠淤张 X线诊断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肿瘤患者诊断中X线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36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骨肿瘤患者X线资料进行研究,同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骨肿瘤患者诊断中X线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相对于病理学检查结果,X线检查诊断结果具有88.9%正确率,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X线平片检查能够将骨质破坏基本情况、骨质破坏区直观的显示出来。结论X线影像学检查能够对骨肿瘤和骨质破坏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在基层医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该检查也有一定局限存在,临床进行骨肿瘤诊断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表现,进而促进临床诊断骨肿瘤正确率的提升。

  • 标签: 骨肿瘤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8.7±16.4)岁,共计135例,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的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83%)、(79%、7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块MRI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高于X线钼靶摄影。

  • 标签: 乳腺肿块 MRI X线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X线诊断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18例进行研究,患者全部经实验室检查确诊。针对全部患者进行X线诊断,对X线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和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诊断结果和X线技术诊断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X线技术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X线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