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观察组),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并抽取同期采用23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系统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棒系统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产后阴道炎患者通过乳杆菌菌胶囊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产后阴道炎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通过乳杆菌菌胶囊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培养阳性和阴性结果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之后两组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结论针对产后阴道炎患者通过乳杆菌菌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小,细菌清除率高,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阴道炎 乳杆菌活菌胶囊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在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过程中,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伤患者的数量在逐渐上升,尤其是骨折患者,明显增加。医院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检查时主要采用X线,但是经常会发生漏诊的情况,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本文主要针对骨折X线检查漏诊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改善对策。

  • 标签: 骨折 X线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埋线对便秘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予以埋线治疗,治疗前后予以。结果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埋线疗法对治疗便秘有很好的疗效,对提高便秘患者得生活治量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便秘 埋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固定术治疗胸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1例胸椎结核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固定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术后12至24个月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6%,所有植骨均呈现骨性融合,疗效突出。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Cobbs角在0至14.7度,平均约为6.7度,与术前相比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固定术进行胸椎结核治疗,不仅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椎结核 经前路病灶清除 单钉棒固定术 疗效观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肺结核X线、CT表现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47例肺结核不典型表现的患者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21~47岁,平均29±0.8岁。摄正位胸片26例、侧位12例、CT38例。由2名影像科医师,采取双盲法读片,总结X线、CT表现。结果47例肺结核中支气管内膜结核5例,节段实变型及肺叶型各4例,结节或肿块型12例,粟粒结节状3例、多发结核瘤2例,空洞型4例,下叶结核5例等等。共误诊21例,其中误为肺癌7例,误为炎症2例,1例误诊为转移癌。结论肺结核不典型的X线,CT表现各有特点。部位、形态不典型,影像检查不全面,过分依赖某些征象的诊断价值,忽视临床等为主要误诊原因。

  • 标签: CT X线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气道肠道双重造影检查,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肿瘤部位、大小本组57例患者中有直乙状结肠癌35例,结肠肝曲癌4例,升结肠癌13例,回盲部癌5例。肿瘤最小直径2cm,最大直径9cm;(2)病理分型大体分型浸润型11例,溃疡型10例,浸润溃疡型8例,隆起型28例。组织学分型腺癌46例,黏液细胞癌3例,黏液腺癌8例。(3)X线表现行气钡双重造影时,有19例肠道充盈缺损,肠壁一侧出现不规则类圆形,病变处黏膜破坏,可表现出浅溃疡,一侧肠壁僵硬,不能扩张;本组有14例腔内龛影,龛影大小约为2~3cm,主要位于腔内,且形态多种多样,常可见到“半月征”。透视可见粗大环形黏膜纹。结论X线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X线检查 气道肠道双重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菌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复发率。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近三年收治的140例慢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连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菌治疗,对照组则应用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25.71%)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P<0.05),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应用黄连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菌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较佳且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连素 双歧杆菌 三联活菌 慢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CT、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CT、X线检查,手术治疗后行病理诊断,比较患者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与超声检查在梗阻诊断、梗阻部位、梗阻病因及肠绞窄发生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CT与超声在梗阻诊断、梗阻部位以及肠绞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梗阻病因方面,CT要优于超声(P<0.05)。结论超声、CT、X线3种方法均能对肠梗阻做出良好诊断,但从诊断率、安全性及经济性上考虑,超声检查精度高、安全性好、费用低,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 CT X线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醒脾养儿颗粒搭配酪酸梭菌菌散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6月诊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儿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5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菌散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6%,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儿腹泻症状恢复的好,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X线造影与数字化X线减影诊断,观察与记录不同方法对于骨折的发现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常规X线造影显示骨折92例,而数字化X线减影显示骨折100例,为此数字化X线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X线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减影 肋骨骨折 常规X线造影 显示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央型肺癌患者接受CT扫描和X线胸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对病变部位的显示清晰度。结果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91.8%,远高于X线胸片检查的64.5%;CT扫描对于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显示清晰度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两种诊断方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扫描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病变部位,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中央型肺癌 CT扫描 X线胸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独使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使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菌同时治疗,经过半个月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2.00%,观察组复发率仅为2.00%(P<0.05)。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美沙拉秦 双歧三联活菌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髓芯减压加钽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临床随机分组,护理A组30例和护理B组50例。结果护理B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发生率均低于护理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X线平片在腰椎滑脱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腰椎滑脱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滑脱相关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诊断,比较所有患者X线与手术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诊断为假性滑脱患者21例(58.33%),诊断为真性滑脱患者15例(41.67%),诊断为真性滑脱的患者中双侧峡部裂27.78%,右侧峡部裂11.11%,左侧峡部裂2.78%。滑脱部位第一腰椎滑脱5.56%,第二腰椎滑脱16.67%,第三腰椎滑脱13.89%,第四腰椎滑脱30.56%,第五腰椎滑脱33.33%;滑脱程度I度滑脱63.89%,Ⅱ度滑脱36.11%。手术诊断为假性滑脱52.78%,诊断为真性滑脱47.22%。X线平片检查与手术结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X线诊断峡部裂、滑脱部位、滑脱程度与手术诊断完全一致。X线误诊率为5.56%。结论X线平片可准确诊断腰椎滑脱,明确椎弓峡部裂、滑脱部位、滑脱程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X线 腰椎滑脱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采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确诊病例的有28例,准确率达到87.5%,且所有的影像资料均能够清洗全面的显示出患者的乳腺征象。结论临床诊断乳腺癌,利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能够清晰全面的显示乳腺癌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计算机X线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对脊柱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运用CT扫描与X线平片,分析其检查效果。结果诊断符合率上,CT组为97.5%,X线组为82.5%,P<0.05。结论临床诊断上,CT检查的准确性更高,有利于对于复杂隐匿性脊柱骨折的诊断,有利于临床确诊、治疗和恢复情况的观察,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体层摄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0例,均进行X线、CT、MRI影像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CT和MRI影像诊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5.2%、67.6%和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最高,CT次之,X线敏感性最差,因此,MRI是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佳的诊断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X线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诊断为乳腺癌的96例住院患者的钼靶影像作回顾性分析,对比病理诊断结果与钼靶诊断结果,评价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应用效果。结果使用医生工作站高分辨竖屏显示器观察图像。96例经全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为乳腺癌的住院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92例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为95.83%,病理结果不符的有4例,在影像诊断正确的92例乳腺癌患者中,边缘不清短毛刺改变67例(70%);内有沙粒样钙化50例(52%);乳头凹陷18例(19%);结构紊乱12例(13%)。结论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的乳腺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全数字化 钼靶X线摄影 乳腺癌 诊断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87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组采用切开引流挂线术。对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率以及肛瘘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有治愈率高、恢复快、复发率低及不易形成肛瘘等优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肛周脓肿 引流术 切开引流挂线术 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