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活动在提高监护仪报警设置正确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品管圈,开展QCC活动,运用品管圈的手法在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目标、对策拟定、提高监护仪报警设置正确。结果监护仪报警设置正确明显提高,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结论QCC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监护仪报警设置的正确,并且持续改进,提高了团队合作和质量管理能力,确保病人及医疗护理的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心电监护仪 报警设置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压疮Braden评分的正确。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4年6—7月住院患者Braden评分的正确进行调查,针对评分正确低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再次调查2014年8—10月住院患者Braden评分的正确,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Braden评分正确由38.35%提高到82.3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提高了Braden评分的正确,更好的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压疮 Braden评分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案改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86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案改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良肢位摆放正确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良肢位摆放正确、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案改善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专案改善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正确留取痰标本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留取痰标本的正确明显提高。方法2015年1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5年1月12日—2月8日留取痰标本的正确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5年3月26日—5月31日留取痰标本的正确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取痰标本的正确由改善前期的0.5%提高至改善后的51.1%;在改善后维持期,提高至52.5.%,目标达标93.3%,进步104%。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呼吸科留取痰标本的正确,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重新制订科室痰标本留取相关培训流程,提升了护理内涵;同时,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加了呼吸科团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 标签: 品管圈 呼吸科 痰标本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正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骨科建立“疼痛关爱病房”以来发现护士对疼痛评分正确低的问题,于2017年7月开展以“提高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正确”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等对护士及患者两大方面因素加以改善。结果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正确由改善前的69.04%%提高到改善后的89.83%。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骨科护士对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的正确,规范疼痛评分流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提升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质量,同时也提高团队的凝集力。

  • 标签: 品管圈 疼痛评分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中心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品管圈实施之前收治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品管圈实施后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良肢体位摆放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良肢体位摆放正确及护理满意。结果品管圈实施前良肢体位摆放正解为70.48%,实施后正确为9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4,P<0.05);品管圈实施后护理满意达到95.00%,较实施前的74.29%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正确,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心外ICU护士在心脏术后患者未能正确泵入血管活性药的原因。探讨应用品管圈(QCC)提高其正确执行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护士在心脏术后患者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正确执行为选题,采用头脑风暴及柏拉图等科学方法,分析实施前后正确执行的变化。结果通过QCC的应用,执行率由实施品管圈前的56.1%提高到实施后的91.7%。同时圈员的工作积极性、成就感、凝聚力、改善意识、综合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8项能力得到了提升。结论QCC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心外ICU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改善护理质量,减少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加了科室成员的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及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血管活性药物 心脏术后 正确执行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报警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护士为住院患者开通静脉后,检查输液管无气泡,将输液管卡入输液报警器左侧卡槽,按下开关,在听到“嘀”声后即可开始使用,输液滴完后会自动报警。结果报警100%结论输液报警器操作简单、价廉实用,是临床输液的好帮手。

  • 标签: 输液报警器 护理应用
  • 简介: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为某些利用就业欺骗大学生的单位提供了土壤。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可是他们却屡屡中招,这不仅仅是因为就业客观形势严峻。还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 标签: 心态 求职 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形势严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过正确处理腹腔镜器械的经验探索,在此以3500套腹腔镜器械为例阐述一下,对腹腔镜器械处理取得的显著成果。

  • 标签: 腹腔镜器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脂异常症(dyslipidemia),即高脂血症,作为较常见的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脂肪肝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AS和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血脂异常的正确处理方法,以期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血脂异常 冠心病 正确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2009年12月在我站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者138例,均为前次置器有不良反应者,于月经干净后1~3d或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结果经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低。带器妊娠为0,自然脱环2例。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低,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 标签: 吉妮宫内节育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肺炎的临床正确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实施全面综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对患儿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总结正确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患儿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及总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更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正确护理方法 体会
  • 简介:摘要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为了病人用药更加安全、合理和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药物配置从分散转入洁净条件下(GMP标准)的配送中心集中配置是非常必要的。而有力的基础力量支持、正确的岗前培训及组织人员管理体制、合理的配送流程及有效的监管手段等是配送中心能够得以正确、高效运营的必备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顺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我院科室收集我科室的孕妇共200例进行研究,她们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为27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结果通产妇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顺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结论对产妇积极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出血,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规划化服务 全程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剂的情况。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了解正确使用吸入剂的情况。结果经过正确示范组85%能正确使用,而对照组只有10%能正确使用。结论老年患者对正确使用吸入剂方法和知识掌握不足接受能力差,应做好患者应用吸入剂药物知识健康教育,使患者规范正确地使用药物,达到良好的治疗、控制效果,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呼吸内科 吸入剂的指导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