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为依据,从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的有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职高专 传染病学 教学现状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胆汁中细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00例患者,术中提取胆囊中胆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29例患者检出细菌,均是非重复分离菌,阳性检出率为25.8%(129/500),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与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0.4%、29.5%、10.1%;分离菌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者52例;药敏试验结果提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率相对较高。结论诱发胆道感染的细菌多样且复杂,临床应结合细菌耐药性,选择安全、低价的抗生素。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汁 细菌学分析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感染的血清流行病情况。方法选择保定市中心血站2017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14日完成HTLV-Ⅰ检测的血液样本4959份进行研究,所有血液样本均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检测,初筛经双孔试验确认为HTLV-Ⅰ阳性者进一步予以免疫印迹法(WB)确证,同时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地区、职业分组间HTLV-Ⅰ血清流行病情况。结果本次4959份血液样本经ELISA初筛检出HTLV-Ⅰ阳性11份,检出率为0.22%,进一步经WB确证有反应性1份,HTLV-Ⅰ阳性检出率为0.02%;在性别上、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间HTLV-Ⅰ检出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定市地区HTLV-Ⅰ感染率较低,血清流行病并不明显,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之间差异不明显,还有待在以后大样本中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HDN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病人的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264例ABO-HDN患儿中,溶血三项试验结果以放散实验和游离抗体实验两者均阳性占67.2%,放散试验阳性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占11.2%,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预测HDN常规产检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作为预测HDN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HDN最有力的证据,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HDN诊断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水痘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成人较少发病,但成人发病症状会明显比儿童严重。水痘患者以发热、皮肤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痂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并且以胸、腹、背部位为主要发生区域,较少出现在四肢部位。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水痘患者作为传染源具有唯一性,易感儿的发病率在95.0%以上,因此加强对输入性水痘的控制和科学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即以某次输入性水痘事件为例,就其流行病调查和消毒处置,发表几点看法。

  • 标签: 输入性水痘 流行病学调查 消毒处置
  • 简介:摘要探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回顾性分析3例组织证实为骨LCH典型病例的临床影像资料,对照,鉴别诊断。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CT平扫和MRI磁共振扫描。

  • 标签: 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 MRI CT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应用于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调研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择期实施切除卵巢肿瘤的86例患者,留取肿瘤标本,术中分别进行冷切片检查及细胞涂片检查,分析各检查的准确性及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进行分类病理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冷切片检查分类病理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检查卵巢肿瘤有较好的诊断意义,病理医师熟练掌握肿瘤细胞特点及特征,可迅速诊断切片性质,提高术中病理诊断明确率。

  • 标签: 冷切片 细胞学涂片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CR与血清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68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PCR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Ⅰ组,应用血清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Ⅱ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结果综合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疑似病例中共有566例被确诊为儿童EB病毒(EBV)感染;Ⅰ组(全血EBV-DNA)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达到85.68%(485/566),远高于Ⅱ组的43.64%(347/56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PCR(全血EBV-DNA)检测技术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PCR 血清学检测 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中药通脑汤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的血液流变变化。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施治疗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维脑路通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拟通脑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患者为93.33%(28/30),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高切、低切、血液粘度等指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自拟中药通脑汤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中药通脑汤 缺血性中风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人工气道是危重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措施,在构建人工气道后,护理人员需做好湿护理,以避免各种感染、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以一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的人工气道湿护理为例,分析具体的护理方法与护理体会。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护理 呼吸衰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介绍了集束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研究和具体应用情况,概述了血液透析护理中构建集束的具体方法,为集束护理在临床血液透析中的实施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通过文献分析,表明集束方法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护理水平,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指出了后期研究应就集束护理策略中的具体手段(单项护理单元)及其护理效果的多元化分析进行深入探讨。综述助力科学的护理策略转化为具体的临床实践,从而促进护理方案的优化。

  • 标签: 血液透析 集束化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并分析甲状腺手术护理中个性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将同期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研究组,给予实施个性护理;对比分析实施常规护理与个性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评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护理中个性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个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人类社会迎来了人工智能的革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也是极为巨大的。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对它在医疗领域现在及将来的应用作了简单的陈述及前瞻。

  • 标签: 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工作岗位种类繁多,班次繁杂,手工考勤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实现网络管理势在必行。我院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考勤信息上报系统,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共享。

  • 标签: 医院管理 考勤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规范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医院2016—2018年270例规范护士分为观察组(140倒)和对照组(130倒),观察组按照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照组按常规模式教学进行。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和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程序模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护理教学的效果。

  • 标签: 护理程序 规范化 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性管理理论,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常规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分别是79.31%(23例)、93.10%(27例),患者满意度分别是82.76%(24例)、96.55%(28例),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管理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效果,使得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理论 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探讨人性服务在健康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应用。通过改善人性体检环境、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制定体检套餐、优化体检流程,使健康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提高了体检服务质量。

  • 标签: 健康体检 人性化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集束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入选实验的对象均来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8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人员的入选时间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分别由44人组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早期集束治疗,比较其病死率、存活率等各县信息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8天的住院治疗,实验组中,9人病死,概率为20.45%;对照组中,20人病死,概率为45.45%,其比较结果有差异性,P<0.05。经过研究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AP、CVP、ScvO2分别为(14.7±1.5)分、(8.72±0.83)kPa、(1.07±0.14)kPa、(72.6±8.3)%;对照组分别为(18.3±2.1)分、(8.22±0.82)kPa、(0.97±0.16)kPa、(64.3±9.1)%,其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期间,使用早期集束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还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应推广临床使用范围。

  • 标签: 早期集束化 感染性休克 致死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的导向,并为之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7年1月自动门诊药房正式投入使用,将使用前的6个月(2016年7月至12月)的药房运营情况作为对照组,而将自动药房投入使用后的第7个月至第12个月(2017年7月至12月)的药房运营情况作为实验组。结果门诊自动药房投入使用后,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自动门诊药房投入使用能大大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药房 自动化 药品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疼痛护理对缓解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诊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观察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8例,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P<0.05。结论个性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肾结石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肾结石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