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翻身在难治性褥疮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例褥疮患者,共计21处褥疮,在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控制血糖、应用敏感抗生素、外科治疗)的基础上,睡翻身,每2~4小时定期被动翻身,避免局部受压。结果11例患者21处褥疮均愈合,且未复发,无新发褥疮。结论翻身在难治性褥疮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难治性褥疮 翻身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跌倒坠分析表在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患者入院或转入24h及时对照评估表进行评估及跟踪评估,根据结果采取不同的方法防范跌倒坠的发生。结果大幅度减少了意外跌倒坠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放化疗患者 跌倒坠床风险 评估表 预防
  • 简介:摘要住院患者跌倒坠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力因素、心理因素。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患者跌倒坠,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跌倒 坠床 相关因素 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旁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500对母婴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母婴旁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操作及疾病教育由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调查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旁护理能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促进产妇和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住院患者坠/跌倒预防工作中,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全年发生坠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对所选取的54例患者接受风险管理后的情况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接受风险管理后发生坠的例数,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的54例患者在接受风险管理后,仅有1例发生坠、1例发生跌倒,坠/跌倒的发生率为3.7%。结论在住院患者坠/跌倒预防工作中,风险管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面积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住院患者 坠床 跌倒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气垫在ICU患者褥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份-2016年3月份收治的ICU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普通,实验组予以气垫。汇总两组患者的褥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肤潮湿感、I期压疮发生率依次为7.5%和5%,跟对照组的对应指标数据相比满足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跟对照组的对应指标数据相比满足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褥疮患者予以气垫,能够减少褥疮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气垫床 ICU 褥疮
  • 简介:摘要总结2014年55例住院患者跌倒、坠护理不良事件报表,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术作为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越来越精密化,应用方式越来越自动化,进而,则对手术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很多基层医院在手术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影响了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间接加大了管理难度。对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基层医院手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策略,旨在为基层医院加强手术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床 医疗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整体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接受母婴旁护理模式之后,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和产科知识教育,以及产妇、新生儿专业护理技能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谈急危重症病人在床旁行胃镜检查治疗过程中护理体会。方法将胃镜检查仪器设备、治疗配件搬运至病人旁。结果经口胃镜下直视钳夹置入鼻-空肠营养57例,置管成功率是96.49%,2例因消化道狭窄、幽门梗阻、胃潴留无法进镜置管失败,55例均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以病人为中心,及时有效的救治病人,内镜治疗可做到精准定位,多元化止血,危重症患者进行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营养效果显著,也受到家属及患者的接受与好评。

  • 标签: 急危重症 床旁胃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产褥期管理中应用旁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接收的124例产妇纳入此次研究中,依照住院卡单双号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62例;在产褥期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探究组采取旁护理新模式,评估两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调查,探究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应用旁护理新模式,有助于产妇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母婴护理知识与技能,并能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床旁护理新模式 产褥期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流对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40例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分成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所有患者均施以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病床,观察组应用层流;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0.00%、95.00%,对照组分别为70.00%、70.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对减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疗 粒细胞缺乏症 康复护理 层流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旁血滤治疗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旁血滤治疗的肾衰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系统化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旁血滤治疗肾衰合并心衰中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床旁血滤 肾衰 心衰 系统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跌倒坠风险评估单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指导患者进行跌倒坠风险评估单的填写和评估,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宣教,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的例数以及原因。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坠事件2例,发生率为3.3%,观察组患者无跌倒坠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跌倒坠风险评估单在老年患者入院时进行填写和评估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坠率,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单 老年住院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产妇分娩后母婴护理方法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30例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产妇进行研究,所有产妇顺利分娩后给予常规母婴护理,之后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产妇再次使用母婴旁护理,记录、对比两组产妇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观察组产妇经过母婴常规+旁护理模式干预,全部产妇对护理内容满意,该组大部分产妇已经熟练掌握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抚触等护理方法,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好,可以加强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亲密度,产妇可以尽快掌握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熟练运用护理方法护理新生儿。

  • 标签: 产科 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提高晨间扫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名为“古藤圈”,针对晨间扫存在较多问题,将提高晨间扫合格率作为本年度品管圈主题,制定了质控表格,进行为期一个月数据收集,而后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成果收集与呈现,并对前后数据进行比较总结。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开展,提高了晨间扫的合格率,提高了护理部质控合格率,增进患者舒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让护理人员以主人翁的形象参与护理管理,更加积极参与护理活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 晨间扫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产科护理效果的影响。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婴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母婴旁护理模式)63例和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6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护理体验,其护理满意率(93.7%)高于对照组(78.7%)。观察组产妇对于育婴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相对更高,其优良率(96.8%)高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其对于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