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丸治疗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例数分别为31例、27例,见效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丸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龙胆泻肝丸
  • 简介:摘要作者采用中药方剂龙胆汤加减治疗脂肪的45例病人,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施治,经过8~20次的治疗,治愈者39例,好转者6例,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脂肪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湿热蕴肤型湿疹采用龙胆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湿热蕴肤型湿疹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扑尔敏与外用曲咪新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龙胆汤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0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9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湿热蕴肤型湿疹采用龙胆汤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湿热蕴肤型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龙胆汤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88例外阴瘙痒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基于发病机理选取相关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龙胆汤内服以及外熏治疗方式,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西药,龙胆汤内服以及外熏治疗外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更明显,复发率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外阴部瘙痒症 龙胆泻肝汤 临床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对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70只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5眼)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龙胆汤加减,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8.75%,对照组复发率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在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聚星障 龙胆泻肝汤 肝胆湿热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加减龙胆汤联合中药熏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予以对照组西医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加减龙胆汤联合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获得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加减龙胆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配合西医治疗,提升临床效果,可根据患者治疗需求进行应用。

  • 标签: 加减龙胆泻肝汤 中药熏洗 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黄止痒搽剂与龙胆汤加减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43例带状疱疹患者给予炉甘石洗剂与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治疗,研究组43例带状疱疹患者给予三黄止痒搽剂与龙胆汤加减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43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止痒搽剂与龙胆汤加减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三黄止痒搽剂 龙胆泻肝汤 带状孢疹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龙胆汤配西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60例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龙胆汤、西药联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治疗中,可采用龙胆汤、西药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流行性腮腺炎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我院2017年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龙胆汤加减联合刺络拔罐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疱、结痂、止痛和疱疹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龙胆汤加减联合刺络拔罐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带状疱疹 龙胆泻肝汤 刺络拔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龙胆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带状疱疹而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治疗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止痛、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的基础上加用加减龙胆汤口服配合外用黄连膏,观察其止疱、结痂、止痛、皮损、遗留神经痛状况,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1.9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显著差异(0<0.01),治疗组遗留神经痛例数与对照组例数统计上有差异(0<0.05);结论加减龙胆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疗效好。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热毒壅盛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养、清、温法对于肝硬化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5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把这15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78例患者主要服用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并发症、保和抗纤维化的药物,观察组的7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并辅以养、清、温法治疗,经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在腹水及水肿检查、肝功能检查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养、清、温法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恢复能够起到行之有效的功效,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 标签: 肝硬化 养肝 清肝 泻肝 温肝法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恩替卡韦联合)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恩替卡韦)。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纤维化指标。(2)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功能。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纤维化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纤维化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肝脏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肝脏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可以有效阻断和延缓乙肝纤维化的进展,对改善肝功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苏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要方对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西医对照的优势。方法将辨证为郁脾虚型腹泻的患者60例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要方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谷维素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占36.67%,显效9例,占40%,总有效率达到96.67%;与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76.67%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加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以及镇痛、降低肠道敏感性、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腹泻 肝郁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