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烯磷脂胆碱合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在戊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戊型肝炎患者的97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51),对照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肝功能指标(ALT、AST与TBi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戊型肝炎的治疗中,采用多烯磷脂胆碱合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还原性谷胱甘肽。

  • 标签: 戊型肝炎 还原性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治疗小儿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溴敌隆中毒小儿19例随机分成GSH组11例和对照组8例,均给予维生素k1等常规治疗,GSH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GS100ml+GSH0.3g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分别对比用药后的出血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周末出血现象明显好转、凝血功能PT、INR、APTT、TT、FIB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但GSH组较对照组出血症状消失更为明显(P<0.05),PT、INR、APTT、TT、FIB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GSH辅助治疗小儿溴敌隆中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溴敌隆中毒 辅助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具有抗氧化、解毒、保护肝细胞、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重要功能,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食品领域。其在生产中易被氧化成GSSG而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重点是控制有关物质及残留溶剂及主药的含量。

  • 标签: GSH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胧甘肤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6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还原型谷胧甘肤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实验组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胧甘肤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还原型谷胧甘肤 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以市场上易得的2,3-吡嗪二羧酸酐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环合制得6-(5-氯-2-吡啶基)-5,7-二氧-5,6-二氢吡咯并3,4-b吡嗪(Ⅰ),后经在强极性溶剂中还原,再经多步后处理制得浅黄色粗品,用80%乙醇的水溶液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该合成路线条件缓和、收率较高。

  • 标签: 镇静药 环合 还原 重结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与护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促进肝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病毒性肝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角膜炎(浅层病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共137眼)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51例(共74眼)研究组以及42例(共63眼)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8%)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1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在眼角膜(浅层病毒性)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角膜炎(浅层病毒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甲硫氨酸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联合护肝片,均每天1次,4周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肝功能及B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ALT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积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甲硫氨酸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NAFLD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脏B超积分。

  • 标签: 脂肪肝 甲硫氨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妇产科护理学》异位妊娠病例讨论教学中运用PBL结合病例还原法的教学效果。方法按照PBL的教育模式将异位妊娠病例讨论以教师提出病人主诉→学生对照书本查阅相关疾病知识→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总结的方法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轴。授课之前,先告之学生课堂中的角色从学生转变为医务人员,将病例还原到患者就诊时的状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临床实践机会,系统的为学生提供护理程序在工作中应用的机会。并在课后让学生对课堂效果及自我知识累及、掌握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结合病例还原法在异位妊娠病例讨论中应用,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是真正参与到病例中,并且以此为中心,在进行鉴别诊断讨论时,系统的回顾了《妇产科护理学》的相关疾病知识,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BL 病例还原法 妇产科护理学 异位妊娠 病例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肾炎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为复方肾炎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组,B组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肾炎片3片,3次/日、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00mg,3次/日,14d为1个疗程,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00mg,3次/日,14d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1h尿红细胞排泄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UN和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1h尿红细胞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P<0.01),B组(P<0.05),A组优于B组。结论复方肾炎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 标签: 复方肾炎片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癌症组),45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及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TR指数进行测定,并做出分析。结果癌症组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t=8.863,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48,P<0.01);良性病变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17.5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中不同级别间表达比较及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间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通过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指数进行准确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并监测病情变化。

  • 标签: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型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内科2011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利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还原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前者较后者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药物性肝炎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炎 门冬氨酸钾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定尿镉的最佳分析方法。方法尿样经微波消解后,导入原子化器中,原子化以后,228.8nm波长,其吸光值在一定范围内与镉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在最佳条件下镉的最低检出限(3s/k)为0.25μg/L,相对标准偏差(n=7)为1.44%。应用此法测定尿镉,加标回收率在93.8%~97.7%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干扰少、污染小、灵敏度高等优点。

  • 标签: 尿镉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石墨消解-石墨原子吸收法测定面粉中铅和镉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石墨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经氘灯校正背景,利用石墨原子吸收法对样品中铅、镉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石墨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减少了消化过程中元素的损失,其回收率分别在90.5%~105.4%和91.2%~103.7%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4.4%,检出限分别为6.5×10-3mg/kg和7×10-5mg/kg。结论具有快速、灵敏、稳定、准确等优点,适于面粉中铅、镉的分析测定。

  • 标签: 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面粉铅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5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肝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纤维化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可改善肝功能,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型谷胱甘肽 酒精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比亚芬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我院2006年12月15日至2014年12月15日收治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3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支持治疗,进食高蛋白无渣饮食,积极防治便秘,保持大便通畅。1次/d,10为1个疗程。使用比亚芬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的治方式,对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比亚芬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直肠炎 比亚芬 还原型谷胱甘肽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7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TBIL(总胆红素)以及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治疗,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ALT和AST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出血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中对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计60例展开回顾分析,60例患者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用药方案为七叶皂苷钠,观察组患者联合用药还原型谷胱甘肽。为期1周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整体有效率则为66.67%(20/30),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七叶皂苷钠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显著,较单纯用药疗效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七叶皂苷钠 还原型谷胱甘肽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