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D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9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PCD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CDA循环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PCDA循环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并发症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患者4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优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5.45%;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TH、β2-M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TH、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

  • 标签: 优化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方案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透析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透析以后肾功能等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透析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54例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7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结果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液量显著减少、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显著缩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4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术者共60例,以抽取红黄球方式分组,红球为研究组,黄球为对照组,每组例数为30例,研究组给予非体外循环,对照组给予体外循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绪角色、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结果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35.69min±26.92min<291.64min±26.33min;419.38ml±106.39ml<691.64ml±116.22ml;12.64d±3.21d<19.62d±2.09d;2.60d±0.88d<4.29d±0.75d;14.98d±3.64d<22.61d±2.18d);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13.33%<36.67%);生活治疗总平均分高于对照组(89.64±4.69>72.60±3.54)分,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心脏搭桥术患者应用体外循环不仅利于降低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更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2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121例、对照组121例,分别实施可调钠透析模式、普通透析模式,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8.26%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透析后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可调钠透析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不同血液透析模式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中 血压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仅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的单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的结合治疗,之后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血液灌流以及血液滤过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急性百草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了2016年9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了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42例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采取双盲法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仅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的单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的结合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之间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以及治疗后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组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血液灌流以及血液滤过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急性百草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为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抑酸剂等内科保守治疗,同时加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血液灌流,先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CRP、TNF-a及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TNF-a及C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部症状好转时间、血液净化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20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抽签划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尿毒症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舒适护理治疗,比较两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对照组对比(14.87±3.88VS20.50±4.25)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毒症患者食欲不振改善、皮肤瘙痒缓解以及骨痛症状减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平稳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舒适护理治疗,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改善睡眠和食欲。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接受的84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组,分别是A组和B组,分别进行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血磷、甲状腺旁腺激素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整体优势明显,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营养不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甲组接受HD,乙组接受HFHD,丙组接受HD+HP,丁组接受HD+HDF,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在肾性骨病相关因素上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甲组与乙、丙、丁组相比,在肾性骨病相关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单纯使用HD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与HD+HP、HD+HDF两种血液净化方案相比,采取HFHD,有无需血液灌流器与置换液的优势。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相关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并且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照,对照两组患者的PTH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患者结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式,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结合舒适护理,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不同血管通路透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研究组接受导管血液透析。结果研究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率,左心室肥厚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因血管事件病死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H、SBP、DBP、血钙是预后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管血液透析治疗法,对心功能影响,比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方法小,血透治疗中,应当加强血钙、血压、PTH水平干预,以改善预后。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心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HIV合并尿毒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血透室收治的HIV合并尿毒症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0天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患者治疗前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睡眠潜伏期、催眠药物、习惯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后,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改善HIV合并尿毒症患者睡眠障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HIV 尿毒症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于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于本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接收的慢性尿毒症患者中选取7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以及、磷、血压达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治疗后Hb水平较对照组高且Scr、PTH、BUN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钙、磷、血压达标率较对照组高;两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效果确切,且较常规血液透析效果好。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预后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血液透析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复合透析组则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尿量、超敏C反应蛋白;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合透析组疗效、透析并发症、肾功能、尿量、超敏C反应蛋白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显著(P<0.05)。复合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好,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液透析治疗 应用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功能衰竭接受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患者采取HDF相关护理效果。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120例患者,全部接受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给予有效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好转。结论针对肾功能衰竭接受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患者采取HDF相关护理能够获得更好效果。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高流量血液滤过 HDF相关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一般都存在着焦虑、抑郁、孤独感、被动依赖、主观感觉异常、少数敌对、不合作等心理和行为1,而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抑郁、焦虑。透析早期心理问题以怀疑、焦虑、不合作为主,而抑郁情绪存在于透析的各个阶段。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活动,使其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血液透析观念。

  • 标签: 抑郁 经济因素 亲和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