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工洗手依从性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本市二所二甲医院的50名护工洗手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护工洗手依从性平均为34.2%。结论护工洗手依从性的原因为知识缺乏,习惯,体制不健全,待遇差等,管理层应采取对策。

  • 标签: 护工 洗手依从性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配药内干预中的实践效果。方法自2014年起在我院门诊药房内实施微管理模式,以平行法进行现场抽样调查,将配药处方量、内发生率等指标与2013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结果较2013年而言,我院门诊药房在实施微管理模式后5~6月份的总配药处方量同期增长了20.1%,而内发生率由0.68%下降至0.21%。结论门诊药房实施微管理模式可使得处方调配量明显上升,并降低内发生率,可对本次微管理模式的作用进行肯定。

  • 标签: 微管理模式 门诊药房 配药内差 干预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氮所致晕厥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氯氮治疗中出现晕厥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研究组160例发生晕厥5例(3.1%),对照组180例发生晕厥29例(16.1%),两组发生晕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氮治疗患者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采用警示标识加强护理管理,集中看护,安全用药,能够更好地控制氯氮所致晕厥的发生,确保病员的安全。

  • 标签: 氯氮平 晕厥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其氧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意识清楚、表达清晰需长期氧疗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氧疗依从性。结果患者氧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氧疗知识的缺乏、吸氧对活动、睡眠的影响、长期吸氧所带来的不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而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其氧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氧饱和浓度为(99.3±0.5)%,优于对照组氧饱和浓度为(93.4±1.8)%(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过提高心内科患者氧疗的依从性,保证心肌的供氧。

  • 标签: 心内科 氧疗 依从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27例首诊被误诊;误诊为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各6例,血管神经性头痛5例,病毒性脑炎3例,酒精中毒、癫痫、糖尿病昏迷各2例,冠心病心绞痛1例。结论该病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误诊。故临床上要重视病家的每一点陈述,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作必要的特殊检查。对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宜早行头颅CT及腰穿检查。

  • 标签: 出血 蛛网膜下腔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楂曲胃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楂曲胃合剂中得厚朴、苍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进样量在12.4~1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RSD为1.73%(n=5)。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有效控制楂曲胃合剂的质量。

  • 标签: 楂曲平胃合剂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橙皮苷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共7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胃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纯的胃穿孔修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时,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穿孔修补 胃切除
  • 简介:摘要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该病使患儿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现象,并伴随有拒乳、吐奶、哭闹、发热、抽搐甚至嗜睡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多采用蓝光照射疗法,如果结合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前牙龈冠折正畸牵引后烤瓷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且均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20例患牙,在其断端粘接舌侧扣,并在两侧各延伸2~3颗基牙,其上粘接方丝弓托槽。0.016镍钛圆丝穿入托槽槽沟,用0.2毫米结扎丝固定。舌侧扣与弓丝间用0.25毫米结扎丝轻力结扎牵引,每周复诊加力一次,持续一月。结果所有患牙断端均牵引高出龈缘2~3毫米,观察3个月,根周情况稳定后行桩冠修复。半年后复诊,无异常情况出现,患者满意。结论上前牙龈冠折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效果良好,临床实践操作中可行。

  • 标签: 冠折 正畸 牵引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米氮,对照组用阿米替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6、8周末,进行HAMD、TESS、ADL评分。结果两组显效率、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2周末HAMD、治疗各期TESS评分、治疗前后和治疗后2、4、6、8周末ADL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米氮较快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并促进其肢体功能有效康复。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综合干预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外伤诊断中X线片与胸部CT对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随机抽取40例,分析临床资料,并观察其进行的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的比较。结果在对骨折的检查中,X线片与CT相比,检出率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气胸或血胸以及心包损伤和肺挫伤的检查中,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相比CT,在对骨折的诊断中较为经济实用,但对于某些特殊损伤如气胸或血胸,肺挫伤,心包损伤等,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胸部外伤 X线平片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喜炎平和抗生素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5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均27例,常规组单独应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用药中成药喜炎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2%,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在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中成药喜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的治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喜炎平 肺炎 抗生素
  • 简介:摘要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临床较为常见,X线片诊断中经常与肺部一些弥漫性病变相混淆。本文报告28例,讨论了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主要表现,以及与矽肺、粟粒性肺炎等肺部弥漫性病变的X片的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络导治疗仪是近些年来骨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依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并且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而研制出的中医现代化治疗设备。其通过超强刺激、超导激活,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治愈疾病。临床上运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报道较多,且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经络导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经络导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及X线片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与效果。方法收集符合2013年9月~2015年1月时间段要求,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共计5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50例患者均在收治后24h内分别应用X线片方法以及CT方法进行检查诊断。以手术证实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不同诊断方法下,肺损伤、骨折、以及血气胸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T组肺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3.75%(15/16),明显高于X线片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组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3.33%(14/15),明显高于CT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组血气胸诊断准确率为94.74%(18/19),明显高于X线片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CT方法与X线片方法各有优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胸部外伤 诊断 CT X线平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在治疗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机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将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奥氮治疗。分别在治疗2个月,6个月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PANSS,BPRS等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BPR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有一定的降低;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BPRS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在治疗精神病性障碍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病性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扫在急、慢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23例进行研究,分析CT扫在急、慢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23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19例通过手术证实,占82.61%,其中,16例同CT诊断结果完全吻合,2例诊断过度,1例诊断不足;另外4例患者采用大剂量抗生素进行保守治疗后3—5天出院,占17.39%。其总敏感性为100.00%,准确率为92.31%。结论在急、慢性阑尾炎疾病诊断中CT扫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有效提高急、慢性阑尾炎疾病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CT平扫 慢性阑尾炎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辅助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39例急性躁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喹硫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本组治疗,观察发现,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多在患者可耐受程度内,不影响治疗。结论采用喹硫辅助a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其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钠 急性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对抑郁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同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77.5%)显著高于对照组(4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对照组(2.5%)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对抑郁症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无增加,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奥氮平 氟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