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即采取我院2014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3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头罩给氧,对观察组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气血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气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 新生儿呼吸窘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对防城区区直幼儿园4-5岁儿童采取氟化泡沫护齿防龋,每年2次,每次1~4分钟。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于2004年和2005年新龋发生率分别为3.95%和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54%5.24%,P<0.01。结论氟化泡沫护齿能使儿童龋齿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发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我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结论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患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防城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

  • 标签: 氟化泡沫 乳牙 龋病预防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从1998年的15.3%到2012年的28.3%,中国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部分疫情高发地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40%。”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关注妇女与艾滋病主题研讨会上,联合国妇女署驻华办公室主任汤竹丽介绍,女性感染者中25%是配偶间传播,配偶及固定性伴正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气泡更换膨宫液和传统更换膨宫液相比,在宫腔镜手术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1月份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2组,8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更换膨宫液的患者为A组,80例采用无气泡更换膨宫液的方法进行更换膨宫液的患者为B组。计算更换膨宫液用时。结果A组患者中有65例顺利进入宫腔,耗时平均56.5±36.4秒,B组患者中有63例顺利进入宫腔,手术医生均无需撤出宫腔内的电切镜,可以不间断进行手术,无需浪费手术时间,但有5例由于操作者技术生疏,导致产生气泡,排尽气泡再次进行手术。两组耗时对照P<0.01。结论无气泡更换膨宫液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医生反复进入宫腔进行膨宫的操作;尤其对于宫颈口较紧、宫腔位置前倾或后屈等进入宫腔较难的手术以及宫腔有进行性出血需急需止血的手术较为适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膨宫液 无气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在不同空气湿度下采用三氧消毒机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应用空气平板沉降法微生物采样,在相对湿度>70﹪和<50﹪两种条件下,观察其消毒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对三氧消毒机杀菌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无明显影响,但在停机后,相对湿度高>70﹪,细菌数回升慢,保持效果稍好;相对湿度<50﹪、空气中菌数回升快。结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湿度监测尤为重要,每天至少消毒两次。

  • 标签: 三氧消毒机 空气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泡沫床垫对压疮高危患者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压疮高危患者3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53例,观察组使用高泡沫床垫,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预防压疮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翻身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高弹泡沫床垫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泡沫床垫 高危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评价两组患儿注入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中的应用从提高抢救率、减少药物浪费、避免院内感染、降低经济成本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对PS注射患儿积极有效抢救,提高抢救率,减少药物浪费,优化操作流程,避免院内感染,降低经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留置气泡注射技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过程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的成效。方法以288例2011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加药物疗法)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了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每组人数分别为140例和14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死亡率、气管插管率、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以上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对于慢阻肺疾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和气管插管率,同时缩短住院的时间。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阻肺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儿分为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正压通气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泡沫敷料在PICC置管术后皮肤湿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5例PICC术后发生皮肤湿疹的患者,采用泡沫敷料进行日常维护。结果本组患者湿疹均痊愈,愈合时间平均7.25±1.26天;换药次数1~4次,38例患者换药一次后痊愈。结论泡沫敷料能促进PICC术后湿疹处皮肤组织的修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PICC的耐受性。

  • 标签: PICC 湿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酯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气管切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其中使用传统纱布换药设置为对照组,使用聚酯泡沫敷料换药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皮肤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周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聚酯泡沫敷料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皮肤红肿等并发症,延长换药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气管切开 聚酯泡沫敷料 皮肤并发症 换药间隔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重症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重症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气管插管发生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管插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降低气管插管发生概率,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无创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RR、HR、pH、PaCO2、PaO2/FiO2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RR、HR、pH、PaCO2、PaO2/FiO2各项指标上无论是在组间还是组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使用BiPA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 左心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接治的116例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pH、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HR、R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价值。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 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应以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衰竭且具备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ventilation,NIPPV)治疗基本条件的病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1h)SaO2(血氧饱和度)、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R(呼吸频率)、HR(心率)、MBP(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匹配组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未治疗时初始基础情况相同,具有可对比性。治疗后SaO2、PaO2、PaCO2匹配组P均<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R、HR、MBP及给氧流量匹配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组的心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NIPPV在急诊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机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高,死亡率明显较低,而不良反应则差别不明显。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提高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诊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