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间叶错瘤病理、免疫组化、影像学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6年3月,医院共诊治儿童肝间叶错瘤6例,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5例腹手术肿瘤切除术,1例进行腹腔镜下肝次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所有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2例出现贫血,体格检查质硬的不同大小的肿块,影像学检查X线、B超声、CT均发现病灶,占位效应明显,挤压周围正常脏器,腹部CT监测,1例见散在的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网状强化,B超声与CT血管造影显示,相应部位肝血管受压,术中见表面光滑,肿瘤明显占位,未见肿瘤侵袭,分界较清楚,表面深红色、剖面灰黄色,包膜完整,1例中央表现为多囊性,1例局部出血,病理见纤维组织增生,2例穿插在肝组织,4例见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不同发育程度胆小管,2例来源于间质细胞性,4例免疫组化分析AFP、HCG阴性,2例上皮CK19(+),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儿童肝间叶错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灶,定位病灶并不困难,病灶往往较大,需要与其他先天性肝良性肿瘤相鉴别。

  • 标签: 儿童肝间叶错构瘤 病理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错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复习文献资料回顾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45例肾错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45例术前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CT检查、22例术前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22例行患肾切除、11例行肾部分切除、12例行肿瘤剜除术。结论超声、CT、IVU对该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瘤体大于4cm、肿瘤短期内体积增大症状明显、不能排外肾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强调其有恶变的可能,应进行长期随诊。

  • 标签: 肾错构瘤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在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康复中,音障碍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由于患者的发音器官中的肌肉在脑卒中后发生病变,导致无法支持人体正常发生,从而产生了患者的言语障碍。本文根据脑卒中患者音障碍的原理,针对音障碍治疗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言语康复 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皮瓣转移修复治疗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科2012年1月—2014年3月,23例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进行宣教,术后进行制动、密切观察皮瓣颜色与血运等科学护理。结果23例预皮瓣移植术患者的皮瓣成活良好,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预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可明显地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标签: 额部预构皮瓣 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运动性音障碍康复疗效。方法选取45例运动性音障碍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5例,均予系统的音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音障碍的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的音障碍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显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50%,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发声、呼吸、音及交流能力。

  • 标签: 呼吸训练 运动性构音障碍 语言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错瘤的MRI表现。方法对我院2013.11月—2015.01月期间5例MRI诊断肝内胆管错瘤患者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错瘤在T1WI上信号低于肝实质,增强扫描无强化;T2WI病灶显示清楚,呈明显的高信号;FIESTA病灶呈高信号;MRCP显示多发小圆形高信号与胆管不相通。结论MRI可清楚的显示肝内胆管错瘤的特点、并能够明确诊断。

  • 标签: 肝内胆管错构瘤 MRI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儿童辅食添加和饮食习惯对儿童音的影响,为避免音错误提供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有音问题的儿童50例、无音问题儿童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儿童辅食添加习惯和饮食习惯。结果有音问题儿童中,未及时添加辅食比例更高,饮食细软比例高,咀嚼差比例高,与无音障碍儿童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及时添加辅食、饮食细软和咀嚼差会导致儿童出现音问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在儿童婴幼儿时期及时添加辅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标签: 构音 儿童 辅食添加 饮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音障碍患者,共61例,将单纯行言语康复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另采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的31例作为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改良French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音障碍的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针刺 言语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肾错瘤(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在严亮1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应用于2014年1月—2018年7月住院的278例RAML患者。结果278例RAML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有28例,评分结果均在极高风险。结论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为临床医疗和护理提供非常实用和重要的依据,便于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肾错构瘤(RAML) 肾破裂出血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及树叶总黄酮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超声波功率等级对树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MTT法检测树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经药物处理48h后人肝癌HepG-2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超声波时间40min,超声波功率等级为80%,超声波温度为50°。12mg/ml树叶总黄酮作用肝癌细胞72小时,抑制率可达64.53%。经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现象。结论本工艺采用超声法对药材进行微波法提取前处理,可以极大提高树叶总黄酮的得率,该工艺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树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重组改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5例中至大量恶性胸腹腔积液老年患者,排尽恶性积液后,腔内注入重组改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ml,一周两次,连续2周。治疗后1月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5例(33.3%),部分缓解(PR)20例(46.6%),稳定(SD)4例(6.6%),疾病进展(PD)6例(13.3%),总有效率(ORR)35例(77.7%),临床获益率(CBR)39例(86.6%)。生活质量提高者37例。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及局部疼痛。结论重组改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腔内灌注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确定,高效安全,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恶性胸腹腔积液 腔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改人肿瘤坏死因子与顺铂在控制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分析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68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名,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30ml+重组改人肿瘤坏死因子400万IU胸腔内注入,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0ml+顺铂60mg胸腔内注入;两组在注药前均先予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1周注药2次,休息1周后,再次注药1周为1疗程,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无效2例,有效3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3例,胸痛1例,无出现恶心呕吐及纳差症状,发热及胸痛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对照组中无效11例,有效23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0例,胸痛10例,恶心呕吐及纳差症状6例,其中4例需给予止吐对症处理。结论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给予胸腔内注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时,重组改人肿瘤坏死因子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顺铂,其毒副反应明显较顺铂为低,能明显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顺铂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英国卫生部门宣布,将在今年在英格兰地区率先开放11所“基因医学中心”,对数万组基因进行测序,以找到与癌症、罕见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有关的基因,从而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4期
  • 机构:随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逐渐好转,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卫生部门收集的数十万患者样本,一项计划正在酝酿。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召开会议,讨论建造生物样本库,储存取自确诊和疑似埃博拉患者的血液、精子、尿液和母乳样本以及取自死亡患者的标本等,共计约10万份样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4月以来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给予B超诊断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其诊治效果。结果64例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B超检查子宫肌瘤60例,诊断符合率93.75%(60/64);6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量(92.4±11.8)ml,肛门排气时间(1.2±0.6)h,并发症发生率9.28%(6/64)。结论B超诊断子宫肌瘤可提高诊断率,同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蒙山县在监测医院内10943例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出生缺陷儿17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17‰;前几位为多指、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合并腭裂、马蹄内翻足、肢体缩短,出生缺陷发生农村高于城镇,孕母文化程度越低,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发生率越高。

  • 标签: 围产儿 出生缺陷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捏进针法对减少重组改坏死因子肌肉注射致肌肉硬结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用提捏进针法肌肉注射重组改坏死因子。结果实验组102例患者用提捏进针法肌肉注射重组改坏死后仅有27例出现硬结,而对照组100例患者用常规肌肉注射后则有68例出现硬结。结论提捏进针法对减少重组改坏死因子肌肉注射致肌肉硬结发生效果明显。

  • 标签: 提捏进针法 肌肉注射 硬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