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科学的护理方式。方法对照组病人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除了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对照组的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14例;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辅以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病人 监护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58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改善气道湿化;促进排痰等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过程。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患者58例中通过气道管理后,其中发生肺部感染5例,气道损伤1例,两者都有2例。结论有效的气道护理,提高了排痰效果,保持呼吸管道通畅,保证了有效通气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力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道失去湿化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气囊 管理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治疗之一,随着镇痛镇静观念在ICU的普及,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本文综述了镇痛镇静治疗的定义、目的、指征、评估与监测方法及相关药物的选择,同时介绍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镇痛镇静集束干预策略及相关措施,即ABCDEBundle,包括每日镇静中的唤醒(Awakening)、呼吸同步(Breathing)、镇静和镇痛药物的选择或应用(Choice)、谵妄(Delirium)的监测和处理、早期(Early)运动(Exercise)和锻炼。

  • 标签: 集束干预策略 镇静 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救治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抗感染、平喘、氧疗、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急救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通过血气分析、患者住院天数和气管插管率等指标来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PaO2、PaCO2和pH显著改善,住院天数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AECOPD能快速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气管插管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早产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相关护理。结果治愈32例,放弃5例死亡2例。结论规范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2例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性药物治疗成功撤机,病情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85.4%。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早期应用,减少呼吸肌做功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机械治疗进展、肺复张护理进展、监测及护理进展等并说明鉴别诊断的重要性,机械通气治疗进展及PEEP治疗的重要性,肺复张护理进展,监测及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并对护理要点进行阐述。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治疗每日唤醒的护理。方法ICU机械通气患者48例选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镇静治疗,期间,实施每日唤醒计划,重点做好唤醒期间的病人病情观察、安全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心理护理等,防止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结果48例患者均达到了镇静目标(Ramsay评分为3-4分),每日镇静唤醒期间未发生严重护理意外事件。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后,做好每日唤醒护理,对防止护理意外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 唤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行镇痛联合镇静治疗,配合相关护理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治疗有效进行。方法收集93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患者采用镇静和镇痛治疗,对照组28例的患者未采用镇静和镇痛治疗,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54例顺利脱机拔管,44例无明显疼痛不适及不良恶性记忆,自动出院7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死亡4例。28例患者中11例顺利脱机拔管,5例无明显疼痛不适及不良恶性记忆,自动出院9例,发生肺部感染15例,死亡8例。结论采用镇痛联合镇静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提高诊疗水平,剂量比单用减少75%以上;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监护,妥善处理复发性躁动不安的患者,避免患者由于各种反应减弱发生意外,提高监护质量水平。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治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鼻饲方法观察注射器一次性推注和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成功脱机的影响。方法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50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推注鼻饲,试验组采用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误吸、胃潴留、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法可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脱机率。

  • 标签: 间歇重力匀速滴注 肠内营养 并发症 脱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方法,大承气汤在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病人。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胃肠减压、抗炎、解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72小时。结果研究组治愈9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症状加重手术6人,总有效率76.2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大承气汤联合治疗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大承气汤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或减少机械通气时并发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根据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66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了以下预防护理措施①早期防治感染。②加强人工气道护理。③加强翻身,叩背,经常变换体位。④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护理。⑤注意观察,及时解除诱发因素。⑥心理支持。结果66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28例(42.25%),死亡3例(8.57%),无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或加重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而患者死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

  • 标签: 呼吸 人工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治疗时机械损伤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方法,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在呼吸机参数设置、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呼吸机治疗,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