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护理对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腮腺肿瘤术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腮腺肿瘤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护理前后患者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皮下积液、涎腺瘘等腮腺肿瘤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患者对腮腺肿瘤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下积液、涎腺瘘等腮腺肿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腮腺肿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和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应用预防性护理 腮腺肿瘤术 并发症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达到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或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早发现血糖偏高人群,对高危人群做针对性宣教;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健康讲座、板报、一对一指导、宣传手册的发放、养生专栏等,宣传糖尿病的危害性,防预方式,增强人们的防病意识,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糖尿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可以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高危人群轻发病、少发病和不发病。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的干预。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抽取35例为对照组、3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适当的呼吸管理、吞咽训练、站立训练等护理方式。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感染率,肺部感染与有无糖尿病、有无吞咽障碍、有无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长短等分析这些因素与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糖尿病、有吞咽障碍、有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明显感染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呼吸管理、吞咽训练、站立训练等护理方式能有效的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扩展应用范围,引起重视。特别注意有糖尿病、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长等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

  • 标签: 脑卒中 肺部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所收治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判定效果。结果在增强护患沟通技巧后,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宣教、住院期间护理与出院指导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注重护患沟通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患沟通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喉患者自我效能的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本院耳鼻喉门诊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且给予对症治疗。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填写本院自制的自我效能问卷调查表。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各项目以及总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效能的5个项目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喉患者自我效能有着明显的提升和维持作用,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普及推广。

  • 标签: 门诊人性化护理 耳鼻喉患者 自我效能 干预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地处海岛地区高亭镇的部分高血压居民实施持续性干预,提高渔农村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方法在所在辖区内随机选出3个社区内高血压患者257例,由社区责任医生组按照指南制订综合性管理干预措施,干预一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生活行为变化。结果纳入高血压管理的257例患者干预一年以后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分别提高至98.05%、98.44%、81.82%,高血压的分级发生了显著变化,血压控制正常人群构成比由原来的18.68%上升至33.46%,1级高血压构成比由33.85%上升至48.64%,2级高血压以及3级高血压构成比分别下降至10.51%和7.39%。患者的不良行为如不规则服药、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比例也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的持续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的控制率。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药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预。方法采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120例患者的四份血样进行不同处理方式下生化检验结果的研究。结果相比于A组,B组各项目在保存6h后其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24h后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C组各项目在保存6h后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差异更显著(P<0.05);D组各项目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清进行检测,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处理方式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干预。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的孕妇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般常规处理,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孕前保健措施。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同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2%。对照组中有3例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68%。对照组中患者剖宫产率为38.6%,早产儿率6.8%,新生儿窒息率0,产后大出血率2.3%,过期妊娠率2.3%。实验组中患者剖宫产率为11.4%,早产儿率2.3%,新生儿窒息率0,产后大出血率0%,过期妊娠率2.3%。结论孕前保健能够减少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并对妊娠结局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孕妇的顺利分娩。

  • 标签: 孕前保健 妊娠过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及心理护理对风心病瓣膜置术患者术后的干预。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2月收集的64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均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d的心功能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d的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心理护理有利于于减轻不良感应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前壁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013年至2016年我院住院帕金森病病人的中医症候分型特点及运动前期非运动症状出现情况,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运动前期帕金森病的干预作用机理。方法整理2013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Ⅰ~V级)患者180例,男106例,女74例;将住院时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前驱期非运动症状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医分型以气血亏虚证最多,其次是髓海不足证,风阳内动证再次之,痰热风动和痰瘀闭阻最少;运动前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最多的是便秘和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疼痛位居第二,汗出和性功能障碍次之,排尿障碍不多见,嗅觉障碍最少。结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法可能对帕金森病前驱期有干预

  • 标签: 帕金森病 益气养阴法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学员5km长跑训练后肌损伤情况,观察PNF法对肌损伤的干预。方法选择南京某院校2007年09月入学的152名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班随机分为训练后PNF干预组、训练前PNF干预组和正常训练组共3组,前两组分别在5km长跑训练后、训练前针对双下肢、骨盆带肌肉采用PNF法干预。并在训练前,训练后当天,第3天,第5天分别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并评定肌疲劳度。结果3组新学员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平均增幅差异在训练当天、训练后第3天和第5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增幅A组<B组<C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在训练后的当天和第3天与疲劳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关系为中度正相关(rs>0.4)。结论MYO、ALT、AST、LDH、CK是反映训练后肌损伤程度的较合适的生化指标;PNF法能有效预防、减轻运动后肌损伤。

  • 标签: 长跑 运动损伤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患儿血清IgE、Th1/Th2水平及毛支炎后哮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2例毛支炎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干预组,并选择15例健康婴儿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毛支炎患儿治疗前血清IgE及IFN-γ、IL-4水平。结果毛支炎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gE及IFN-γ、IL-4、IFN-γ/IL-4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玉屏风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IgE、IFN-γ、IL-4、IFN-γ/IL-4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IgE、IFN-γ、IL-4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IFN-γ/IL-4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个月随访中喘息反复发作(≥3次)的例数在玉屏风组5例,常规组1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毛支炎患儿血清IgE升高,Th1/Th2失衡。玉屏风可降低血清IgE,逆转Th1/Th2失衡,降低毛支炎后哮喘发生率,对毛支炎后哮喘发生有一定的干预

  • 标签: 玉屏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干预。方法将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脂康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ACI常规治疗,血脂康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均明显较正常值升高。经血脂康干预后,血脂康干预组的hs-CR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ACI患者hs-CRP水平,抑制脑梗死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血脂康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与氧气都来自于血液,而人体无偿代谢最差的部位就是人的大脑,所以在人缺血缺氧的状态下,人的大脑细胞就会首先受到损伤,受损最严重的当属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海马部位1。在这个损伤过程中的多种发生机制,是值得研究的地方。这不但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脑损伤的过程,更能让我们有效的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下面主要阐述环磷腺苷葡氨和氨茶碱的成分及功效,以及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预防治疗的作用及机理。

  • 标签: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环磷腺苷葡氨 氨茶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肢骨折患者术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其疼痛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上肢骨折患者76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上肢骨折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上肢骨折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上肢骨折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其疼痛、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肢骨折患者(P<0.05)。结论上肢骨折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产生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上肢骨折 疼痛 舒适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60例老年血透患者心律失常中的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疗效差异性。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70%;观察组60例患者,经个性化护理,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86%,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于降低老年血透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保证透析治疗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血透 心律失常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通心络胶囊在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中软斑块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6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30例接受常规基础用药,Ⅱ组35例在常规用药下接受通心络胶囊口服,连续治疗半年,并给予患者1年门诊随访,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软斑块的消除情况。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后的软斑块消除率、硬化斑块转化率各占20.0%和42.9%,相比Ⅰ组的3.3%和23.3%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的软斑块体积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软斑块体积为(57.52±6.48)mm3,相比Ⅰ组的(86.42±8.03)mm3显著缩小,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通心络胶囊对CAS斑块中的软斑块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且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复入院率,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软斑块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治疗2周为一疗程。对比治疗前后血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并与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0例比较。结果急性加重期的肺心病患者(A、B)两组,治疗前的一氧化氮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均有改善。B组与A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素的分泌,升高一氧化氮的水平,从而改善急性期肺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疾病的治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