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热患者使用冰毯降温的过程中,腋、肛、耳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8月入住ICU的≥39℃患者均行冰毯降温,降温开始后30、60分钟复测腋、肛、耳。对比分析降温过程中腋与肛,腋与耳,肛与耳的差异。结果冰毯降温降温过程中30分钟腋、肛与耳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分钟腋、肛与耳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高热 冰毯降温 腋温 肛温 耳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咪唑和丙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收治的9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甲咪唑组(MMI组)与丙氧嘧啶组(PTU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MMI组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TU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甲亢时,甲咪唑易引起血细胞减少及皮疹,丙氧嘧啶易引起肝功能损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 标签: 甲硫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妇科经带胎产疾病与病发病病因联系密切,笔者通过对两者近年文献的整理研究,对其做一简要概述,提出病学说在妇科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病学说在妇科方面的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指导。笔者认为,今后对于妇科病可以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等温病学辨证方法在妇科临床的运用以及妇科病病机方面进行。

  • 标签: 妇科 温病 述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与夏季口温和腋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女生,分别测量冬季与夏季同一时间(0600)口温和腋。结果冬季与夏季口与腋温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高于腋0.2~0.4℃”或“口高于腋0.3~0.5℃”之定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体温 口温 腋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仑样反应的病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急诊科救治的62例双仑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62例双仑样反应明确诊断后以对症治疗,好转离院。结论双仑样反应以预防为主,尽早诊断是关键,对症治疗为主,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急救 头孢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仑反应的临床特点,总结双仑反应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双仑反应患者,共3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18~40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多,为58.3%,其次为41~60岁之间,为25.0%;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抗生素所占的比例最多,为33.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2.2%,此外,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还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和替硝唑;所有的患者发病时均伴随着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烦热、气促和胸痛,其中有23例患者发病时全面皮肤潮红、面色潮红,有11例患者发病时面色苍白;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均痊愈。结论双仑反应一般是由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期间饮酒引起,在青中年中发病率最高,通过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双硫仑反应 临床特点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肩周炎采用中药、针灸综合治疗要领,关于针灸治疗学的33例举例比力。结果观察组有屈从95.2%与比力组有屈从7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好于中药效果,三个疗程就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温针灸肩周炎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双腔PICC(PowerPICC)置管术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为ICU重症患者进行置管和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科于2013年10月10~2014年7月期间收治了12例有需求进行超声引导下留置双腔高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症患者,在高压双腔PICC(PowerPICC)置管术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配合下,观察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12例患者成功上臂置管,常规维护,并发症少。结论PowerPICC能够满足危重症患者快速输液、长期静脉治疗、多通道给药、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全面要求,达到"多通道,一针式"完成ICU危重症患者静脉治疗目的。

  • 标签: PowerPICC ICU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仑样反应的发生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强调医师的沟通告知义务,更好的防范医疗纠纷。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救治的17例双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癒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男14例,女3例)完全治愈。17例患者均与饮酒相关,饮酒是造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发生双仑样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头晕、心慌、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结论应用该药期间及停药7天内要禁止饮酒,临床医师要重视双仑样反应的发生,强调告知患者治疗前后不能饮酒及接触乙醇类制剂。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双硫仑样反应 饮酒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常出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误与乙醇制品配伍造成双流仑样反应。现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仑样反应15例患者的诊治经历与读者分享。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双硫仑样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改进复方锌软膏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整试剂溶液配制的浓度,采用经典的容量法测定制剂的含量。结果找出了改进复方锌软膏含量测定的较好方法,调整后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结论解决了复方锌软膏含量测定中终点不明显的问题,并且调整后不影响检验的准确性,是控制主药含量、保证制剂质量切实可行的较佳方法。

  • 标签: 复方锌硫软膏 升华硫 含量测定 亚硫酸钠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使用针灸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时间用药不当、管理不善或者不科学用药等方式,结核病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基于老年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有助于提升老年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探究价值较高。文章将基于老年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及疗效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暹罗鳄鱼肉的缺氧作用。方法小鼠分六组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鳄肉、对照组分别给予猪肉及鱼肉、空白组,观察小鼠体重,血象,常压及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缺氧实验。结果鳄鱼肉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暹罗鳄鱼肉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作用。

  • 标签: 暹罗鳄鱼肉 耐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化气丸联合肾健脾方加减辨治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32例(74.42%),有效患者7例(16.28%),无效患者4例(9.30%);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24例(55.81%),有效患者8例(18.61%),无效患者11例(25.5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70%,差异显著(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肌酐指标为(89.54±17.47)μmol/L,24h尿蛋白定量指标为(1.10±0.29)g/24h,尿素氮指标为(10.43±2.24)mmol/L;对照组肌酐指标为(127.84±20.36)μmol/L,24h尿蛋白定量指标为(1.71±0.33)g/24h,尿素氮指标为(17.32±3.13)mmol/L。观察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化气丸联合肾健脾方加减辨治肾小球肾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肾功能指标。

  • 标签: 温肾化气丸 温肾健脾方 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研究红外线额计与耳计在社区住院老年护理对象群体的体外检测效果及应用过程。方法随机整理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预计住院时间≥2周患者120例病人年龄≥60周岁。分别进行耳及额的体温检测,将所测得的数值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测量结果整理、分析并比较。结果同时、同一患者额计测得的耳均高于腋0.2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线耳计优势明显,具有使用安全、数据准确稳定,过程简单快速等特点1。是一种现阶段较好的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准确、快速、安全性高的测温方法,具有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

  • 标签: 红外线耳温计 体外检测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