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0版GMP涵盖了欧盟GMP基本要求和WHO的GMP主要原则中的内容,与我国98版GMP比较,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的要求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有人认为既然要求高了,那么一定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满足新版GMP的要求。本文从新版GMP要求及质量成的控制方法论述实施新版GMP不但不会增加质量成,还可以使质量成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新版GMP 质量成本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可对脑白质纤维束、骨豁肌和乳腺等组织器官行三维重建的新方法,首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它主要用来评价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深入广泛使用。本文就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及前景做一综述。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原理 临床应用 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MRI平扫、加强扫描、DTI、FA图(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以及ADC图(表现弥散系数图),计算FA以及ADC水平。结果(1)胶质瘤患者和正常脑实质相比较而言,肿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肿瘤周围水肿表现为弱信号;脑膜瘤患者脑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FA信号同样表现为等信号;淋巴瘤ADC表现为弱信号,FA表现为弱信号;神经鞘瘤ADC表现为强信号;(2)神经鞘瘤患者ADC值较高,脑膜瘤患者中FA值较高,淋巴瘤患者的ADC以及FA值和其他患者相比较低。结论肿瘤类型不同的FA值以及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DTI和常规MRI相比较而言可对脑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破坏变化等情况进行更好的观察,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MR弥散张量成像 颅内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TI在DA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DAI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正常人与患者FA、ADC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与DAI患者各个大脑部位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A值与GCS呈明显负相关(r=0.729,P=0.015)。结论DAI患者FA值更能准确反轴索损伤程度,与患者GCS评分具有良好相关,能有效反应病情程度。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化力作为医院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所重视。多年来,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为中心,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文化力 核心价值 医院文化 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多发性硬化MRI诊断及其胼胝体扩散张量成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30例颅脑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30例前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扩散张量成像,记录观察组患者的MRI诊断影像资料,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扩散张量成像的异同。结果对于颅脑多发性硬化采用MR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各向异性分数值以及平均扩撒系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颅脑多发性硬化患者采用MRI诊断以及胼胝体扩散张量成像,有利于该疾病的诊断、病情预测以及治疗效果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多发性硬化 MRI诊断 胼胝体扩散张量成像 探讨
  • 简介:摘要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强迫行为或者是强迫观念等症状的一类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改变有关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弥散张量成像(DTI)逐渐应用于强迫症的检查与治疗之中,本文就DTI在强迫症患者脑区病变成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强迫症 弥散张量成像 F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的50例患者,均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通过一次扫描采集两个不同能量的数据,将得出的140kV、80kV和融合图像(加权120kV)数据上传到后处理站,然后通过能谱软件的不同能谱值(keV)进行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运用40keV的低能谱值,图像质量不太好,金属伪影比较多,但能谱值在出现持续增加时,图像就会随之越来也清晰,金属伪影会因此变化呈现出明显减少的情况,局部的骨质结构和固定器材都比较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对比来看,是具有一定差异的(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采用高能谱值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将金属中的线束进行硬化,并形成伪影,并清晰显示出结构中的细节,对于骨关节的术后影像复查具有实际的临床效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骨与关节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收住入院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接受双源CT二代成像扫描技术,对照组接受16排螺旋CT成像扫描技术。对比两组的颈动脉血管平均CT扫描值、扫描成像噪声、扫描图像质量以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对比两组图像治疗评估数据,研究组的颈动脉CT扫描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扫描成像噪声低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脑血管显示效果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研究组的CTDIvol、DLP以及E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中,扫描结果图像质量较好,辐射剂量小。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脑血管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骨与关节疾病中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45例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患者为例,予以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一次扫描期间采集2个不同能量数据,分析所得能量数据,即140kV、80kV、平均加权120kV数据,均传输至处理站,并利用能谱软件不同能谱值(keY)予以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随着能谱值90keV增加,图像质量越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有助于判断骨关节金属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状况。

  • 标签: 关节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双源CT低剂量成像(Dual-SoureeCT,DSCT)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已经。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25例行双源CT低剂量成像检查,并最终经血管造影和手术明确诊断,对比双源CT低剂量成像和DSA、手术中结果差异。结果25例患者行DSCT检查诊断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7例,动脉期DSCT横断面MIP及VRT重组图像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管腔狭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8例,其中伴有门静脉血栓者3例,DSCT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充盈缺损,血管壁环形强化。另外,DSCT可见11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为肠管扩张、积气积粪以及气液平面。DSCT检查诊断准确无误共23例,准确率92.0%。结论双源CT低剂量成像技术是诊断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安全无创、准确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双源CT低剂量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和发展,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同时,政府对医院的补助比重极少,使医院不断加重运的行的经济负荷却越来越依赖于医疗服务收入。但是,一方面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且医疗收费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的;另一方面,医院各科室工作量已经满负荷,无法继续通过增加超负荷工作量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和控制手段及成本控制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医院 成本 成本控制
  • 简介:摘要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并且随着国家的财政紧张对相关的投入不足以及病人的消费意识也慢慢增强,医院要想良好的发展生存下去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很多。良好的占领市场无疑能更好的保证接下来的生存,但是在进行市场占领之前首先要对自身内部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而使用作业成本法来良好的对作业成本进行计算,将相应的资源合理分配到每一处。最终让整个成本管理过程都变得规范化系统化,优化了医院决策以控制成本,使用计算机技术更好的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住医院的内部发展同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 标签: 医院 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
  • 简介: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科学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本文阐述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从作业、成本动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医院成本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作业成本法 医疗服务项目 成本核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置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置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置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置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虽然护理费用与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表示护理成本高就等于有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有责任去控制护理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然而,如何做到呢?本文所述的护理成本控制的方法,如果护理人员能控制成本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必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护理成本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中成药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与成本。方法根据临床试验和文献资料,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中成药治疗高血脂症的经济学评价。结果2个月的治疗,中成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8,P>0.05);在药物经济学统计中,当P>0.05时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根据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9.48,P<0.01)具有可比性,中成药组的治疗成本最少。结论中成药不论是在疗效上,还是成本上都比普通西药更具优势,是及经济又实用的典范,称的上价廉物美。

  • 标签: 成本 中成药 高脂血症 血脂康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医疗设备已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诊疗水平得到保证的条件,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对医疗设备正常功能的保障和保养维修的及时性愈发重要,这种服务

  • 标签: 医院服务 外包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