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7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3)、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抑郁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缩短病情控制时间,降低抑郁评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的护理对策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护理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助理离职原因进行了解分析,从而找出相应对策,为中心人才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心2010~2015年聘用口腔助理离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口腔助理离职原因。结果中心高工龄助理队伍整体稳定,低工龄离职较为频繁。低工龄助理离职大于高工龄,且口腔助理离职有上升趋势。结论造成口腔助理离职原因主要包括工作变化、身体情况和性格等。为了减少口腔助理离职,必须适当提高口腔助理待遇,适当减轻她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为口腔助理提供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口腔助理队伍的稳定。

  • 标签: 口腔助理 离职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文件中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减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全院护理病历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入院评估单、长期医嘱护理记录、临时医嘱护理记录、危重和抢救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等均存在未及时记录或记录错误、与医生病程记录不相符、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动态记录不连贯等问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检查,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

  • 标签: 护理记录 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6例0~14岁以下儿童烧伤原因分析,提出儿童烧伤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烧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和预防、急救和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论婴幼儿时期(0~3)岁似为儿童烧伤的易发年龄段;热液/热蒸汽造成的烧烫伤是儿童烧伤最常见的类型。火焰引起的儿童烧伤程度较热液/热蒸汽引起者严重。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宣传,普及烧伤防治知识,让人们对烧伤的危害性有一定认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

  • 标签: 儿童 烧伤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挂号室纠纷投诉与挂号员服务态度、医学专业知识缺乏、找错零钱、“号串串”倒号等有关,针对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挂号室纠纷、投诉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挂号室 纠纷投诉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药品采购工作中的缺货情况进行提取,分析药品缺货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方法利用对每周药品计划中的缺货药品逐一进行分析,找出采购工作中缺货的各种原因。结果造成药品采购工作中药品缺货的原因在运输途中,延迟到货,配送公司不能保证计划数量,配送来的药品不符合我院入库原则(批号倒置、效期过近、发票价格开错、破损)为主要原因。超招标价、药品调价为一般原因。结论造成药品缺货的原因众多,应加强药品缺货管理,尽可能减少药品缺货,保证临床用药。

  • 标签: 药品采购 药品缺货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科是护理风险很高的科室之一,因为新生儿年龄特殊,病房又无家属陪护,而且大多是病情变化快的急重症患儿,护理风险就相对比较高,即使是基础的护理工作也有可能带来风险。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医院可以针对各种风险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降低甚至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风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药物外渗的原因,寻找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发生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结果药物外渗与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血管因素、护理因素及患者因素有关。结论在输液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及减轻药物外渗的不良后果。

  • 标签: 药物外渗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急诊分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从国内分诊现状出发,寻找急诊科预分诊工作中常见的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诊护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以及对医院分诊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影响分诊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提出提高分诊的对策,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医疗投诉与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急诊科分诊工作中隐患问题较多,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检系统,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分诊护士除了能够礼貌待人,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快速的反应,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有效的提高分诊的准确性。

  • 标签: 急诊 分诊 探讨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了如何降低聘用护士离职现象,稳定护理人员队伍的方法。方法对2015年度医院所有离职护士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护理工作量大,个人及家庭原因,由于倒夜班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及福利待遇低以及自身能力等因素是导致聘用制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在护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多主动关心聘用护士的心理状态,了解护士离职原因,给予支持及鼓励,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降低离职率。

  • 标签: 聘用护士 离职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分析医务人员产生职业暴露的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和职业标准预防的依从性以及暴露后的应急处理,规范各项操作,纠正导致职业暴露的高危行为,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一年全院医务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及工勤人员100例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一例的资料,分析每一例发生的因素,统计发生的高危行为。结果100例上报人员分别为护士70例,构成比70.0%;医生16例,构成比16.0%;实习医师3例,构成比3.0%;实习护士3例,构成比3.0%。其它8例,构成比8.0%。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意识淡漠;监测系统不完善等为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发生暴露的因素多,应采取干预对策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肺炎的病因以及对策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难治性肺炎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病因和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显效38例(38%),有效54例(54%),无效8例(8%),发病到镜检平均时间为15d。结论提高对难治性肺炎的疾病认知度,以便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在外局部进行纤支镜灌洗治疗,有效的清除了患者的局部病灶,但是其费用较高,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相比于临床长期使用高价抗生素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且必要时应该尽早使用。

  • 标签: 难治性肺炎 病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探讨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风险的具体表现,探讨有效防范对策。结果经过防范护理对策的实施,50例剖宫产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剖宫产安全率为94%。结论综合护理人员要具备判断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及早发现护理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DRGs不但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付费模式系统,而且通过分析相关指标,可以进行医院绩效管理。我国通过长时间研究探索,在北京某6家医院开始对DRGs付费模式进行测试付费,测试DRG组数为108个。在成功实施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编码人员对临床知识掌握不够,部分病例不能入组,手术、操作字典库的手术和操作种类不够全面,医疗植入物费用不易控制,出院条件判定标准等因素对CMI的影响等。通过对编码人员临床知识的培训,完善诊断与操作的对应规则,扩充手术编码字典库等手段,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DRGs的数据管理。

  • 标签: DRGs 医疗付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新护士容易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出对策,使儿科新护士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方法通过掌握儿科新护士容易产生焦虑这一心理状况,结合儿科新护士的特点,找出儿科新护士容易产生焦虑的原因儿科新护士自身因素专业技能不过关,心理素质较差,沟通技巧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家长因素对新护士不信任,要求高,对护理工作不理解。结果找出对策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岗前培训,强化职业素质;合理安排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带教老师建设;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沟通技巧。

  • 标签: 儿科 新护士 焦虑 对策
  • 简介:摘要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仅在2000年,全球新诊断为癌症的患者总数超过1000万1。而肿瘤是癌症患者的一种具体表露形式,是癌细胞在人体中失衡的症结,是癌症患者痛苦的根源。因此癌症的治疗必须先针对肿瘤治疗,然后再针对癌细胞的治疗。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全过程中,肿瘤患者承受着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加之角色的改变、社交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工作及家庭生活的限制,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同时精神上遭受巨大的打击,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减轻肿瘤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事件发生概率。方法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后者采取有关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局部消肿时间、组织坏死及感染症状进行比较,使得实验组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相关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可达到降低患者的痛苦,缓解护患矛盾,降低医疗事件发生概率。

  • 标签: 静脉输液 外渗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