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清肺合剂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处方中麻黄、虎杖、前胡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样品处理方法、展开剂等)进行优化。结果麻黄、虎杖、前胡的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清肺合剂的定性鉴别

  • 标签: 麻黄 虎杖 前胡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的功能状况评分最低,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最高,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在62分以上;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治疗方案的针对性、身体功能状况评分和近期出血与否。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不高,医师应该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患者 生命质量 主要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中药材半夏中三类主要活性成分,琥珀酸、总生物碱和草酸钙的常用测定方法,对半夏活性成分的检测,半夏药材质量检测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措施在减少治疗性ERCP主要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264例治疗性ERCP患者,我们进行了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如心理护理,禁食水,注射镇静解痉药等同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整体并发症发生率7.6%,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胰腺炎9例,消化道出血6例,胆道感染5例,穿孔1例,经外科手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另有高淀粉酶血症46例,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文献报道。结论良好的术中护理也是减少治疗性ERCP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ERCP 并发症 预防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感染患儿的主要肺外表现。方法选取1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选取的180例中74例(41.1%)患儿出现肺外不同系统和脏器的损害现象,其中泌尿系统占20.0%,消化系统占40.5%,血液系统占23.0%,所有患儿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w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通常会引起肺外并发症,尤其是肺外表现发生率最高,其容易引起误诊。因此临床上发现此类病例时需要及时检测,注意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及时确诊进行治疗。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 感染患儿 肺外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三明市梅列区居民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危险因素的现状。方法按年龄构成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00名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3000人中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分别占17.8%、6.5%、25.1%、5.2%,现在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为18.1%和29.0%。结论梅列区社区居民普遍具有高盐、高血压、吸烟、饮酒、超重、体力活动不足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指导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随访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慢性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综述。方法针对今年来国外数据库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假体周围感染、血管栓塞、假体脱位、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异位骨化、血管神经损伤、下肢不等长等。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掌握治疗方法。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的6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管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3%,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 感染管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生化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脉狭窄以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共75例,其中合并房颤者15例为病例组,不合并房颤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间一般情况、生化、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在年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肌钙蛋白I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往往伴随凝血标志物异常及心肌受损,提示我们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要重视。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凝血标志物 肌钙蛋白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方法对7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7例均以腹痛收入消化内科,其中5例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入院,入院后按相关疾病治疗后腹痛症状不缓解,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增强腹部CT或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为AD,均累及腹主动脉及分支。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遇到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容易误诊,对不明确原因的腹痛的患者应拓宽诊断思路,分析腹痛程度与诊断是否相符,借助相关医技检查,提高AD的诊断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误诊 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按抑郁及焦虑得分中位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照顾者重视心理干预,疗程结束后,调查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疗效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积极乐观的照顾者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临床中应重视对照顾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使照顾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 标签: 脑梗死 主要照顾者 心理状况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以眩晕失衡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接诊的有眩晕失衡表现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为A组,同时随机选取30例有眩晕失衡症无糖尿病患者为B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电生理测定结果。结果A组的视觉损害、Remberg征和甩头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前庭觉Berg评分低于B组,P<0.05;A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以眩晕失衡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当检测其血糖水平,明确眩晕失衡是否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

  • 标签: 眩晕失衡 主要表现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使用广泛。随着其使用率的增高,伴随发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更日益受到关注。结合现状,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主要原因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株洲市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株洲市辖区五县四区农贸市场、食品超市、餐饮店、学校及个体摊贩等监测点的食品按《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GB4789进行检测。结果四类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83%,水产品检出率最高为51.11%,其次为生畜(禽)肉26.80%,餐饮食品(早/中餐、流动餐点等)3.79%。结论各种食品遭受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以水产品遭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最为严重,有针对性的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应全面加强食品各环节的卫生管理,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

  • 标签: 株洲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县级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微生物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2.9%,以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生的感染率最高(χ2=20.77、P<0.05),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等。结论检验科微生物室属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可有效减少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检验科 微生物室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开展在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活动实践,分析了医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需改进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医疗 设备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省南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238例食管癌患者中,单一中医证型者156例(占65.55%),具体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痰湿壅盛证型58例(占24.37%)、阴虚阳亢证型50例(占21.01%)、肝火亢盛证型28例(占17.76%)、阴阳两虚证型20例(占8.40%)。兼夹证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证型)80例(占33.61%)。不同年龄、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饮酒史以及不同BMI水平的食管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表现为痰湿壅盛证型和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肝火亢盛证型患者中有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比例明显更高,而肝火亢盛证型患者的平均BMI水平最低。结论食管癌患者以痰湿壅盛证型为主,食管癌患者中医分型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食管癌的中医综合防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中医证型 相关性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在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背后对医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述医用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医用设备维护保养与使用科室绩效管理的相关性。

  • 标签: 医用设备 维护保养 绩效管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影响外科手术设备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6年12月,选择我院已使用与污染过的外科手术设备器械1600件作为研究样本,调查清洗质量合格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600件外科手术设备器械清洗质量合格1534例,不合格66例,合格率为95.9%。以清洗质量不合格作为应变量,以调查的内容作为自变量,条件性Logistic回归法结果显示酶的选择、超声时间、手术器械结构为外科手术设备器械清洗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酶的选择、超声时间、手术器械结构为外科手术设备器械清洗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外科手术设备器械必须注重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积极加强管理,从而确保达到最佳的清洗质量。

  • 标签: 外科手术设备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