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康复人辅助训练的临床现实意义及对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TBI),依照不同康复训练技术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运动、物理因子、作业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进行康复人辅助训练。经治疗8w后,评价及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康复人辅助训练,可促进运动机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大幅减轻治疗师劳动强度。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康复机器人辅助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人辅助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康复人辅助训练,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作业治疗。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后的上肢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人辅助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辅助训练 偏瘫患者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现状和问题,探索社区康复病人重返社会的有效途径,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家阳光心园开展调查,随机抽取6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家阳光心园共接纳学员241人;工作人员24名,其中专职18人,兼职6人;学历水平初中1人,高中(中专)6人,大专及以上17人;调查61名学员,男性36人,女性25人;小学及以下占26.2%,初中占42.6%,高中及以上占31.2%;有52.5%学员有主动康复意识,不同学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24,P<0.05)。结论病人及家属对康复构认识存在误区,主动康复意识差;阳光心园缺乏流动畅通的出入体制;病人回归社会仍存在较大困难,康复构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社区康复 阳光心园 回归社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着采用内科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入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两组护理8周后比较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肩部疼痛情况(VA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Barthel指数、VAS差异不显著,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56.7%。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上肢功能运动情况,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体位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三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能力以判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屈曲、伸展、旋转等肩关节活动度的诸多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对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患侧上肢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肢神经损伤患者家庭康复训练计划与指导的经验。方法出院前制定系统的家庭康复计划,具体包括心理调整、药物运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运用、主动运动训练、感觉功能训练和作业训练,出院时做好详细指导和示范,出院后做好跟踪随访和效果记录。结果随访一年58例患者有51例治愈,7例好转。结论家庭康复计划与指导示范促进了上肢神经损伤的康复

  • 标签: 康复 护理 周围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3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上肢Fugl-Meyer功能评分以及简化巴氏指数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于恢复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具有优越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康复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综合康复治疗 上肢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死亡排第6位1,目前已居我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乳腺癌现阶段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对病人患侧上肢创伤极大,常导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许多医师和学者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系统性的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 标签: 乳腺癌 康复锻炼 上肢功能评价 运动处方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等速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偏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偏瘫侧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作业疗法治疗,康复组在作业疗法基础上,联合等速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情况及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分(53.34±2.41)分、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95.12%、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90.24%,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等速训练结合作业疗法推广应用,以促进偏瘫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等速训练 作业疗法 偏瘫侧上肢功能 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4例,将其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功能(前屈,外展,后伸,外旋)比较及术后并发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患侧上肢前屈,外展,后伸,外旋等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术后1个月、前屈,外展,后伸,外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瘤术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患肢水肿的发生,从而更好的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综合康复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指导中应用自制上肢功能测量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指导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制上肢功能测量盘对照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患侧上肢能摸到对侧耳廓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运用上肢功能测量盘,可以让患者正确进行患侧的上肢功能锻炼,提高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康复指导 上肢功能测量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及改善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取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增加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Fugl-Meyer功能分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性较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患者上肢功能有改善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上肢痉挛型瘫痪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5例中风后上肢痉挛型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型瘫痪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针灸治疗 康复训练 中风 上肢痉挛型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和观察组(60例,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用手摇板对患者肢体张力情况进行记录,并采用徒手肌力检测(MMT)、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worth)及卒中损伤评定量表(SI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T评分、Asworth评分及SI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肢体力量,并且使其上肢痉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复性训练 卒中 偏瘫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引导下肉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上肢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脑外伤后上肢痉挛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肉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肌电引导下行肉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前的FMA得分和良Barthel指数得分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MA得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引导下肉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的改善脑外伤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肌电引导 肉毒素注射 康复训练 脑外伤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轻心脏介入术致前臂血肿患者的肿胀程度及增加舒适性舒适性。方法结果对前臂血肿的患者使用上肢悬吊架。结论使用上肢悬吊架可明显减轻前臂血肿患者的疼痛、肿胀,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臂血肿 上肢悬吊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上肢碾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将30例上肢闭合性碾压伤分三类一类皮肤,肌肉碾压伤;二类肌肉、肌腱断裂伴血管、神经损伤;三类软组织损伤伴骨关节损伤。急诊行皮肤、筋膜切开,肌肉、肌腱、血管、神经修复,亚急诊延期闭合伤口,早期骨关节复位内固定。结果按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90%。结论积极的急诊切开探查及显微外科治疗,是闭合性上肢碾压伤恢复良好功能的关键。

  • 标签: 上肢 闭合性损伤 碾压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患儿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上肢Motemed训练系统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两组患儿训练后FMFM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上肢Motemed训练系统治疗脑瘫患儿,可进一步提高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 标签: 脑瘫 肌电生物反馈 上肢MoTomed训练系统 精细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患儿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上肢Motemed训练系统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两组患儿训练后FMFM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上肢Motemed训练系统治疗脑瘫患儿,可进一步提高其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 标签: 脑瘫 肌电生物反馈 上肢MoTomed训练系统 精细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