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全缝合用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2缝合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16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缝合,每组各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全缝合技术,观察缝合时间、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采用会全缝合技术与对照组比较,缝合时间缩短,切口愈合快、炎性反应小、疼痛小,可减少阴道壁肉芽形成。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使用全缝合,方法简单,时间短、效果好、减轻产妇痛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全层缝合 会阴切口 2次缝合 效果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缝合法预防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全缝合法,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缝合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采用全缝合法处理切口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穿孔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切口感染 全层缝合法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脂肪自然对合对肥胖患者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肥胖的妇科手术患者35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185例)及对照组(172例),两组腹壁脂肪分别采取自然对合处理及间断缝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切口脂肪自然对合可有效预防肥胖患者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妇科疾病 腹部切口 自然对合 脂肪液化 肥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本院1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抢救与护理的经验。护理重点是产妇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有预见性的做好抢救准备,当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时,找准出血原因,积极对症处理,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的关键;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默契合作,有条不紊是抢救成功的基石;术后转至重症监护室,经过救治康复出院。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D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维超声(3-DTVS)评价子宫内膜癌(EC)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期EC患者102例,术前1w经3-DTVS检查,回顾性分析3-DTVS的声象图特征,评价子宫肌的浸润深度,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3-DTVS评估Ia-Ic肌侵犯深度的符合率分别为85.71%、82.35%和86.67%,总体符合率为84.31%(86/102)。结论3-DTVS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较高,为临床选择术式和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癌 肌层 浸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和健全医院护士培训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培训,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地提高实践兴趣,求得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完善护士培训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果岗前培训使新护士顺利走上临床工作岗位,见习期培训为护士临床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分层次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结论规范化的分层次培训使各类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

  • 标签: 护士 分层次培训 培训教学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试图通过分析下颌第磨牙的阻生方式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关系,为预防性下颌第磨牙拔除术成为拔牙适应证提供资料。方法选取存在下颌第磨牙阻生的患者2325名,对其病历资料和曲面断层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不同阻生角度、阻生高度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结果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0°-30°组为4.15%,31°-60°组为13.80%,61°-90°为14.52%,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高位)组为14.08%,B(中位)组为13.03%,C(低位)组为5.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度为31°-90°阻生的下颌第磨牙,以及中位和高位阻生的下颌第磨牙应当进行预防性拔除,以预防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预防性牙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观察卡前列素氨丁预防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对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进行使用;观察组对卡前列素氨丁醇和缩宫素进行使用。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出血量较低,与出血量较高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就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产妇高于观察组。结论卡前列素氨丁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对产后出血的治疗具有较高临床效果,是一种作用显著的宫缩剂,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与前景。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非肌浸润性膀胱癌二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复发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非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4例,其中2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吉西他滨灌注治疗(F组);26例首次TURBT后4~6周行二电切治疗辅以吉西他滨灌注(S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的情况。结果F、S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4.3%和7.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和34.6%。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肌浸润性膀胱癌二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不良反应无增加。

  • 标签: 膀胱癌 二次电切 吉西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非肌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NMIBC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吉西他滨(1000mg)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应用吡柔比星(30mg)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术后膀胱镜随访24个月。结果随访期间吉西他滨组肿瘤复发率为23.1%,吡柔比星组为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膀胱刺激症状,吉西他滨组发生率为15.4%,吡柔比星组为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NMIBC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吉西他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16螺旋CT扫描并维重建在上颈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Emotion16螺旋CT对36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并维重建,且与X线平片对比,评价16螺旋CT在上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优势。结果36例患者中,螺旋CT发现骨折共40个部位寰椎爆裂性骨折4例,枢椎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枢椎椎弓骨折8例;发现脱位共8例寰枕关节脱位2例,寰枢关节脱位6例。X线片发现骨折部位共24个部位寰椎骨折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14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枢椎椎弓骨折4例,漏诊率30%;发现脱位共4例寰枢关节脱位4例,漏诊率50%;其中8例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寰枢椎脱位。结论颈椎上部结构复杂精细,X线片为叠加成像,观察不佳,而16螺旋CT扫描并维重建能准确显示上颈椎损伤情况,方法可靠,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是上颈椎损伤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16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上颈椎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