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经腹腔镜和28例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1.8岁(29~6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61.11±130.11)ml,明显少于同期开腹手术者[(933.33±452.57)m1](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数为(22.90±6.29)个,优于开腹手术组[(15.73±6.32)个](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27.70±9.14)h,开腹手术组为(55.52±15.11)h,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部分病例随访至2006年9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从短期随访看,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子宫恶性肿瘤,尤其早期病例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微创外科 腹腔镜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 简介:目的探讨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填充材料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骨填充材料(金骨威、金世植骨灵)应用方法:病灶刮除术骨缺损填充;灭活术后骨缺损填充;病灶切除后在骨干-假体结合部或骨干-同种异体1/4关节结合部植入骨填充材料.肿瘤及瘤样病变类型包括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内生软骨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观察患者术后全身及局部反应和影像学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全部患者均无全身不良反应,除1例创口二期愈合外,余病例未见明显局部反应.X线片显示术后3~6个月即有填充材料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结论在骨肿瘤与瘤样病变手术中应用含BMP的骨填充材料代替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不增加创伤,并发症少,术后基本无不良反应,且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是理想的骨缺损填充材料.

  • 标签: 骨肿瘤 瘤样病变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介电特性,为电阻抗扫描技术用于检测碘致甲状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体甲状腺组织试验标本来自4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9例,年龄25~57岁;女性21例,年龄36~53岁。从刚手术离体的甲状腺组织分离良性病变组织,利用自制测量系统,用阻抗分析仪Solartron1294+Solartron1260、Agilent4294测量上述组织10Hz~10MHz的电阻值和电抗值。做组织病理学诊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手段获得组织的电导率、介电常数、阻抗虚部、Cole曲线等参数。结果以4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在所测频率范围内,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介电特性反应良好,其中电导率为0.25~0.80S/m。特征频率主要分布在3.18×104Hz附近,该频率对应的虚部值为-63Ω·cm。结论介电特性可以反映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功能信息,提示电阻抗扫描技术有望用于碘致甲状腺疾病检测领域。

  • 标签: 甲状腺组织 介电特性 电阻抗扫描 Cole曲线
  • 简介:本文应用7.5MHzUltrasound9HDI探头的彩超测定了深圳市64名15~18岁中小学生甲状腺大小,计算出甲状腺体积,并对比分析体积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关系。结果是:甲状腺体积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与身高、体重也呈中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和0.570;在同一年龄组内,男性甲状腺体积大于女性。

  • 标签: 甲状腺体积 B超测量 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 简介:目的评价Fukunari评级法和应变率(SR)法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术前接受传统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8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37岁。由2名具有丰富超声弹性成像知识的影像医生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依据5级的评分系统来评价结节的硬度,硬度低为1或2级,硬度高为3或4级;同时评价结节的SR比值。结果超声检查共发现84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2个,恶性结节22个。当评级法取3级作为鉴别良恶性结节基准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77.3%,而SR取2.92作为基准值鉴别良恶性结节,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3%和91.0%。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SR值分别为2.23±0.37、3.53±0.52,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Fukunari评级法与SR法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效果相当,但SR法更客观。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应变率 甲状腺癌 良恶性结节
  • 简介:我国恶性肿瘤在城市地区死亡率居死因第一位,在农村居第二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多有复发和转移,死亡率居高不下。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肝癌抗原肽研究》(批准号:3930420)基础上,应用所获得的肿瘤特异性共有抗原,以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新型的高效、广谱肿瘤疫苗,期望肿瘤高发人群得到广泛接种,降低肿瘤发病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率 高发人群 肝癌 抗原肽 肿瘤疫苗
  • 简介: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滤泡状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15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3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3.7岁。采用二维和彩色超声检查,重点分析甲状腺块内部和边缘回声特点、血流分布特征、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形态。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腺瘤89例,滤泡状腺瘤44例,滤泡状癌22例。内部回声杂乱及内部微钙化两项指标对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有较重要的意义。3级及4级血流信号、舒张期血流速度减低和PI〉1.0等特点为甲状腺滤泡状癌较特异的征象。诊断的灵敏度是88.8%,特异度是74.3%,准确度81.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滤泡状结节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滤泡状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及液基薄层细胞学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44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7.6岁。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观察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78例患者均获取足够的标本,其中73例(93.6%)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即20例(25.6%)为恶性肿瘤,44例(56.4%)为良性肿瘤,9例(11.5%)为非肿瘤性病变。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6.3%。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有诊断性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该方法为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液基薄层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手术入路治疗不同类型髋臼骨折与手术策略。方法对我院2000年~2012年经改良Stoppa手术入路治疗的20例髋臼骨折病例在手术创伤和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进行回顾综合分析。结果骨折复位程度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5例。随访6~36个月,疗效评价按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选择改良Stoppa手术入路简便、高效、创伤小,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恢复骨盆功能的较好手术途径。

  • 标签: 髋臼骨折 切口 复位 内固定 手术策略
  • 简介:探讨DTI在脑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FA值和ADC值的测量分析,发现DTI定量参数与脑肿瘤级别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信息。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等级脑肿瘤患者按肿瘤等级分组,对肿瘤实质区与对侧区正常脑组织的FA值和ADC值行配对t检验,比较肿瘤实质区与对侧区正常脑组织的差异;另就高、低级别脑肿瘤FA值和ADC值做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脑肿瘤患者组内肿瘤实质区较对侧正常脑组织FA值及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低级别脑肿瘤较高级别脑肿瘤ADC值更低,且差异显著。脑肿瘤实质区FA值和ADC值可以帮助脑肿瘤区域与正常脑组织的界定,但对于脑肿瘤分级的应用价值尚有待考究。多模态图像的联合分析方法将成为脑肿瘤级别无创划分的新热点。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指数 表观扩散系数 脑肿瘤分级 多模态图像联合
  • 简介:据HuangFK2015年6月17日(NatureCommu,2015,6:7465-7465.)报道,美国华人科学家利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发现了一些小分子能够特异性靶向参与肌动蛋白组装的关键蛋白--Fascin,同时证明抑制Fascin的活性能够阻断丝状伪足形成,抑制肿瘤的迁移和侵袭。

  • 标签: 抑制肿瘤转移 细胞骨架 靶向 肌动蛋白组装 FASCIN HUANG
  • 简介:根据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体表温度来获得肿瘤相关信息,可以抽象为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导热反问题。针对同时反演肿瘤位置、肿瘤代谢热强度及乳腺导热系数等多参数反问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并建立了与反演参数相关的辅助目标函数,同时对求解所采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更新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在反演多参数反问题中采用多目标函数能提高反演精度,加快收敛速度。研究结果为根据乳腺红外热像图量化诊断体内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红外检测 多参数反问题 多目标函数 粒子群算法
  • 简介: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CEA的完整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基础,采用Hopp&Woods的亲水性方案,Emini表面可及性方案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案,辅以CEA的二级结构及其柔性区域分析,预测CEA的B细胞表位。结果预测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CEA的N端第150~160、168~172、207~211、332~338、372~377、467~472、485~490、507~516、580~584区段。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CEA的B细胞表位,可进一步用于CEA相关肿瘤治疗性表位疫苗的分子设计和研究。

  • 标签: 癌胚抗原 B细胞表位 预测
  • 简介: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减少照射靶区呼吸运动造成相对于静止照射野的照射位移误差量。我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以控制一块叠放在原加速器治疗床上的可移动平台,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时刻,使之能够在二维冠状平面带动患者的体位,实现对肿瘤靶区实施呼吸运动造成位移的实时反向跟踪运动。通过CT扫描和图像重建的算法,可以检测出在使用运动补偿系统前后,患者肿瘤靶区在冠状平面上呼吸运动位移量的大小,经过对比后发现,后者的位移误差量确实小于前者。使用肿瘤靶区呼吸位移误差补偿系统,能够比较有效地缩减靶区的呼吸运动范围,在肿瘤精确放疗计划的设计过程中,对缩小计划靶区(PTV)范围以提高肿瘤治疗增益比(TCP)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 呼吸运动 步进电机 机电一体化 反向跟踪 图像重建
  • 简介:据RoybalKT2016年10月3日[Cell,2016,167(2):419-432.]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构建出能够精确地确定患病细胞在体内任何位置和执行一系列可定制反应(customizableresponses)的人免疫细胞,包括将药物或其他治疗运载物直接运送到肿瘤或其他不健康的组织中。在小鼠体内开展的实验中,这些被称作synNotch(syntheticNotch)T细胞的免疫细胞高效地靶向肿瘤,释放一种特定的人抗体药物,从而根除癌症,而不会攻击正常的细胞。

  • 标签: 靶向肿瘤 抗体药物 T细胞 人免疫细胞 美国加州大学 研究人员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结构,在人正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胫骨平台骨折往往由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损伤涉及关节面骨折,易导致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关节镜技术以及球囊成形术。尽管如此,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风险大,术后中远期效果不理想。随着对胫骨平台骨折认识的深入,各种新的治疗理念、检查方法、固定方法、固定器材纷纷提出,使治疗效果较前有了很大进步,本文就近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球囊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