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PDTC对高分予量聚乙烯磨损颗粒(UHMWPE)诱导的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产生TNF—α的影响,寻找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方法。方法用昆明小鼠24只构建air—pouch模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囊内注入UHMWPE颗粒悬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囊内注入UHMWPE颗粒悬液,腹腔注射PDTC),阴性对照组(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DTC),7天后处死动物,ELISA法检测囊壁组织中TNF—α的含量。结果阳性对照组囊壁组织TNF—α含量为6.3429±0.7475(OD/克);实验组囊壁组织中TNF—α含量为5.0428±0.8105;阴性对照组囊壁中TNF-α含量为3.5010±0.7248。其中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两两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NF—κB抑制剂PDTC能够抑制UHMWPE颗粒诱导的界膜组织中TNF—α的产生,对假体周围骨溶解有防治作用。

  • 标签: 磨损颗粒 无菌性松动 PDTC TNF—α
  • 简介:目的探讨骺板不同部位损伤对骺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96只,估算骺板损伤面积百分比,随机分组制备股骨远端骺板中央及外侧边缘区损伤模型,术后不同时间从大体和组织学观察骺板发育情况。结果直径2.0mm、3.0mm和3.5mm组骺板损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33±0.42)%、(6.77±0.23)%和(9.05±0.30)%。术后骺板中央区损伤3.0mm组和3.5mm组出现生长阻滞,而外侧边缘区损伤3.5mm组出现生长阻滞外侧边缘区损伤3.0mm组和3.5mm组出现髁部发育阻滞及外翻成角畸形。组织学观察发现骺板损伤区骨桥形成,软骨细胞呈“岛状”分布,排列不规则,周围被骨桥包绕。结论骺板发育阻滞与损伤面积百分比有关,中央区损伤主要引起肢体短缩畸形,而外侧边缘区损伤主要引起肢体成角畸形及骺板横向发育阻滞骺板损伤后其损害是永久性的骺板损伤后软骨细胞修复能力有限。

  • 标签: 骺板 骨骺 损伤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制备DMAB表面修饰紫杉醇纳米微球并研究其在兔颈动脉损伤模型抑制新生内膜增生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纳米微球,用物理吸附法对纳米微球表面进行DMAB修饰。纳米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表面电荷分别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进行分析。紫杉醇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建立兔颈动脉损伤模型,在血管局部灌注不同浓度的修饰纳米粒。28d后,取出局部给药的颈动脉血管,进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

  • 标签: 修饰紫杉醇 再狭窄 实验研究
  • 简介:研究脉冲电磁场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作用机制。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在双侧股骨髁关节面制成直径为0.6cm、深0.3cm的软骨缺损,分别以bFGF、磁场、磁场结合bFGF治疗,另外一组为空白组未给予治疗。分别于术后4、8、12和16周取材,行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检查和透射电镜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磁场结合bFGF组在4周时基底层的软骨样组织增生,而磁场组、bFGF组少量软骨样组织增生。8、12周结合组透明样软骨层明显增厚,免疫组化Ⅱ型胶原多。而磁场组、bFGF组软骨层增厚,细胞数量相对少,无Ⅱ型胶原。空白组偶见软骨样组织或纤维组织。16周结合组软骨层与正常软骨相似,软骨细胞成熟,bFGF、磁场组纤维软骨细胞团状增生。改良的软骨缺损修复Wakitan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合组最大。说明低能量脉冲电磁场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软骨缺损,治疗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脉冲电磁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软骨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黄芩素(Baicalein)对硝普钠(SNP)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8周雄性SD大鼠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软骨细胞并体外培养。设置对照组、SNP凋亡组和Baicalein给药组,以0.5mMSNP作用24小时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以5μM,25μM,50μM,100μM不同浓度的Baicalein作用细胞,确定最适浓度,对照组仅加入同体积溶剂(蒸馏水)。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毒性;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观测凋亡诱导因子(AIF)在软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Baicalein在各浓度下对软骨细胞无明显毒性,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组软骨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凋亡组相比,给药组细胞活性浓度依赖性地升高(P<0.01);流式检测显示对照组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3.16%,凋亡组27.8%,100μMBaicalein给药组14.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凋亡组AIF出现核内移位,100μMBaicalein给药组AIF核移位受到抑制。结论Baicalein通过抑制12/15-脂氧合酶活性,进而抑制AIF从线粒体中的释放及核转位,发挥抗软骨细胞凋亡作用。

  • 标签: 花生四烯酸盐12-脂氧合酶 花生四烯酸盐15-脂氧合酶 脂氧合酶抑制剂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据HuangFK2015年6月17日(NatureCommu,2015,6:7465-7465.)报道,美国华人科学家利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发现了一些小分子能够特异性靶向参与肌动蛋白组装的关键蛋白--Fascin,同时证明抑制Fascin的活性能够阻断丝状伪足形成,抑制肿瘤的迁移和侵袭。

  • 标签: 抑制肿瘤转移 细胞骨架 靶向 肌动蛋白组装 FASCIN HUANG
  • 简介:目的观察金水鲜胶囊联合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金水鲜组、放疗组、先金水鲜后放疗组、先放疗后金水鲜组和同时金水鲜+放疗组,每组6只。放疗剂量为2Gy,金水鲜制成悬液后灌胃给药。游标卡尺测量瘤体长短径变化。绘制肿瘤生长瞳线: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体VEGF的表达。结果肿瘤体积在接受处理后明显减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先金水鲜后放疗组、先放疗后金水鲜组和同时金水鲜+放疗组肿瘤体积减小最为明显(分别为303.209mm^3±14.445mm^3,284.758mm^3±21.891mm^3,303.228mm^3±2.335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金水鲜后放疗组、先放疗后金水鲜组和同时金水鲜+放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或放疗组比较,VEGF表达阳性率降低(分别为12.97%±O.82%,15.13%±1.31%。13.6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鲜胶囊与放疗联用对Lewis肺癌小鼠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VEGF的表达。

  • 标签: 金水鲜胶囊 放射治疗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对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磁力外驱动轴流式心室辅助血泵的血液相容性能进行测试。方法利用特制血袋作为模拟循环管道,羊血作为循环介质,采用标准溶血指数衡量体外溶血实验性能。通过3只山羊12h在体实验衡量其在体适应性。结果实验测得轴流血泵体外实验标准溶血指数(NIH)为(0.158±0.043)mg/L。3例实验动物12h在体辅助无机械故障,血泵辅助后实验动物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FHb)开始上升,最高达到164.8mg/L。结论磁力外驱动轴流血泵实验结果比较理想,值得进一步改进。

  • 标签: 轴流血泵 溶血实验 动物实验
  • 简介:二磷酸盐问世至今已经有近140年的历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直到最近三、四十年,研究者们才发现二磷酸盐具有显著的抑制羟基磷酸钙结晶溶解的特性,意识到二磷酸盐具有抑制骨溶解的作用.

  • 标签: 二磷酸盐 骨吸收 作用机制 抑制 代谢障碍性疾病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根据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原理,设计用于动物实验的脉冲电磁场治疗装置.并用该装置观察在脉冲电磁场作用下实验动物力学特性和骨组织形态的变化。方法设计了强度为11MT.频率12Hz/8Hz自动跳变的脉冲电磁场发生装置和专用的动物实验装置,并将磁场作用于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模型。结果实验装置运行时.对各参数检测表明,实验装置满足设计的要求:经脉冲电磁场装置治疗的大鼠骨形态和力学特性与未经治疗的模型组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实验装置满足设计要求,脉冲电磁场可以改善骨的形态和骨骼的力学特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脉冲电磁场 物理治疗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inducedprotein,TGFBIp)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外基质分子,在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分化中起十分重要作用[1,2]。近期KimHJ等[3]及RowleyJW等[4]研究显示,TGFBIp可作为一种血小板来源蛋白,在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制备抗TGFBIp单克隆抗体将更好地理解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为发展新的抗血栓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手段。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动物1.1.1主要试剂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克隆抗体 诱导蛋白 制备 血小板活化 PROTEIN
  • 简介:据OkumuraN2012年6月13日[AmJPathol,2012,181(1):268—277]报道,日本学者开发出一种方法来加强移植的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endothelialcells,CECs)的附着,从而成功地开展角膜移植来修复病理性的角膜功能障碍。

  • 标签: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移植 抑制物 视力 cells 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于水凝胶中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制备分别含有bFGF/VEGF和不含bFGF/VEGF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水凝胶,分为A、B2组。同时包埋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d后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PCs的生长及长入水凝胶的情况并计数,分析bFGF、VEGF对EPCs存活率的影响。培养7d后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总RNA量,并检测PECAM1、CD34、KDR、Angiopoietin-2、pcdh12基因的表达。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2组去水凝胶的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用荧光法检测水凝胶的降解速度,bFGF、VEGF对EPCs释放MMP的影响。最后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检测含有bFGF、VEGF的水凝胶体外诱导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A组水凝胶,消化7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39.43%的EPCs尚存,B组4.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凝胶表面种植EPCs可观察到的细胞数A组为378.3333,B组为302.3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2组中MMP-2、MMP-9的表达,发现水凝胶中MMP-2和MMP-9随时间推移在72h内持续释放,A组较B组释放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检测水凝胶的降解发现,从第1天开始,A组水凝胶降解百分比急速升高,之后增长速度减缓,而B组呈继续增长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RT-PCR检测发现A组较B组基因Ct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技术检测发现A组(空白组)、B组(不含bFGF、VEGF组)、C组(含bFGF、VEGF组)的新生血管总数分别为9、25、3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缓释的bFGF、VEGF不仅能促进水凝胶中EPCs增殖、分�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 血管新生
  • 简介:据2009年6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报道,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一种控制肿瘤在脑部生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机制。此项发现为寻找脑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潜在目标。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已侵入大脑的肿瘤细胞来说,其一旦被激活,称为整合素αvβ3的肿瘤细胞受体会促使血管生长因子的分泌量增加,此生长因子参与肿瘤在脑组织中扩散所必需的新血管生长

  • 标签: 血管生长因子 美国科学家 肿瘤细胞 脑部 美国国家科学院 整合素ΑVΒ3
  • 简介:据2008年7月2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采用一项冷冻新技术,成功完成器官冷冻再移植的动物实验。科学家认为,这种技术有望为需要及时移植器官的病人带来更多生存机会。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器官冷冻 动物实验 再移植 移植器官
  • 简介:人参固本口服液系人参固本丸改变剂型,具有吸收快,便于服用之优点。为验证其药理药效,对新老两种剂型进行了主要药效学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人参固本丸及口服液对小鼠均有明显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可提高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阴虚模型动物滋阴补肾及抗氧化作用实验表明:二者对阴虚小鼠的甲状腺、胸腺、肾上腺均有增加趋势,尤其胸腺明显增大,说明二者均有滋阴补肾,改善因肾虚所致内分泌腺体萎缩,使失调的功能恢复至生理平衡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可使小鼠血液及胸腺组织中SOD活力显著提高,使血浆及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下降,说明二者均能起到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标签: 人参固本口服液 肾阴虚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目的构建含小分子肽P1-绿色荧光蛋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用携带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靶向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体外培养的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型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10周龄雌性健康C57BL/6WT小鼠100只。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用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EAU小鼠模型;实验C57BL/6WT小鼠尾静脉注射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对小鼠眼前节的炎症情况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C57BL/6WT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11c、CD86表型。结果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CD105(90.0%)/CD44(98%)、CD73(85.0%)/CD90(98.5%);建模后C57BL/6WT小鼠于注射后7~9d开始发病,12~14d发病达高峰,16~20d眼前节炎症自限性减轻,21d后眼内炎症逐渐消退、自愈;用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建模小鼠EAU发病时间延长,炎症程度减轻;建模后的小鼠脾脏CD11c~+CD86~-细胞数量增加非常明显,经过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治疗后CD11c~+CD86~-细胞数量下降,至治疗后第15天仍未恢复至治疗前水平;EAU建模后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C)百分比下降,经过治疗后成熟DC百分比逐渐增加,在第15天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IRBP诱导的C57BL/6WT小鼠EAU有治疗作用,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用于DC等抗原呈递细胞,调节其成熟,从而抑制了EAU的进展。

  • 标签: 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实验型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树突状细胞
  • 简介:本文讨论了纤维蛋白胶的配方、工具和使用方法,并报告了6例临床经验。纤维蛋白原浓度需>40mg/ml,凝血酶浓度>500U/ml能立即凝固,<50U/ml,凝固时间>60秒。可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工具和配方。抑肽酶并非必要成份。通过6例初步临应用总结使用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纤维蛋白胶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 简介:目的比较自行研制的可显影HA-P软腭植入材料与Pillar软腭植入材料(即PET)的纤维化效果。方法普通大白兔20只分为2组,第一组肌层内植入1根PET,另一组植入HA-P材料,于术后第7、15、30、60、90天2组分别处死实验动物2只,将埋植材料连同周围组织完整取出,制成标本并做石蜡切片行组织学检查,然后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材料纤维层厚度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早期PET纤维化程度更好,术后90d实验组纤维层厚度为(16.7±4.4)μm,对照组为(17.9±4.1)μ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研制的可显影HA-P软腭植入材料与Pillar材料有相似的纤维化效果。

  • 标签: 软腭植入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