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规范、科学、有针对性的适合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多纳伯迪安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研究小组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初步筛选指标进行了讨论。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结果;专家在两轮函询中的正系数分别为91.43%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157和0.8331,变异系数在0.00 ~ 0.20之间。建立的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三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9项。结论;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的护理质量敏感特征,符合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安全质量 敏感性指标体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需要清洗的 368 件腔镜器械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84 )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对照组( n=184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效果监测,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腔镜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监测腔镜清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清洗质量,促进清洗效率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腔镜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构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能够为临床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和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为了使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使用更加科学,需要基于相关的书籍、文献调查,增加多方面探讨,保证体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以全面应用到临床静脉化疗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化疗 护理 敏感性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去势治疗+比卡鲁胺行全雄激素阻断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直接去势治疗+比卡鲁胺行全雄激素阻断,并在治疗后加用放射治疗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改善。治疗后将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与对照组94.44%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明显较高;治疗后两组的相关指标均存在上升情况,同时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内分泌 前列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动态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效果及应用敏感度。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就诊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诊断研究。患者院内治疗期间需依次接受CCTA联合DCG诊断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分析CCTA、DCG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诊断效果及敏感度。结果:经MPI诊断后80例患者,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78例,CCTA、DCG联合诊断结果相较MPI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CCTA、DCG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7.44%(76/78),特异度为50.00%(2/4)。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CCTA、DCG联合诊断技术,可根据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及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对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准确诊断,且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优势显著。

  • 标签: CCTA DCG 冠心病心肌缺血 临床诊断 敏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产褥感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130例产褥感染患者作为试验样本,依照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同为6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路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干预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别间有显著性的数据差异,P均<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模式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值得选择和采纳。

  • 标签: 产褥感染 临床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福利院儿童成长问题突出,传统的福利院养育模式存在短板,不能满足福利院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在社工主导服务模式下,社工人员应当秉持专业理念,拓展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进步。

  • 标签: 福利院 社会工作 儿童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疗效。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癌 放疗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12月1日内接收的158例患者展开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79例患者。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观察组则增加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护理时记录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统计满意度数据,并做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8%;观察组焦虑情况较对照组要严重,各项数据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焦虑问题,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妇产科护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期间我院的 200 件骨科外来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分为 2 组,每组 100 件。对研究组的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实施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对照组的骨科外来医疗器械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两组骨科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及包装质量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发放及时率、手术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骨科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 96.51% 、包装质量合格率 97.02% 、发放及时率 96.12% 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的 88.97% 、 89.87% 、 89.99% ,研究组骨科外来医疗器械的湿包发生率 1.07% 、手术感染率 1.23% 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的 6.89% 、 7.32% ( P < 0.05 )。 结论:在实际的临床医学过程中,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能有效提高器械的灭菌效果和质量,值得广泛运用并推广于实际的情况当中 。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消毒供应室 骨科外来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拒绝母乳喂养产妇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按照每组4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与母乳喂养依从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依从率也更高。结论:对于拒绝母乳喂养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将母乳喂养情况改善,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母乳喂养成功率高。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母乳喂养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输液治疗的小儿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以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例数均为 42 例,所行护理方式各为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比 2 组护理效果上显示出的差异。 结果:试验组哮喘发作次数、 FEV1 、 FVC 等肺功能、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支气管哮喘病情,提高肺功能,促进康复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病例分别为52例、53例,各进行的为一般急救护理流程、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评比两组临床急救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分诊、急救、心电图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抢救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两组别的数据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诊到达时间、第一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抢救,能够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管理中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中心 2016年 12月 ~2019年 9月收入的 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模式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 46例显效、 3例有效、 1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 98.00%,对照组 33例显效、 5例有效、 12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 70.00%;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度为 80.00%,观察组满意度为 96.00%。 观察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护理人员评分比较,观察组管理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态度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应用到产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 产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敏感质量指标的实施,分析在产房阴道分娩后2小时产后出血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实施产后出血的敏感质量指标(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把改进前(2021年7月-2021年12月)孕产妇500例作为观察组,另把改进后(2022年7月-2022年12月)5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采用产后出血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后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出血观察及时性、出血高危风险识别、产程观察处理规范性、出血量评估准确与护士急救技能娴熟性均较观察组高(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 通过实施敏感质量指标,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助产士的护理观察水平。

  • 标签: 产科 产后2小时出血 敏感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IgA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分析此方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76例IgA肾病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仅予以服药指导,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较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IgA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遵医嘱行为,提高药物依从性,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 标签: IgA肾病 健康教育路径 依从性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