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预防碘酊消毒过程中消毒液渗入胸腹部引起皮肤灼伤现象。方法:将2019年01月-2019年8月363例,对俯卧位病人皮肤消毒患者,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横单固定躯体两侧皮肤,臀部用纱条固定。实验组采用手术护膜粘贴在身体两侧及臀部的皮肤。观察两种消毒后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护膜有效隔绝消毒液渗入到胸腹部引起碘酊和电外科灼伤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肤护理 灼伤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额21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1采用截石位;对照2采用侧卧位;观察组采用折刀俯卧位。比较三组摆放时间,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和舒适度,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1组(P<0.05);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2组(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低于对照组2组( 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生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折刀俯卧手术护理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治疗满意率。

  • 标签: 折刀俯卧位 截石位 侧卧位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采取俯卧体位对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呼吸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本院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卧位先进行中心分层,在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应用俯卧体位,对照组应用仰卧体位。对两组临床效果作比较。结果:研究组咳嗽、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多维度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后俯卧体位下患儿PaCo2、RR指标改善程度优于仰卧位下,数据比较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改良Waterlow量表)在俯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术前采取改良Waterlow量表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7例俯卧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在手术开始前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对手术体位受压部位进行皮肤管理。结果57例俯卧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后,发生手术压疮患者为1例,压疮发生率为1.75%。结论对于俯卧手术患者而言,予以患者应用改良Waterlow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方法良好,并实施针对性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患者 压疮风险评估表 俯卧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瘤手术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02~2022.02一年期间收治的脑瘤手术患者,随机选择66例用于本项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时间顺序将其分组,33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3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对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要更低,(P<0.05)。结论:对于脑瘤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可有效预防其压疮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瘤 体位护理 压疮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脑瘤患者,分析实施手术体位护理对患者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室脑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体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面积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为2.5%,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为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体位护理 脑瘤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脑瘤患者,分析实施手术体位护理对患者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室脑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体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面积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为2.5%,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为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体位护理 脑瘤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俯卧位与传统俯卧位护理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将其中采用改良式俯卧位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租,将采用传统俯卧位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h后,观察组患者CVP、MAP、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P

  • 标签: 改良式俯卧位 传统俯卧位 ARDS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液体石蜡油在预防骨科俯卧手术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并循证评估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方法:研究时间区间2023年09月~2023年10月,收集于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病人68例为研究对象,以阿拉伯数字分配法1:1分组处理。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分别给予常规干预、联合液体石蜡油涂抹。借鉴《NPUAP压力性损伤分期》评估,对比两组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级不明、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借鉴《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结果:(1)在术后30min内,护理人员协同手术医生仔细评估后,观察组病人34例中仅有1例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且等级评估为Ⅰ级,发生率1/34(2.94%),对照组病人34例中有6例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且等级评估Ⅰ级3例、Ⅱ级3例,发生率6/34(17.65%),但在术后12h内,两组病人经对症处理后皮肤压力性损伤均得到良好恢复,询问其有无不适感受,均自我感觉尚可,校正 =2.548,P=0.110。(2)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能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液体石蜡油在预防骨科俯卧手术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虽无法彻底杜绝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但相比于常规干预,此干预方法仍颇具成效,值得临床医务人员应用推广。

  • 标签: 液体石蜡油 骨科俯卧位手术 皮肤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腹腔镜与手术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预防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术中舒适度、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指标、应激指标;与手术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结果预防组满意水平、心理状态指标、应激指标、术中舒适度、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妇科腹腔镜 手术体位有关的并发症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入院的 3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通气治疗以及俯卧位通气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血氧分压情况以及氧合指数(血氧分压 /吸氧分数)。结果:统计分析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情况以及氧合指数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情况,使患者快速脱离危险。

  • 标签: 俯卧位通气治疗 效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俯卧位通气在 ARDS 患者 康复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 患者 65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的 pH 值、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 结果: 俯卧组患者的 PaO2为 ( 201 .28 ±34 .23 ) mmhg ,优于常规组的( 158.26 ±28.92 ) mmhg ( P< 0.05 );俯卧组患者的 PaO2/FiO2为 ( 229 .28 ±45 .23 )优于常规组的( 143 .06 ±37 .39 ) mmhg ( P< 0.05 )。而两组患者的 PH 和 PaCO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P> 0.05 )。 结论 : 在 ARDS 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俯卧位机械通气是一种比传统模式更加科学的辅助通气方式,可以科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因此 俯卧位通气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ARDS 护理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予以俯卧位通气,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的体位干预结合结构化心理疏导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的体位干预结合结构化心理疏导。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d,观察组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高眼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0级眼睑水肿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的体位干预结合结构化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其舒适度,促进眼压、眼睑水肿情况改善。

  • 标签: 多功能强迫体位辅助器 结构化心理疏导 玻璃体切割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时体位护理对分娩的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使用产时体位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过程。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对其进行科学的体位护理,能有效减短分娩时间,降低风险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 体位护理 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