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级专科护生300人中试行实训室开放信息安全管理,把未使用此种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的2016级专科护生347为对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学生满意度、职业损伤发生率、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率和用品、能源消耗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实训室开放效能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高职护理 实训中心开放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级专科护生300人中试行实训室开放信息安全管理,把未使用此种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的2016级专科护生347为对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学生满意度、职业损伤发生率、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率和用品、能源消耗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实训室开放效能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高职护理 实训中心开放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病案是储存在医疗机构并由病案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的档案材料,是医务人员根据病案的规范来记录有关患者的诊治过程的档案,病案具有完整性、客观性和连续性。病案真实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诊疗记录,转归情况,是医院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医院后续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在医疗改革中发挥作用。病案信息管理要求,不仅要有效保管病案材料,还要将病案中的重要内容转换为信息,并进行电子化加工,为病案的利用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新医改对病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案管理规范化要求更严格,病案管理的科学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病案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进一步保证,使病案信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临床与科研,进一步拓宽病案信息的利用途径。因此,如何有效规范、开发、利用病案信息,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医院 病案 信息管理 数字化病案 医改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国内的医疗服务之上。对此,国内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国内护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护理质量。接下来本文将会重点分析这些不安全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对策,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护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安全用药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同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入治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安全用药护理,对最终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认知水平评分更优,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稳定自理能力及心血管状况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照呈现统计学分析价值(P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安全用药 护理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西药房2018年1月-2020年4月入院的240例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管理,观察组实施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对比两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用药不当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药物摆放不当、警示牌毁坏、药物摆放不合理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P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 摘要 ] 为了观察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该院在护理工作中施行细节管理后的工作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该科主要是治疗 14 周岁以下的患者,患者普遍存在着好动行强,逆反心理严重、行为不够成熟等特征。这加大了该院的护理工作操作的难度,而且患者由于病情普遍对医院怀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该院决定在小儿安全管理中施行细节管理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纠纷事件有明显降低。据目前来看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 ] 小儿护理 细节管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 100 例患儿为例,按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开展分组。对照组患儿進行一般护理,实验组患儿开展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较低,两者之间差异明显 P<0.05 ,有参考价值。结论:开展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小儿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加快患儿康复速度,临床价值显著。在未来临床中可积极广泛应用细节管理。

  • 标签: 细节管理 小儿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以及急救护理的改进策略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9年4月开始,2020年8月截止,以我院接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案例。基于入院顺序划分为实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非介入治疗。实验组应用介入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以临床抢救指标以及并发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数据和并发症数据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抢救效果突出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普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明确对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用某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10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举措,涵盖了常规检查、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辅导等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将防护意识与元素融入临床护理管控机制内,通过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与患者满意度评估资料,判断两组患者护理的实际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6.0%、 18.0%;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90%、 74%。由资料可知,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差异明显,满足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护理人员明确了适宜的防范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理应在临床护理领域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输尿管硬镜下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17 年 1月- 2019 年 9 月接受输尿管硬镜下同期治疗的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 34 例为研究对象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本组所有 34 例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 手术时间为 (95.85 ±10.25 )min,平均 术中出血量为 (19.12 ±3.69 )ml,平均 住院时间为 (3.36 ±0.27 )d。本组 患者中,一期手术 30 例,二期手术 4 例,其中一期手术结石清石率为 91.18 %(31 /34 ),二期手术结石清石率为 94.12 %(32 /34 )。术后, 中发生 血尿 2 例,主要原因 为双 J管在膀胱内移动摩擦膀胱壁引起, 发热 4 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控制 。结论 对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硬镜下同期治疗切实可行,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双侧上尿路结石 同期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方法 :以我院于 2018年 10 月~ 2019年 10 月收治的 6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 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死亡率、抢救成功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P< 0.05),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与护理人员年龄、法律意识、护患沟通、护理记录、护理制度及综合素质均有一定联系,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提高抢救速度,加强医患沟通,对患者病情实施准确评估,通过上述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急诊护理风险 护理安全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在传染病区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所具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6 年 09 月到 2018 年 09 月收治的 115 例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对比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前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93.91% 的实施后总满意率远高于 80.00% 的实施前总满意率,可以得出 P<0.05 ,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总而言之,在传染病区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极其显著,因此应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安全文化建设 传染病区护理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四种 不同有效氯含量的消毒产品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对二氧化氯消毒液、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 84消毒粉、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四种含氯消毒产品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 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 LD50>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和 84消毒 (500mg/kg.BW)

  • 标签: 含氯消毒产品 有效氯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