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福建海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研究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药专家、访美学者、美国裔治城大学植物药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唐肖洪先生主持,与美国GNCF生物科技公司全面技术支持合作,拥有先进的各种植物化学成份提取分离的设备。

  • 标签: 生物科技 福建 天然植物提取物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支持 提取分离
  • 简介: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是集医药生产、经营、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03亩,现有员工100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0多名,中级技术人员近300人。公司拥有资产1.5亿元,年销售收入2亿元,年税利2000多万元,主要生产激素类、维生素类、抗生素、抗感冒药、胃药等多个类别,

  • 标签: 制药企业 公司简介 苏涟 高级技术人员 医药生产
  • 简介:上海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按理说,上海中药业应该是全国的“龙头老大”。然而,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英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对上海中药“地位”所作的评价,却发人深思。她说:“在中药出现发展大好机会之时,上海中药制药工业失去了

  • 标签: 药材 公司改革 大动作 吴伟 总经理 上海
  • 简介:5月16日,第7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2017年中国健康营养博览会和第17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近2000家品牌展商,汇集了众多个品牌产品。

  • 标签: 中国 药交会 中药 品牌产品 药品交易会 会展中心
  • 简介: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中药品质评价与分析检测中心是在其公司十几年中药科研积淀的基础上,于2014年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12月通过CNAS认可,是一家从事中药品质评价和相关质量分析检测的专业机构。检测中心承接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内部委托检测服务,同时承接外部客户委托检验服务。下设综合管理室、检测室,拥有管理及检验人员23人。

  • 标签: 品质评价 中药 检测 中国 检验服务 专业机构
  • 简介:在药材种植主产区药材种植易、销售难一直是困扰众多药农的一个难题,谁为药农架起种植与市场的“桥梁”呢?安徽省东至县药材公司急药农所急,帮药农所需,使药材生产与销售紧紧连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中药材普查资料表明,东至县中药

  • 标签: 药农 东至县 药材公司 中药材基地 产销两旺 药材种植
  • 简介:在中国中药行业努力推进中药国际化的今天,在青岛,一家交融着中日两国友谊与血统的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作为中药领域国际合作的先行者,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青岛华钟在原料、产品工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中药国际化 国际合作 青岛 制药 合资 中药行业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基地运营模式的分析比较,寻找出适宜不同情况的基地模式。方法:对常用的几种基地模式的优点、缺点、适用的环境,以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管理成本等为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及结论:从质量角度看,农场化管理、大户承包这两种模式有利于药材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管理成本方面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产业合作社(协会)+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比较节省成本。

  • 标签: 药材基地 模式 创新 特点
  • 简介:伴随着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我国作者与国际期刊的距离也在不断缩短,但我国作者向国际期刊投稿数量的增速远高于发表数量的增速,怎样选择合适的国际期刊投稿?怎样撰写高水平英文论文?什么是国际期刊审稿与录用程序?怎样提高论文文被国际期刊的录用率?这些是每位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国际期刊 期刊投稿 作者 天然药物 中国 编辑部
  • 简介:当前中药材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中药材生产管理模式与对其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提出要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可从改变中药材的生产管理模式入手,来解决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内容为:中药材生产正品化、中药材生产道地化、中药材栽培规范化、野生药材栽培化、中药材初加工的许可管理、中药材的保质期设定、中药材信息可追溯等的生产管理模式.中药材质量受种源、产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保管等多因素影响,中药材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检验只是对结果的一种判定.因此,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工作重点,在于对中药材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将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相结合,才能确保中药材质量.

  • 标签: 中药材 质量 生产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和栽培模式下金线莲形态、产量、主要药用成分黄酮和多糖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金线莲适宜栽培模式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以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金线莲植株为材料,调节不同光照强度,采用林下仿生栽培和大棚种植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大面积种植,测定不同栽培模式金线莲多糖含量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分析金线莲栽培过程中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结果:光照强度为3000lx时,植株的株高、叶片大小、茎粗、鲜重和干重均达到最大;两种模式(大棚和林下)栽培苗随着栽培月龄的增长,多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黄酮含量则逐渐增加。种植6月后,以林下仿生态种植的金线莲在形态和生物量都显著优于大棚种植,多糖含量比大棚种植高2.9mg,但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栽培模式对金线莲的生长、黄酮和多糖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金线莲的适宜采收期为林下栽培6个月以上。

  • 标签: 金线莲 光照强度 栽培模式 栽培月龄 生长 多糖
  • 简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对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生从专业认识、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就业倾向和人才培养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 标签: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