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一般泛指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下部范围内的疼痛哇匿代除有”头痛”的记载外,还有“头风”、“脑风”等记载,实际上仍属头痛。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诊断方法 保健知识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眩晕多由-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中医多从“眩晕”角度论治。根据对《伤寒论》“厥阴病”原文的分析,从“厥阴经”“少阳经”论治,为治疗眩晕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厥阴病 颈源性眩晕 针灸
  • 简介:[目的]观察刃针松解C2椎板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刃针松解C2椎板及肩胛提肌,4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康颗粒,一次1-2袋。一日2次,饭后服用,治疗12天;两组治疗观察12天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刃针松解C2椎板及肩胛提肌治疗眩晕疗效肯定。

  • 标签: 颈源性眩晕 刃针 C2椎板 肩胛提肌
  • 简介:头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患者的共识,管恩福通过20余年的临床诊治经验,主张“用手摸病,用手治病”,独创定位摇头法诊治头痛,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具有直接、快速等优势,并提出防病三要点。

  • 标签: 定位摇头法 颈源性头痛 中医正骨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眩晕(cervicalvertigo,C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CV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推拿隔日治疗1次,针刺每日治疗1次,治疗20d后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等症状评分变化,并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4例,对照组脱落13例。最终,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进行数据分析。治疗20d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等症状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69.4%,对照组为32.4%,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能显著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

  • 标签: 推拿 按摩 针刺疗法 眩晕 颈椎病
  • 简介:[目的]观察点穴星状神经节和整脊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头痛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0例(点穴星状神经节和手法整脊治疗)和对照组40侧(手法整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治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0例;对照组40例,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I例。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治疗头痛的方法中,点穴星状神经节和手法整脊疗法是效果显著,创伤极少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点穴疗法 颈椎病 正骨疗法 星状神经节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眩晕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有周围景物旋转感的称真性眩晕,只感头昏眼花,或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称假性眩晕,因颈椎病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眩晕称眩晕,包括以上两种原因。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 诊断 空间定向障碍 脑供血不足 真性眩晕
  • 简介:肩周炎俗称“漏肩风”,是肩关节周围的筋腱发生损伤,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见于50岁的中年人士,故又称为“十五肩”。假如症状比较严重,以至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完全丧失的话,

  • 标签: 肩周炎 锻炼法 退行性病变 关节周围 症状比较 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肩周炎的针刺辩证治疗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患肩局部和同侧下肢相对应的特定穴对症治疗,主要穴位有肩三针、天宗、外关、阳陵泉、足三里、中平奇、悬钟等。结果33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占285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例5例,总有效率9848%。结论对肩周炎的治疗,关键在于辩证治疗,根据患病原因、病程长短采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等方法辩证治疗,同时根据病变部位经络所在,对症治疗。肩周炎的治疗,只要治疗规范、对症,同时患者配合功能锻炼,防止患肩受凉吹风,愈后良好。

  • 标签: 肩周炎 针刺疗法 辩证治疗 肩三针 阳陵泉 中平奇
  • 简介:目的:评价旋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治疗后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ousScale,VAS)评分、SF-36评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相关数据等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所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验结果作为安全观测统计资料。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5.37%,而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肩痛、LVA及B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在SF-36评分这一项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82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旋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眩晕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眩晕程度、肩痛及椎动脉供血状况。

  • 标签: 颈性眩晕 眩晕 旋提手法 中药 牵引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与血脂的相关。方法征集2012年1~6月唐山市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单纯肥胖和超重男性患者219例,超重组110例,肥胖者109例。检测身高、体重、围、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并进行分析。结果①超重患者的围(384±40)cm;肥胖组患者的围(422±52)cm,肥胖组围大于超重组,P<001。②肥胖组舒张压高于超重组(890±150)对(85±130)mmHg,P<001。肥胖组甘油三酯高于超重组(32±14)对(19±10)mmol/l,P<001。肥胖组LDL-C高于超重组(39±07)对(26±06)mmol/l,P<001。3、两组患者围与腰围、体重指数、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围与BMI、腰围正相关,围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 标签: 超重 肥胖 颈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予艾灸结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60例,予单纯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亦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灸法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疗效优于单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 标签: 灸法 间接灸 颈痛 椎关节强硬 眩晕
  • 简介:笔者运用巨刺法,取申脉穴治疗肩周炎收到满意效果。若病程短,可一针一次立效;若病程长,一般10天左右即可收效。

  • 标签: 肩周炎 中医药疗法 申脉穴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