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探讨血瘀证患者与血浆D-体(D-Dimer)的辩证关系,以及活血化瘀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0名正常人及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检测其血浆D-体含量,并对病人组60例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血浆D-体含量和瘀血程度积分的影响。结果:病人组血浆D-体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血浆D-体和瘀血程度积分明显下降(P<0.01),瘀血证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浆D-体测定可做为血瘀证辨证及活血化瘀治疗观测疗效的客观血液指标之一。

  • 标签: 血瘀证 D-二聚体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止血分子标记物血D-体的水平及其与HSP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86例HSP患儿血D-体水平,并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和肾脏损害分为三组,A组38例患儿无消化道出血无肾脏损害,B组32患儿有消化道出血,C组26例患儿有肾脏损坏。比较三组患儿的D-体阳性率。结果A组患儿的血D-体阳性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组患儿的血D-体阳性率名先高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D-体水平,可对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D-二聚体 高凝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监测的D-体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31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体含量的测定,分析D-体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分析(GCS)及格托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早期就出现D-体水平增高;D-体水平与GCS呈负相关,与GOS呈负相关。结论动态监测D-体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颅脑损伤伤情与预后,对指导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D-二聚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患者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名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的关机。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 标签: D-二聚体 高血压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靶器官
  • 简介:目的:探讨D-体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孕妇与60例正常孕妇进行血浆D-体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D-体含量较健康孕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D-体含量较健康孕妇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高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D-体含量较健康孕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体可有效判断孕妇体内高凝状态及发生血栓的危险性,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二聚体 枸盐酸钠
  • 简介:目的:建立己丸中芍药苷溶出度测定方法,并比较超微粉和普通粉己丸的溶出差异。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部)溶出度测定第法,以700mL水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规定时间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两种不同粉体己丸的溶出度差异。结果:超微己丸的体外溶出速率快,溶出度高。结论:超微粉己丸的溶出速率快,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 标签: 超微粉 戊己丸 芍药苷 溶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