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暴发人感染猪流感,至6月中旬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例。此病毒为甲流感病毒,HI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该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体液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1~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中医 病因病机
  • 简介:根据收集到的中医参与诊治重症甲H1N1流感完整资料,认为甲H1N1流感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风热毒邪。重症患者临床可分3期:Ⅰ期毒热闭肺期;Ⅱ期毒损肺络,津血外溢期;Ⅲ期毒邪内陷,内闭外脱期。而毒热耗气,元气暴伤,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不流津和毒损肺络是其主要病机。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重症 中医 病因病机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甲H1N1流感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确诊的17例甲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17例患者既往没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有流感患者接触史者有4例,占23.5%,既往健康者有14例,占82.35%。甲H1N1流感重症年龄多发生于2岁到12岁少年儿童,占本组病例64.71%。临床症状高热有16例,占94.11%,首发症状高热为主体温39℃以上10例,占本组病例58.82%,其中高热和咳嗽同时出现5例(29.4%),其次咳嗽有7例(49.4%)。合并症主要是肺炎,有15例(88.2%),多脏器功能不全4例(23.5%),有基础性疾病4例(23.5%)。动态血生化检测及其他检查中肝功能异常者9例(52.9%),心肌酶谱异常者7例(41.2%),心电图异常者9例(52.9%)。在出现症状到病毒阴转时间上,多数在2到7天,平均(4.2±1.67)天;在给予治疗到病毒阴转时间上,多数在1到4天,平均(1.88±1.78)天。治疗方面使用中药加奥司他韦7例(49.4%),中药治疗5例(29.4%),未用中药或奥司他韦3例,奥司他韦治疗2例(11.8%)。治疗痊愈出院16例(94.1%),死亡1例。结论新型甲H1N1流感危重症发病年龄少年儿童多见,首发症状高热、咳嗽,肺炎是主要合并症。及时给予治疗,绝大多数均能获得痊愈,预后良好。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流感重症患者 临床病例 临床特征
  • 简介:通过对危重症甲H1N1流感患儿的救治,笔者体会到随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生,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作为一所综合医院,必须培养出一支经过严格培训,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危重患儿抢救能力的护理队伍,并制定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方面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体系完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都是处理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症甲型H1N1流感 患儿 护理
  • 简介:目的:筛选肺经草抗甲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方法:应用鸡胚培养法研究肺经草3个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肺经草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有一定的作用。结论:肺经草抗甲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 标签: 肺经草 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 有效部位
  • 简介:通过分析150例住院儿童甲H1N1流感临床牙料,总结儿童甲H1N1流感临床特点。发热、咳嗽、咽痛为儿童甲H1N1流感的首发症状,中高热多见;血象符合病毒感染规律;中医辨证符合温热病风热病邪特点;中药是治疗儿童甲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流感病例中无原则应用抗生素对治疗无益。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儿童 临床病例
  • 简介:基于甲H1N1流感不断蔓延扩大的严峻形势,为了积极开展中医对甲H1N1流感防治的研究工作,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近来对该病有关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整理。周老认为:甲H1N1流感的病因是非其时有其气,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病机演变以三焦传变为多见,并提出分层预防以及强调“中医医人”的观点。

  • 标签: 甲型H1 N1流感 周仲瑛 中医 病因病机 治疗方案
  • 简介:目前我国正在接种的甲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H1N1流感病毒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浓缩、纯化、裂解、灭活病毒后制成。本品主要成分为甲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辅料为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含硫柳汞防腐剂。

  • 标签: 中医传染病学 甲型H1N1 疫苗 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预防学
  • 简介: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诊疗方案
  • 简介:目的分析甲H1N1流感的发病病机,研究其对甲H1N1流感病情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多中心结合的方法,收集2009—2012年(时间段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4家医院的甲H1N1流感246例患者资料,填写临床观察记录表,按照"证候辨证素量表"录入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采用证素辨证法得出甲H1N1流感的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就诊时246例患者有表、外风、热、湿、寒、阴虚、痰、肺、气虚、阳亢、脾、阳虚、肝、血虚14种证素,病位证素肝,其风热犯表证比风寒束表证表现明显(P〈0.05),而病位证素脾,其风寒束表证比风热犯表证表现明显(P〈0.05)。风寒束表证和风热犯表证在证素阴虚、阳亢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甲H1N1流感以风邪为主导,寒热并存,可兼湿邪。可伤及肺脏,可造成气虚,风热毒邪易伤肝,可致阴虚阳亢,而风寒毒邪易伤脾。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证素辨证 前瞻性研究 发病病机
  • 简介:流行性感冒属季节性多发病,易暴发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中西医对流感均有相应的治疗手段,而中医治疗特别是在缓解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流感的基本病因和病机为“毒”、“风”、“虚”;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流感 人体健康危害 流行性感冒 暴发流行 临床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销售黄芪的公司称,这种中草药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帮助预防从普通感冒到甲H1N1流感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科学家们说,黄芪能够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但还不清楚是否能够给人体健康带来好处。

  • 标签: 人体免疫力 H1N1 黄芪 预防 中药 普通感冒
  • 简介: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而中医治疗本病,治病求因,标本同治,具有一定优势。导师黄可佳教授认为湿热邪毒是本病之主要病因,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总则,并针对患者体内湿邪之不同成因,审因论治,取得确切疗效。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湿热邪毒 清热解毒利湿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肾气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盖天力片,女性患者加服尼尔雌醇片,男性加服甲基睾丸素。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多食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户外日光浴。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骨质骨密度和总体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42%,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质骨密度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肾气丸 中医药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外感清热解毒方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活性。方法:体外培养MDCK、HEL和A549细胞,分别接种流感病毒H1N1、腺病毒A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给予外感清热方进行干预,以病毒唑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治疗指数,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抗呼吸道病毒活性。结果:外感清热方对H1N1的IC50为0.028mg/mL,TI为2.07。预防给药在0.01mg/m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阻断H1N1病毒入侵,有预防作用。治疗给药在0.01mg/m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对病毒有治疗作用。直接杀伤实验该方能够降低病毒滴度1个梯度。在0.005mg/m:时抗AV1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抑制AV1。镜下观察CPE表明0.01mg/mL以上浓度的中药能够抑制RSV1。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抗H1N1、AV1和RSV1的活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 标签: 外感清热解毒方 H1N1 AV1 RSV1 体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