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常规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的146例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并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痛查因阳性率43.75%(7/16),呕吐查因阳性率100%(12/12),黑便查因阳性率100%(41/41),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发现小肠阳性病变146例,其中小肠毛细血管扩张征19例,小肠炎32例,小肠Crohn病39例,回肠多发溃疡8例,空肠脂肪瘤3例,小肠肿瘤24例,小肠血管畸形13例,回肠憩室并出血8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大小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征,结合临床,从主要脉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举例等方面论述了大小肠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大肠病的中医辨证有大肠湿热、大肠积滞、大肠气结、大肠瘀毒、大肠津亏、大肠虚寒;小肠病的中医辨证有小肠实热、小肠气痛、小肠虚寒。

  • 标签: 大肠病 小肠病 中医 辨证施治
  • 简介:摘要 目的 以手术病因诊断结果为疾病考量标准,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并深入分析将其应用于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研究时间截点在2022年至2023年间开展,取我院48例小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手术病因诊断结果作为考量标准,与多层螺旋CT病因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本研究小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率、准确率显高,与手术病因诊断结果相较,指标间P值未达到小于0.05标准,故说明差异性不大。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其显现的图像更为清晰,可明确患者病变类型、程度及相关病因,对小肠梗阻患者的检查诊断率、准确率更高,且可一定程度降低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为疾病的后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小肠梗阻 手术病因结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16层螺旋CT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经16层螺旋CT扫描拟诊为小肠扭转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其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有1例全小肠扭转出现肠壁水肿增厚;13例空肠扭转中,其中顺时针扭转为9例,逆时针扭转为4例;5例回肠扭转;肠扭转中出现腹腔渗血有4例。经CT确诊的19名患者中,有16例同时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占84%,5例疑似病例中,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发现,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并存的有4例,占80%;19例CT直接确诊的患者中,肠管积气积液及周围肠管气液平各有16例和14例,分别占84%和7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小肠扭转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引入20%甘露醇250ml兑水1250ml(250ml×5)配成等渗溶液1500ml的方式达到小肠充盈的方法和采集时间进行扫描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肠肠道疾病患者,口服阴性等渗甘露醇溶液,分时间段采集小肠造影图像,根据对比剂到达回盲部来评价小肠充盈效果。结果多层CT小肠造影术(MSCTE)清楚地显示了多种小肠疾患的肠内、肠壁、肠外血管、系膜及腹内脏器情况;M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结论MSCTE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能全方位、多维显示小肠疾病的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引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的因素,分析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依据患儿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儿实行我院儿科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前提下予以东莨菪碱治疗,分析患儿的致病因素,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患儿体重、胎龄、喂养方式等存在一定关系,包括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非母乳喂养比例均显著高于足月儿、大于1500g体重、母乳喂养比例;实验组患儿与参照组患儿在总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利用东莨菪碱方式辅助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中选择近期入院治疗的 4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表明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传统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模式,随后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效果评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例新生儿,随后将其进行临床分组,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新生儿早期微量喂养干预,护士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查体,并对新生儿进行尿布以及臀部、脐部护理。观察组采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模式。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满意比例比对,其中对照组中满意人数为 26例,所占比例为 65.0%。观察组中满意人数为 33例,所占比例为 82.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 5%,观察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 15%,观察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通过采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模式,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症状进行临床观察,其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益生菌 早期微量喂养 新生儿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