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经筋与经脉同源共史,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便载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描述筋脉疾患的治疗法则。《黄帝内经》的“经脉篇”和“经筋篇”分别系统而较完整地记载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医术的核心。人类在与疾病作长期斗争中,对经筋的认识远比经络更早。

  • 标签: 《黄帝内经》 经络学说 治疗法则 传统医学 按摩推拿 经脉
  • 简介:夏季,天气炎热,病菌活跃却又充满敌意,季节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如稍不注意,很可能被它们袭击。尤其女性朋友,特殊的生理结构与爱美的天性,更应注重夏季的保健。健康一,做个漂亮女人!

  • 标签: 健康 女人 生理结构 夏季
  • 简介:秋冬养阴冬令进补,是早已为大家熟知的养生之道。而春夏养阳、冬病治,作为祖国医学特有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可能还未被多数读者所真正了解。那麽,冬病是否真的能治呢?又有哪些病症适合治呢?

  • 标签: 冬病夏治 冬令进补 秋冬养阴 养生之道 春夏养阳 祖国医学
  • 简介:全,字继武,男,汉族,生于1917年,卒于1997年^[1]。生前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家学,14岁时开始随父学医。1935年入开封国医讲习所就读,193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校函授班,曾先后跟随卢子涵、王合三、许公岩等著名中医学家学习眼科和内科,并得到真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是卫生部遴选的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

  • 标签: 吕承全 教授 中医药疗法 中医
  • 简介:经方系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尤以医圣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笔者每览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未尝不慨然叹其匠心之独运,用意之深邃。区区姜二味药,却因病机的变化组成了不同方名,不同剂型甚至不同煎煮、服用方法的方剂,于是欲一探其究竟,偶有一得,求证于同道。

  • 标签: 半夏 生姜 干姜 小半夏汤 类方
  • 简介:悰教授为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之嫡孙女、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多年来其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临证衷中参西、辨证论治、知常达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急重病症,肖悰教授认为其相当于西医的无排卵性功血,“阴虚阳搏”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标本兼顾,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处方以自拟四草龙牡一苋汤合生脉散加减,临床收效颇佳。

  • 标签: 崩漏 中医药治疗 名医经验 肖承悰
  • 简介:当今,“冬病治”的道理已经越来越为人所知,但人们是否知道,可以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或贴药)治疗,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效果呢?

  • 标签: 冬病夏治 节气灸 时令节气 强壮作用 脏腑功能
  • 简介:冬病治是在中医"上工治未病"和"春夏养阳"思想的指导下,继承古代三伏日治病、防病基础上的中医特色疗法。"冬病"指以寒邪强盛和阳气受损为疾病发生根本,且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一类疾病;"治"指夏至后三伏天期间通过中医传统方法生发阳气,培本固元,以驱散伏留体内的寒湿痰饮之邪,平衡阴阳,调畅气血,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减少其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

  • 标签: 冬病夏治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呼吸疾病
  • 简介:1.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治疗期间如有不适反应需及时请教医生,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药膏。

  • 标签: 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 不适反应 治疗期
  • 简介:上海市翔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为上海市卫生局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现有成员6人,主要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咳嗽、颈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肠胃病、口腔溃疡、失眠等内科杂证,以及小儿自闭症、老年性痴呆、肿瘤、脏腑虚损等疑难病证的临床研究。

  • 标签: 老中医工作室 夏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性痴呆 学术经验
  • 简介:哮喘是一种气道炎性疾病,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参与的并由这些细胞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具有发病急骤,演变迅速,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特点。运用传统医学中“冬病治”的特色原理,在夏季哮喘未发作时进行积极的治疗,采用膏药敷贴穴位,使药物直达病所,内外相因治疗哮喘疾病,对于缓解症状、预防疾病发作、减轻患者痛苦起到了积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冬病夏治 哮喘 贴敷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最佳时机和方法。为COPD患者实施更为有效的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50例COPD确诊患者在夏季采用敷贴疗法(冬病治),结合患者体质加减用药。结果: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54%。结论:中药敷贴疗法对COPD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 标签: 慢阻肺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临床观察
  • 简介:翔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以平为期,以调为法"的学术思想,形成了调整阴阳、注重气血辨证、擅长活血化瘀的临证特色。

  • 标签: 夏翔 以平为期 以调为法 老中医经验
  • 简介:目的观察冬病治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伏贴组、三伏贴+隔姜灸组、隔姜灸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2016年初伏(2016年7月17日)、中伏(2016年7月27日)、末伏(2016年8月16日)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疗效、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并在治疗后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及远期随访,三伏贴+隔姜灸组疗效明显优于三伏贴组、隔姜灸组(均P<0.05),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疗效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症状积分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RQLQ)均降低(均P<0.05),但三伏贴+隔姜灸组较三伏贴组、隔姜灸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时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和隔姜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有确切疗效,安全性良好,两者联合作用更明显;单独使用三伏贴较单独使用隔姜灸对于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三伏贴 隔姜灸 中医疗法
  • 简介: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军教授自从医以来,专于内科疾病的诊疗,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独具匠心,提出气虚、阴虚、血瘀在糖尿病发病不同阶段的作用,多从益气养阴活血之法人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军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经验 益气养阴活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