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工艺分离得到内酯部位,分离得到主要化合物,考察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对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60%的乙醇洗脱部位为内酯部位,同时分离鉴定了两个主要化合物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和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并考察了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论首次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60%的内酯部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实验研究显示,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均在不同方面降低了肺部转移瘤的恶化程度。

  • 标签: 大孔树脂 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抗肿瘤转移
  • 简介:《分析化学》是中药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传统LBL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对照比较法,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重点讲解必需理论知识基础上,采用问题教学法,把课程教学内容与中药产业密切联系的实例相链接,结果表明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分析化学 PBL LBL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无法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无法满足中医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设中医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启发学生探索中医学未知领域的意识和勇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领导能力、决策判断以及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更好地开设中医综合设计性实验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综合设计性实验 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方法我院自2013年开始在输血检验中运用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别收集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前后5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运用前,职业暴露、配血问题、输血前后未消毒、输血传染病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4.8%、7.4%、5.2%、7%;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运用后,上述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0.6%、1%、0、0.4%,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要严格把好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关,尤其是要认真做好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这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基本。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外感清热解毒方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活性。方法:体外培养MDCK、HEL和A549细胞,分别接种流感病毒H1N1、腺病毒A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给予外感清热方进行干预,以病毒唑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治疗指数,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抗呼吸道病毒活性。结果:外感清热方对H1N1的IC50为0.028mg/mL,TI为2.07。预防给药在0.01mg/m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阻断H1N1病毒入侵,有预防作用。治疗给药在0.01mg/m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对病毒有治疗作用。直接杀伤实验该方能够降低病毒滴度1个梯度。在0.005mg/m:时抗AV1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抑制AV1。镜下观察CPE表明0.01mg/mL以上浓度的中药能够抑制RSV1。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抗H1N1、AV1和RSV1的活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 标签: 外感清热解毒方 H1N1 AV1 RSV1 体外实验
  • 简介:目的通过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动物皮肤毒理性试验来评定其外用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豚鼠脊柱两侧脱毛,随机分为五组,即完整皮肤给药组、完整皮肤基质组、破损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基质组和正常对照组,在脱毛区涂抹对应药物,对其活动、饮食、呼吸等状况进行观察,对体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将8只健康成年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采用自体对照在4个区域涂抹对应的药物,对局部组织红斑、水肿进行评分,并对刺激强度进行评定。结果豚鼠未出现活动、饮食、呼吸等异常,实验组豚鼠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短期有轻度刺激,3天后刺激作用消失。结论一定时间内外用一定剂量的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完整皮肤没有刺激性及毒性,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复方麝香按摩凝胶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刺激性实验
  • 简介:结合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工程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当前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在该教育框架下医学软件实验室的运行模式,探索通过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等方法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能,实现在实验室中为学生创造发展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

  • 标签: CDIO工程教育 医学软件实验室 开放管理
  • 简介:目的:本课题基于"阴阳互根"理论,运用温阳益髓方治疗肺癌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观察探索中医"阴阳互根"理论在肺癌化疗辅助治疗中的科学内涵,从而丰富中医肿瘤温阳治法,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收集50例证属肺脾阳(气)虚型、气阴两虚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病例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在化疗前3d以及化疗药物使用结束后4d服用温阳益髓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服用7d。对照组为未服中药制剂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两组均在化疗前第3天查血常规,化疗后的第1、3、5天复查血常规,在治疗组服用温阳益髓方的第1天和服用结束的次日查免疫指标、肿瘤相关抗原、KP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同一天检查,观察骨髓抑制率和程度。结果:血象指标的变化:治疗组的白细胞与对照组相比上升,且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疲乏力、少言懒语、面色白、食欲减退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化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后相比较KPS有差异(P〈0.05)。肿瘤相关抗原两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化疗前后,肿瘤相关抗原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趋势也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中医扶正治疗均对化疗有一定的骨髓保护和提高外周血细胞的作用,本研究显示:温阳治疗也具有较好的骨髓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中医"阴阳互根"理论的科学内涵。

  • 标签: 阴阳互根 温阳益髓方 肺癌 骨髓抑制
  • 简介:[目的]观察山茶油芦荟烧伤膏修复模型大鼠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山茶油芦荟烧伤膏组)、阳性对照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空白对照组。所有大鼠建立Ⅲ度烫伤模型,实验组涂抹山茶油芦荟烧伤膏,阳性对照组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3组分笼喂养,观察大鼠烧伤后1d,3d,7d,14d,21d创面的愈合以及感染情况。[结果]烫伤后3d,7d,14d,21d山茶油芦荟烧伤膏能显著提高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率(P〈0.05),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茶油芦荟烧伤膏具有促进烫伤创面愈合、预防创面感染的作用。

  • 标签: 山茶油芦荟烧伤膏 烫伤 感染 愈合
  • 简介:穿山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等,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穿山龙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及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穿山龙 成分 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护指导下的中医药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是本门课程重点和难点所在。在《中医护理学》实训教学环节,引入"慕"教学理念,改革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社会需求的中医药综合型护理实用人才。

  • 标签: 慕课 中医护理学 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行气中药川芎赤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otch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川芎赤芍组(实验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组),采用"Longa线栓法"制成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otch1mRNA表达。结果: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显示:给药后3、7、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7、14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蛋白的表达:给药3、7、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Notch1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7、14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表达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赤芍可显著升高血清中GFAP水平及脑组织中Notch1mRNA的表达,其治疗脑梗死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修复新生起作用,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GFAP NOTCH1 行气活血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临床验方和合疏养方治疗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纤维化疗效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合疏养方(HHSYF)低剂量组、HHSYF中剂量组及HHSYF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4周后,予蒸馏水灌胃至8周。模型组及阳性药物组、HHSYF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同时予腹腔注射30%CCl4花生油溶液造模4周后,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至8周;阳性药物组予联苯双酯(50mg/kg)灌胃治疗至8周;HHSYF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按16.6、41.5、83.0g/kg剂量灌胃治疗至8周。结果:随着HHSYF组的剂量增长,HHSYF在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纤维化逆转的疗效递增,HHSTF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恢复等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和合疏养方对于改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功效,并呈剂量-疗效递增关系。

  • 标签: 和合疏养方 治疗 肝纤维化 疗效 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