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临床中医诊断与治疗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特色。现代影像学是人体运用视觉诊断疾病即望诊的延伸和发展。发生于疾病不同阶段的,以该病病理生理或/及病理解剖的变化为基础,是中医与医学影像可能具备相关性的立论依据。探索并逐步阐明西医常见病中医与该病医学影像诊断指标的相关性、诊断与疗效评价价值及其生理病理基础,构建中医影像学体系,对于促进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证候 医学影像 相关性 中医证候影像学
  • 简介:目的通过中医调查,研究小卵泡排卵的中医规律。方法设计小卵泡排卵中医调查问卷,对收集的306例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计算小卵泡排卵中医出现的频数和频率,中医规律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结果对306例患者51项症状,31项舌、脉进行频率统计,出现频率大于3%的症状有27项,舌、脉有20项。因子分析法得出11个要素,对306例患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肾阳(气)虚占14.71%,肾阳(气)虚兼血瘀占14.38%,肾阳(气)虚兼肝郁证占11.44%,肾阴虚兼肝郁证占11.11%,肝郁血瘀占10.78%,脾肾阳虚占10.78%,血瘀占10.13%,肾阴虚占9.81%,脾虚痰湿占6.86%。复合型以肾虚、血瘀最多,从多到少排列顺序依次为:肾虚相关型、血瘀相关型、肝郁相关型、脾虚痰湿相关型。肾虚中,肾阳(气)虚相关型多于肾阴虚相关型。结论小卵泡排卵的中医特点以本虚为主,本虚指肾阳(气)虚,兼有标实,标实包括血瘀、肝郁、痰湿。

  • 标签: 小卵泡排卵 排卵障碍 中医证候
  • 简介: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中医特征、辨证要点,寻找尘肺的中医辨证规律,以便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99例煤工尘肺患者进行了中医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99例煤工尘肺患者经临床医师辨证可分为9种:风寒犯肺、风热犯肺、表寒肺热、痰热蕴肺、痰湿阻肺、肺气虚、肺阴虚、脾气虚、血瘀,其中肺气虚和痰热蕴肺的出现频次较高.对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类,归纳为肺气虚、痰热蕴肺、痰湿阻肺、血瘀4个.结论煤工尘肺其病位主要在肺,病性虚实夹杂,尘毒阻肺的基本病机贯穿疾病过程,尘毒是煤工尘肺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此基础上,不同患者的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侧重.

  • 标签: 煤工 尘肺 中医 证候调查
  • 简介: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1]),一般起病缓慢,患者小腿足靴区皮肤逐渐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伴小腿沉胀不适,逐渐可在小腿胫前出现可凹性水肿,初起把腿放平或休息后可消退,劳累、久站或久坐即又出现,或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进而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加深,皮肤变薄、干燥、粗糙、脱屑,自觉瘙痒,搔抓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渗出,呈"湿疹样变";日久可因进行性纤维化而呈瘢痕疙瘩样硬度.

  • 标签: 淤积性皮炎 中医证候 辨治 动态演变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在查阅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心力衰竭的专家咨询调查表,分别向国内9个省(市)13家大型中医医院的31位专家进行调查。结果: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面的依次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血瘀水停、气虚血瘀、心气亏虚等型;从型分布情况看,以本虚标实证为多,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结论:心衰的基本型可概括为气(阳)虚兼血瘀和(或)水停、气(阴)虚兼血瘀和(或)水停。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专家咨询表
  • 简介: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本质的研究方法需要遵循中医学的自身特点,方能阐明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所在。而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医学在原理上具有统一性,故可以把代谢组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作为研究中医本质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 标签: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 系统生物学
  • 简介:目的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中医分布规律。方法对诊断为卒中后抑郁的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调查,使用SPSS19.0对中医四诊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中医分为气虚痰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化火5类。结论卒中后抑郁的类型不完全等同于单纯的中风或郁证。运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可以对卒中后抑郁进行合理的分类。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聚类分析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对中医积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段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每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加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治疗,比较对两组患者中医积分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疾病症状、恢复患肢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子午流注纳子法 穴位注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使得对于原来用于治疗该类细菌的抗生素耐药,在临床已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三态论治 中医证素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161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慢性咳嗽的症状、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要因子,结合中医学给予解释。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93%,结合中医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风盛挛急、类肺阴亏虚、类肝火犯肺、类风寒袭肺、类痰湿蕴肺、类燥邪伤肺及类痰热壅肺。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慢性咳嗽的主要因子的提取结果与专家共识意见基本相同,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医证候学 因子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的中医特征,为中医药治疗提供辨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的男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影像学及生物化学检查,根据肝豆状核变性及男性生殖损害诊断标准,分为生殖损害组及无生殖损害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调查进行评分。分析评价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的中医特征。结果: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组的中医要素组成主要为痰湿、火热、气郁、血瘀、气虚、血虚、肾阴虚、肾阳虚、阳亢、肝阴虚、脾阳虚;随着生殖损害的发生及发展,肝豆状核变性也变得越加复杂。结论: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的中医病因以肾虚(肾阴虚,肾阳虚)、痰湿、血瘀为主,通过对其中医调查为中药治疗男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损害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生殖损害 男性 中医证候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中医学特征与转归,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IPFI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04例IPF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其确诊时的中医,并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PFI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中医症状表现为咳嗽,痰色白,痰液黏稠或呈拉丝状,咯痰不易,喘息,胸闷,咽干,口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呆,寐差,便秘,小便短赤等。舌象以舌红,舌苔黄腻、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数为主。(3)IPFI的分布以痰热壅肺和气阴两虚为主。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4)IPFI的转归与分布具有相关性,热陷心包的预后最差。结论IPFI具有其独特的学特征,其转归与确诊时的中医型相关;在病原学证据尚不足阶段通过详辨其特征,综合施治IPFI,有望提高疗效。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 证候 转归
  • 简介:中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上有一定的优势,且辨证论治在RA的临床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RA中医的研究颇多,包括基本的临床经验辨证分型,以及影响型的年龄、性别、病程、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归类;与中医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指征之间的规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RA能提高整体疗效,并从现代药理学机制出发,沟通“方证”在分子生物网络之间的联系。这些研究丰富了信息的内容,有利于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把握的本质,但RA规范化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不断补充和完善。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 证候 病证 药证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中医分布特点,为建立规范统一的IM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并符合IM诊断的180例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IM的中医分布规律。结果IM临床上常见8个中医型,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类肝(胆)胃郁热>类脾胃湿热>类虚实夹杂>类胃阴不足>类脾胃虚弱>类胃络瘀血证>类肝胃不和>类肝郁脾虚。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法初步揭示了IM的中医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规范化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肠上皮化生 因子分析 证候分布特点
  • 简介:目的:探究近5年关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研究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关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期刊文献,并分析总结其的分布规律。结果:收集整理合格文献共8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近5年研究相关文献主要是糖尿病(24篇)、糖尿病肾病(17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篇);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总的主要为阴虚(50.91%)、气虚(43.05%)、血瘀(29.73%)、痰浊(湿)(24.32%)。结论:气虚、阴虚作为基本病机贯穿糖尿病整个病程,并随着其病程的推移血瘀、痰浊(湿)等病理因素日显突出。因此在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益气养阴,并结合病情配以活血化瘀或祛痰化浊之法。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证候
  • 简介:目的:通过H7N9禽流感病例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甲型H7N9流感的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2013年2月26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收治的36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症候学及中医治疗情况,分析其中医和病机特点。结果:36例H7N9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平均发病后第6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入住ICU,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发病后15d;症候学特点,患者100%发热,最高体温(39.14±0.62)℃,伴咳嗽,咳痰,恶寒轻或不恶寒,但头痛、周身酸痛、咽痛、鼻塞流涕等风热束表上犯症状少见;3~6d后高热寒战,渐次出现痰中带血、短气、胸闷、呼吸困难,舌红苔腻,病情转重;6~14d患者痰中带血,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皮肤红疹、花斑,舌质深红或紫,少津;10~14d后患者身热渐退,痰血减少甚则消失,进入恢复期,以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少津为特点。结论:中医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该病病情加重的拐点可能在4~5d左右,8~10d病情最重,始动因素及根本为温热疫毒,热毒、瘀毒为关键,病理因素为热、毒、瘀、虚兼夹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程,核心病机为毒热犯肺,壅肺、损肺,甚则伤及其他脏腑。

  • 标签: H7N9禽流感 证候 演变规律 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