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指点穴联合PNF技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指点穴及PNF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评分(MBI评分),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BI评分,上肢FM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BI,上肢FMA评分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患者,康复治疗加予采用手指点穴联合PNF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评估与干预。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术前焦虑状态的定义、特点、评估方法以及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术前焦虑状态对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有效的评估与干预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工具的应用和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术前焦虑状态   评估方法   干预措施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实施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7月开始,完成于2023年7月,共计纳入产妇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两组均分,每组40例。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评定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率高于观察组,同时整体抑郁状态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实施于产妇产后中,可稳定不良情绪,降低抑郁症发生率。

  • 标签: 产后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抑郁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期运动对孕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发现孕期运动对孕妇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同时,适当的孕期运动对产程有积极影响,对母婴健康也有正面效果。通过具体的研究设计,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孕期运动对孕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孕期适当进行运动,以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

  • 标签: 孕期运动 孕妇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母婴健康 研究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神经内科癫痫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癫痫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3.00±0.42)分钟和癫痫发作次数(2.56±0.37)次/半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3%)较对照组低,包括舌咬伤、电解质失调和呼吸道堵塞,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54.98±7.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癫痫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综合护理
  • 简介: 摘要:放疗是癌症治疗的关键手段,但其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经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研究发现,患者在放疗初期可能感到恐惧和焦虑,中期可能因身体副作用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变动而感到心理压力,后期则可能担忧复发和面临身份认同及社会适应的挑战。心理护理在放疗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研究强调了心理护理在放疗中的重要性,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 标签: 放疗 心理状态 护理策略 癌症治疗 患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心脏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梗介入治疗患者 心理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的有效性。通过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病例数据,共计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将为康复治疗手痉挛状态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并记录其基本信息、病史以及手痉挛状态评估等相关数据。康复治疗方案将针对每位患者进行定期干预和评估。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手痉挛状态变化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的改善程度,我们将评估康复治疗对患者手痉挛状态的影响效果。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康复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病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我们将得出关于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有效性的结论。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为康复治疗手痉挛状态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手痉挛 康复治疗 功能恢复 相关性分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肠息肉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时的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方法 实验患者共60例,均在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胃肠息肉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延伸护理),均有3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更好,有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胃肠息肉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胃肠息肉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导乐护理对助产及待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78例待产妇分为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全程导乐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导乐护理有助于缓解待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作为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护理方式。

  • 标签: 全程导乐护理 待产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3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分组后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更理想,恢复情况更高,有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种临床护理措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胃癌患者 术后恢复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胃癌患者术后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恢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8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排便恢复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胃癌患者可以促进其术后恢复,消除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胃癌 术后恢复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为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健康需求、促进其心理健康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选取咸阳兴平市及乾县农村,随机抽取3个村镇,共6个村镇。在6个村镇中随机抽取208名空巢老人,采取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焦虑情绪自评量表(GAD-7)、失眠程度指数量表(ISI)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19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7.0软件对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单因素分析,分析对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生率分别为58.86%、52.08%、56.2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患有新冠病毒)、子女是否支付生活费、子女关系、见面频率、联系频率是影响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焦虑和失眠状况较为严重,抑郁状况存在较轻,应采取具有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缓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较长期失眠的状况。

  • 标签: 农村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解决模式改善下咽癌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了100例患有下咽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解决模式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焦虑水平、抑郁情绪、生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采用解决模式进行治疗的下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他们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情绪显著减少,生活满意度得到提升,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解决模式对下咽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医疗团队可以将解决模式纳入治疗方案中,以提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解决模式改善 下咽癌患者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结核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抽签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实验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同时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肺结核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心肺复苏后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4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1-2023.12,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对比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评分更低;康复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心肺复苏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心理状态 康复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白血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1年3月—2023年8月接收的白血病患者106例,分两组,各53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方案,优质护理应用在干预组,分析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低,有差异(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治疗病情时,实施优质护理的作用显著,可促进其不良情绪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命回归模式下灵性护理对胰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之间接收的胰腺癌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利用焦虑、抑郁量表等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干预前,小组在各指标对比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情绪评分、灵性需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胰腺癌患者实施生命回归模式下的灵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降低患者的灵性需求,临床作用效果突出,可以在癌症患者群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命回归模式 灵性护理 胰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安宁疗护,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明显,疼痛评分较低,睡眠质量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晚期癌症患者 安宁疗护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