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急骤且病情进展快,主要致病病毒是汉坦病毒,以皮肤粘膜充血为主要表现,会持续损伤肾脏1,引发多种疾病,预后差,较多的传播途径会给他人带来危害。本次从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角度展开分析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高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本区肺结核的诊治指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管理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苏州高新区2017年6月至 2020 年 5月登记的肺结核患者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苏州高新区临床诊断753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555人,女性198人。肺结核患者年龄分布第一和第二位的是21 ~40 岁 431 例(57.3%) ,61岁及以上患者146 例(19.4%)。职业分布首位是家政家务及待业,其次是农民和工人;户籍类型中,本地205人(27.2%),流动人口548人(72.8%)。结论 苏州高新区肺结核疫情防控需重点关注青壮年流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防治宣教、诊疗和服药依从性管理。

  • 标签: 肺结核 性别 年龄 职业 户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了解石林县2014-2018年五种性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逐年导出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采用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研究及分析。结果石林县2014-2018年共报告5种STDs750例,年均发病率60.03/105;病种以梅毒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报告STDs总数的78.67%,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淋病、生殖器疱疹,分别占9.87%、7.06%、2.67%、1.73%;总报告病例数中,男女性别比为0.85:1,除淋病男性高于女性外,其余4个病种均是男性低于女性;年龄集中分布20-49岁,占比59.2%,50岁及以上年龄组占比36.53%;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比76.4%;职业以农民报告最多,占比82.0%;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比37.20%;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比71.07%;地区分布以鹿阜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比54.93%。结论 2014-2018年报告5种STDs病例总体发病趋势呈递减态势,但除梅毒外,其余4个病种均呈递增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病例发病比重较大;防控形势仍不乐观,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重点疾病分类干预及管理,防治结合,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

  • 标签: 性病(STDs)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策略。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麻疹发病案例。根据麻疹流行病学的特点对麻疹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2013年我市共报告发生680例麻疹患者,麻疹年报告发病率为41.61/10万,麻疹案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680例麻疹患者中3-8月份发病619例(占比91.03%),3-5月份发病488例(占比71.8%),一年中3-5月份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月份(P<0.05);男性患者338例(占比49.7%),女性患者322例(占比47.4%),男性与女性群体间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6-35岁群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各年龄段间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流动人口202例(占比为29.7%)常驻人口478例(占比为70.3%),常住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及婴幼儿(P<0.05)。结论麻疹多发于16-35岁年龄段常驻人口中,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可以基于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群体、季节性疫情防控。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点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19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重庆市儿童手足口病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2010-2019年间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描述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重庆市2010-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31 253例,年均发病率为133.25/10万,重症157例,占比0.12%,其中死亡3例,重症死亡率1.9%;每年4-7、9-12月为发病高峰;渝中区(161.54/10万)、万州区(154.27/10万)、丰都县(144.73/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城区发病率高于下划县市、乡镇(χ²=135.44,P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后的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方法:流感疫情资料的来源渠道是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借助流行病学分析方式,综合性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2019年与2020年流感发病资料,探究对福州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的一些因素。结果:福州市2019年流感病例中有2000例男性,1540例女性,男女比例是1.30:1。2020年流感病例中有900例男性,746例女性,男女比例是1.21:1.对比可知,2019年与2020年流感病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019年流感男性比例高于2020年。2019年哨点医院送检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400份,借助Real-time PCR法或者RT-PCR法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520份;2020年福州市哨点医院送检标本2399,检出阳性标本70;可见,2020年流感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019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与2020年流感优势毒株都是H3N2,这两年的流感毒株构成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在福州市爆发后,对于学校为核心的公共场所加强疫情防控,持续强化流感疫苗接种和宣传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流感的整体发病率。

  • 标签: 特征分析 流行性感冒 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3例,年平均发病率71.35/10万。各年发病率为2011年为171.42/10万;2012年为40.2/10万;2013年为16.06/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3-6月份,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69.81%),幼托儿童(11.32%),成人(18.86%)。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占62.26%其中男性33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1.51)。结论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学生7-14岁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积极治疗腮腺炎患者,早隔离,保护易感人群,对幼托机构及学校进行腮腺炎知识宣传教育等,是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64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121.56/10万,未出现暴发疫情。764例中,临床诊断293例,实验室诊断471例(EV71病例81例、CoxA16病例65例、其它肠病毒病例325例);1~6月(442)例,占发病的占57.85%;3岁以下652例,占88.57%;散居儿童451例,占59.03%,幼托儿童288例,占37.70%。男性发病率为137.91/10万,女性为121.56/10万,男女发病有差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城区发病率为107.21/10万,农村发病率为165.84/10万,城区与农村发病有差异(P<0.01)。结论2017年涪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较上一年有所下降,防治工作仍应加强。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我 城区 疫情进行分析,了解 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并 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结果: 据 研究结果显示 ,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任何年龄阶段易感的特点, 为此我 城区 卫健委、医疗单位采取 预防控制措施 。 结论: 对 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 进行深入分析 ,有利于 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控制疾病传播, 该方法具有 一定临床 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中国人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历朝历代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也就是百姓吃饭的问题,足以见得食品对于国人来说的重要性。后半句“食以安为先”更是凸显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在民生问题中的重要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的食物被细菌或者毒素所污染。或者进食食物中,本身含有一定毒素,从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食物中毒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 标签: 食物中毒 流行特征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步镇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百步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记录由上级医院下转的恶性肿瘤登记名册,对近5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百步镇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死亡率最高。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中老年组,职业以农民居多,女性以二手烟吸入者为主。

  • 标签: 恶性肿瘤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为临床治防控麻疹以及降低疾病病死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2012年-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流行特征和治疗以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012年-2020年在有380例麻疹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有50例合并重症肺炎,占比为13.16%,而且占比最高是在2015年。每年的1月份-6月份是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高发时间段,尤其是在3月份、4月份、5月份,总共有46例,占比为86.00%,从每年6月份开始发病率逐渐呈下降趋势。1.5岁以下的婴幼儿是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高发人群,占比为86.00%。50例患儿中接种一次疫苗的有4例,占比为8.00%,未接种疫苗的有46例,占比为92.00%。结论:从2012年至2020年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发病率波动较大,高峰是在2015年。该病会累及患儿的心血管和消化以及呼吸系统。为了有效防控麻疹,降低疾病的病死率,适龄儿童应及时的进行疫苗接种,并不断加大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对于重症患儿应按照其实际情况迅速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的减少患儿发生死亡的风险,使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儿童麻疹 重症肺炎 流行特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21.1-2022.1年门诊调查居民10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设计过敏性鼻炎疾病基本知识调查问卷,为100例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包含自觉症状以及病史等情况,由通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采取面访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统一回收问卷。结果  100例居民中过敏性鼻炎病人16例,其中属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病人5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病人11例;根据统计学研究表明,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过敏性鼻炎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大部分属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其中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24例HFMD患儿,了解并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采集其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明确病原菌分布,对变量赋值实施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124例患儿中,患病率较高年龄为1~2岁,3~4岁其次,病原菌主要为EV71型,CoxA16 型其次,农村为主要分布地,4~7月为发病主要季节。经分析可见,就诊前10d与类似症状者接触、卫生习惯差、体质若为发生HFMD危险因素(P=0.000),而主要照顾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为保护因素(P=0.045)。结论:1~2岁患儿为EV71 型阳性HFMD多发群体,病毒主要为EV71 型,就诊前10d内与类似症状接触、卫生习惯差、体质弱为危险因素,临床可从此着手,控制疾病发生。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及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5,终止于2022.10,样本共计74例,随机作规范性分组处理,参照组(37例)提供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37例)基于参照组对本组所纳入对象施以综合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观察和比较组间1年、3年内乙型病毒肝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所纳入对象1年、3年内乙型病毒肝炎发生率相比参照组要低(P

  • 标签: 流行特征 乙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疹患者接受计划免疫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麻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并随机挑选11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对所有患者采用拈纸团的方式进行分组,抽到“空”的患者为实验组,抽到“白”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麻疹健康预防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免疫,随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就诊率和住院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针对麻疹患者进行计划免疫,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就诊率,能够很好的预防麻疹,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疹 流感疫苗 肺炎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流感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流感流行特征并制定防控对策。结果 100例患者涉及各个年龄段,其中占比最高的是〈9岁(29.00%),占据第二位的是25-34岁(21.00%),最低的是>70岁(2.00%);男女比例55:45;农村患者较多(52.00%);春冬季发病率较高为31.00%、36.00%。结论   春冬季为流感的高发季节,呈多种流感病毒交替流行的特点。要对流感加大监测力度,重点关注流感病毒变异,及时发现流感病毒活动状态,科学地进行流感防控。

  • 标签: 流感 流行性特征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经传染病中对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结合HBc-IgM阳性对病情进行诊断。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发热患者8例;乏力者50例;皮疹2例;关节痛1例;消化道症状者52例。60例患者没有黄疸症状者2例,出现黄疸症状者58例。肝功能平均恢复时间57天。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超过18岁、男性发病率较高,且多数患者传染途径不清,由此可知,做好积极的预防管理措施,对减少乙型肝炎发病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乙型肝炎 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