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逐年增高,人民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影响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带动身边的人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成人 儿童 精神 情绪 预防 社会 健康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承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下,机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引发了心理障碍,使得出现心理疾病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在肿瘤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当机体出现疾病时,患者可能对疾病产生各种反面情绪,或是加重了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不良的情绪对于疾病的预后以及转归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心理护理这是目前临床根据这一问题提出的相应解决措施,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习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原因。方法挑选本院45名实习护士,经现场问卷调查这些护士心理健康情况,深入分析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结果实习护士主要心理问题有焦虑、护际关系不融洽、医护关系不和谐、紧张以及护患关系不好等,根据单因素分析可知,引发心理问题原因与缺乏沟通交流技巧、缺乏专业知识、作息变化、身份和环境变化、工作压力、临床检验欠缺以及职业认同感较低等有关(P<0.05)。结论实习护士心理问题较突出,各医院单位需给予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实习护士心理健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效率。

  • 标签: 实习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儿科护理模式也在悄悄的改变,儿科护理已经由单纯的病症护理转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患不仅仅只是给患者自身带来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患儿家庭带来了身心和经济上的严重负担。在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家属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本文主要以患儿亲属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症状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家属走出心理阴影达到护理效果。

  • 标签: 儿科 患儿 亲属 心理健康 护理 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对儿科患儿家属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儿科住院患儿的陪护家属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家属采用护理关怀,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医患纠纷、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关怀能够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其对患儿的护理积极性,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护理关怀 儿科 家属 心理健康 行为
  • 简介:摘要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学生,由于起性格特质不用,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所差异。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见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量表法来对于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是否能够通过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来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高中生 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行常规护理的40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心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医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120名医学生,并且对其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20名医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所有医学生的选取时间范围在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之内,其中对照组按照普通评价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健康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相对较为明显。结论总而言之,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可以得出医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是影响医学生心理状况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医学生 生命质量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青少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病耻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60名家属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分别评定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因子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可降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的病耻感,值得应用。

  • 标签: 病耻感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青少年 严重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神经质”一词是森田正马基于对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的本质的不同看法而提出的。他认为神经质的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的产物。神经质症状是疑病素质和由它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建议治疗上要体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安的原理,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的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任凭症状存在,而不去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 标签: 神经症 接纳自我 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