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针对神经外科意识障碍合并道梗阻介于切与不气切之间患者。制定集束化道管理策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关注和保护,降低切发生率。方法实施集束化道管理策略方案1、道温湿化管理--利用费雪派克MR850加温湿化器保证道生理温湿度。2、有效经口气道深部吸痰,由呼吸治疗师进行操作保证道通畅。,3、体位引流。头低足高位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人大气道排出。4、改变给药方式、规范雾化吸入药物顺序,保证雾化吸入效果。5、高频震荡排痰机结合体位管理,我科由呼吸治疗师根据患者肺炎部位调整适当体位配合排痰机使用,排痰效果较普通手动振动排痰机更佳。6、感染指标观察建立肺部感染监测表格。结果根据痰液粘稠度、痰量、听诊、血氧饱和度、是否气管切开、预后等进行评价,效果满意。结论由护士长和呼吸治疗师带领成立道管理小组,保证集束化道护理措施中各项得以及时、连续、到位的完成,达到预防或降低肺炎发生率、不进行气管切开、缩短住院日的目的。效果满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气道管理策略 非气切 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各类降压药品,疗效虽然确切,但是必须终身服药,并且得严格按要求,控制血压于安全范围之内,如若不然,则各种病发作症则接踵而至。祖国医学对本病亦有较为可观的认识,然而目前中医有关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陈旧,老套,临证缺乏变通。中医治疗讲求灵活变通,处理问题因势利导,再临症时如若应用得当,效如桴鼓。

  • 标签: 降胃气 小半夏汤 高血压 枢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六神丸、复方甘草片、草珊瑚含片、黄连上清丸、香砂养胃丸、六味木香胶囊、云南白药9种中药制剂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中药材均进行相色谱技术和酶抑制技术进行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统计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的效果。结果采取相色谱技术检测9种中药材的检测平均回收率与酶抑制技术检测结果相比明显较高,P<0.05。采取相色谱技术检测9种中药材有机氯平均残留量、有机磷平均残留量与酶抑制技术检测结果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气相色谱技术 中药材 农药残留 检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相色谱法检测米力农原料药5种有机残留溶剂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和醋酸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8分钟,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保持4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比为101;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载为氮气,流速2.0ml/min。结果各被测残留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较好。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米力农原料药残留溶剂的测定。

  • 标签: 米力农 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5-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均行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PH值、PaO2水平低于研究组,PaCO2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74.3%)低于研究组(94.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并加用综合护理,可控制患儿病情发展,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注水法结肠镜与注法结肠镜对结肠镜检查时间以及患者腹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内镜室接受非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结肠注水法组及结肠注法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时间以及腹痛程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注水组腹痛评分明显低于注组腹痛评分(4.1±2.6vs6.4±2.4,P<0.001),但是2组的盲肠插入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9.4±2.6minvs10±2.9min,P=0.077)。结论结肠镜注水法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腹痛程度,不会对盲肠插入时间造成明显延长,同时增加了患者复查结肠镜的意愿。

  • 标签: 注水结肠镜 腹痛 检查时间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