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作者: 北京中科华光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课题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7-06-1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第6期
  • 机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其N极在地磁轴上的北极,而S极在地磁轴上的南极,指南针上的N极与地球上的S极相吸引,具有顺磁性。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地磁场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庞大磁层,不但保护了地球的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而且屏蔽了大部分的高空宇宙射线对人类和其他生命的伤害性辐射,可以认为地磁场是地球上生命的一种保护物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五百年地球磁场自身已经减弱了一半,由原来的0.5GS下滑到了0.2GS,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住高楼磁屏蔽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工模拟地球磁场的仿古地磁场环境,并运用这种仿古地磁场环境保健治疗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超急性期脑出血影像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间进行医治的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位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核磁共振检测,观察组采用低场强磁共振检测,对检出率、误诊事件、准确率情况进行比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8.00%,其中误诊事件没有发生,确诊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6.00%,发生2例误诊事件占比4.00%,准确率为78.00%。综合对比均低于观察组P<0.05,差距明显且充分体现统计含义。结论: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使用低场强磁共振方式进行检测,检出率高于常规磁共振检测,显现检测价值更高,可有效提升临床确诊率,适宜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低场强磁共振 超急性期脑出血 影像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除高磁场MRI伪影中扫描优化实施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实施MRI检查的患者500例,在检查时通过技师和工程师的综合分析,扫描优化,使伪影适当消除,纳入优化组,另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实施MRI检查的患者500例,此类患者频繁出现伪影纳入对照组,对比伪影消除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优化组患者伪影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在MRI检查中对伪影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利用扫描优化技术实施相应的干预,可消除伪影,保证准确的检查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MRI 高磁场 扫描优化 伪影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趋势,给我国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临床医师以及学者、研究家也对骨质疏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物理疗法安全性更高,同时也取得了确切的效果。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的物理疗法为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操作更加的简单方便、无创伤、安全性高、经济实惠。为此本次综述将重点分析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低频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 分子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中,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0例,后者接受常规传统针刺及现代康复运动疗法,前者则同时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7.50%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Barthel指数以及FMA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 中风后遗症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经翻阅文献的方式,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加以介绍,阐述了传统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弊端。经过分析温针灸联合磁场疗法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研究证实: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开展温针灸联合脉冲磁热疗法,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成效。这一方案安全性强,副作用低,价格低廉。建议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温针灸 脉冲磁热疗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活动锻炼强度对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ICU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针对常规组25例ICU患者实施传统锻炼,针对治疗组25例ICU患者实施肢体功能锻炼强度的干预护理,对比两组ICU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下床活动时间、CD4/CD8比值、ICU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常规组ICU患者(68.00%),两组相比P=0.038。结论针对ICU患者实施肢体活动锻炼强度的康复效果较好,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肢体活动锻炼强度 ICU患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2019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入分析,研究其使用的强度,以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19年各科室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收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强度进行计算,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结果 从总体上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稳定,只有一小部分阶段出现了强度偏高的情况。结论 我院在2019年加强了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逐渐向更加合理、规范的方向转变,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用药过于集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真正达到合理用药的目标。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肺耐力(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也称为有氧能力,是了人体长时间从事有氧工作的能力,和心脏泵血功能、肺部摄氧能力、换氧的能力、血液循环系统高度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重视身体健康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心肺耐力以及慢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可通过运动的方式干预慢性疾病,近年高强度间歇运动受到大众的热爱。

  • 标签: 高强度间歇运动 心肺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突变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低强度抗凝治疗价值分析。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于渝东北某三甲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进行心脏人工瓣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56例,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78)、观察组(n=78),对照组:基于临床惯例给予华法林,观察组:基于突变基因检测指导下给予华法林,分析检测结果,对比两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于治疗范围内时间百分比,INR>3.5/3.5/

  • 标签: 突变基因检测 低强度 抗凝治疗 脑出血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频脉冲电磁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4月2021年10月内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1)。参照组行常规干预,实验组加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对比两组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成立(P

  • 标签: 低频脉冲电磁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清宫治疗,对瘢痕妊娠的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瘢痕妊娠的患者,其中有46例接受了海扶治疗,剩余80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海扶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数据显著优于介入组,p值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清宫治疗 瘢痕妊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引产后胎盘植入患者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于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间收治的引产后胎盘植入患者中选取 7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n=39 )与超声治疗组( n=39 )。超声治疗组患者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救治后的胎盘组织排出率、排出时间与月经恢复时间。 结果 超声治疗组 患者救治后的胎盘组织排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患者救治后的胎盘组织排出时间低于 超声治疗组( P<0.05 ),超声治疗组 患者救治后的月经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 对于引产后胎盘植入患者来说,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胎盘组织排除率。患者此时的月经恢复时间也更短,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胎盘植入 高强度聚焦超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住院分娩病人中,随机选取剖宫产45例、顺产42例作为实验对象,顺产产妇从分娩后6-8小时开始、剖宫产产妇从术后24小时开始进行首次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每天1次,共3天,每次30分钟。记录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护理和管理重点。结果参与实验的产妇均未发生子宫复旧不良,效果良好。

  • 标签: 低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