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方法选取4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研究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结果在这400例健康体检人员当中,通过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发现有10例体检人员检查出疾病,检出率为2.5%。使用X线胸透检查方式对体检人员进行检查时,发现有3例体检人员检查出病变问题,检出率为0.75%,良好总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明显,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出率明显较高。结论通过研究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X线胸透在健康体检中的检查结果,发现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查速度较快,且检出率较高。因此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更加适用于健康体检工作。

  • 标签: 胸部数字化X线 摄影 X线胸透 健康体检 优势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年轻女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关节炎X线、CT影像图像,熟悉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在我们就诊并确诊为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180例年轻女性患者影像资料,资料涉及临床资料、X线及CT影像资料。结果致密性骨炎双侧髂骨对称性密度增高21例,单侧髂骨密度增高5例。双侧骶髂骨关节面均密度增高14例。结论致密性骨炎影像不仅仅表现为髂骨骨质片状硬化,也常累及骶骨。

  • 标签: 骶髂关节 致密性骨炎诊断 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效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怀疑为肺部感染的对象104例,对比X线、CT、联合诊断结果。结果CT、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X线疑诊对象,进行CT检查可以降低误漏诊风险。

  • 标签: 肺部感染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健康体验中采取胸部数字摄影DR与X线透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10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将其根据随机、平分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透视,观察组采取胸部数字摄影DR摄片,探究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测率为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者采取DR检测方式,其具有操作便捷、成像迅速、优质质量、病变检测率较高等优势,将胸部X线的辐射剂量降至最低,可在大量的胸部照片中应用,成为当下健康体检工作的一项理想检查手段和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 标签: 健康体验 胸部数字摄影DR X线透视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X线胸部摄影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收治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学期儿童(3~7岁)中小儿支原体肺炎较为常见(47.5%),实际临床症状表现较多集中为持续发热和咳嗽,且经过采用胸部X线进行摄影临床体征表现较为显著。结论数字X线能够对小儿胸部的疑难疾病进行迅速的诊断,且不管是对疾病转归的判断,还是对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其都能够提供非常强有力的依据。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小儿 胸部 X 线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7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结节表象情况观察组(血行播散型)结节大小均匀72.48%,结节分布均匀67.54%,结节密度均匀67.84%;对照组结节大小均匀35.42%,结节分布均匀11.02%,结节密度均匀19.54%。两组患者结节表象特征存在差异,观察组结节密度、结节大小以及结节分布均与对照组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影像学表现多呈现花瓣样表现,且腺泡样结节较明显,慢性发病患者的肺部分布不均匀、大小存在出入,急性发病患者的肺部分布较均匀、密度基本一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病灶表现为多样化,并且病灶不规则、不对称,下肺部纹理表现多为柳状,同时与支气管以及肺门部分连接一起。对照组影响学表现肺纹理异常、细网状阴影、矽肺结节、大面积纤维阴影、肺门阴影异常、肺气肿以及胸膜改变等;同时有部分患者存在支气管壁增厚情况,并且两侧的肺野有长条或小结节的斑块影存在。结论肺结核与肺尘病患者采用X线诊断,能够明确患者的影响学特征,有利于临床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诊断 肺结核 尘肺病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多发性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6.9±3.15min,对照组44.3±4.55min;观察组切口瘢痕评分为4.65±1.32分,对照组为6.70±0.75分;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为4.63±1.22分,对照组为1.56±0.4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实施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乳腺纤维腺瘤